APP下载

探讨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5-07-30邸艳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效果

邸艳花

【摘要】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睡眠质量、合理饮食、按时吃药、康复锻炼等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合理饮食、按时吃药及康复锻炼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个性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临床领域中,大部分心血管内科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年龄较大以及并发症较多,从而容易发生缺氧、组织供血不足等情况,这对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逐步提升患者的疗效、优化患者的康复过程十分重要[1]。我院对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55~71岁,平均年龄(62.6±4.7)岁。将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监测,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好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工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①入院护理:患者在办理入院手续住院之后,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的住院及治疗情况,并将主治医师的相关情况介绍给患者,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同时,由于多数心血管内科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担忧及对手术的恐惧,因而会出现负面的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有效的沟通,用温柔可亲的语言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②住院阶段的护理: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出现的心悸、咳嗽、疼痛等临床症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主治医师,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例如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疼痛感得到缓解,从而充分保证睡眠质量[3]。③出院护理: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其家属讲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科学指导患者的饮食,同时劝诫患者戒烟戒酒,定期接受复查[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及睡眠质量、合理饮食、按时吃药、康复锻炼等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组间率的比较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效果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中,疾病控制45例(93.75%),再次发病2例(4.17%),肢体障碍率1例(2.08%);对照组48例患者中,疾病控制37例(77.08%),再次发病11例(22.92%),肢体障碍率5例(10.42%)。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4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中,睡眠质量改善41例(85.42%),合理饮食38例(79.16%),按时吃药47例(97.92%),康复锻炼41例(85.42%);对照组48例患者中,睡眠质量改善27例(56.25%),合理饮食29例(60.42%),按时吃药31例(64.58%),康复锻炼33例(68.75%)。观察组患者4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领域中,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并且该类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手术造成的严重疼痛会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都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而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有效提升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5]。在患者入院前、治疗及住院期间以及康复出院后三个阶段进行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饮食及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从而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合理饮食、按时吃药及康复锻炼4项指标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俊芝.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101.

[2] 杨艳芳.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116-117.

[3] 农桂芳.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0:

121-123.

[4] 彭晓林.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3:2613-2614.

[5] 艾漫江.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16:48-50.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