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治体会

2015-07-30李海霞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诊治基层医院

李海霞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治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给予单独阿司匹林治疗,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要明显偏高;同时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进行大面积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并采取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关键词】基层医院;大面积脑梗塞;诊治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大面积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的主干受阻引发的,具有发病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伴随肢体瘫痪的出现,且大部分的患者还会产生意识障碍[1]。大面积脑梗塞的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加强对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治就尤为重要。在对大面积脑梗治疗的各项研究中,鲜少有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应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治疗的比较分析研究报告。本次研究对基层医院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所有患者经MRI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均为大面积脑梗塞。病灶位置:顶枕叶12例,额颞顶叶14例,基底节10例,颞顶叶8例。所有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5±5.8)岁,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灶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口服,0.1 g/次,1次/d;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口服0.1 g/次,1次/d,与此同时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液(奥扎格雷80 mg)1次/d,连用两周。各组均辅予依达拉奉、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对症治疗外给予同样治疗方法,治疗前后予以血常规检查,头颅CT扫描,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心肌酶检测,MRI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在治疗前后评定两组疗效的差别,主要分级标准如下:①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病残程度在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在1~3级,肌力恢复在4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6%,肌力恢复为2~3级;④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升高18%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都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数据处理,用“x±s”表示一般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组患者的疗效对照

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4.5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要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室观测指标

在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肝、肾功能及血小板检查均经检测表现在在正常水平内,研究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检查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出现明显差异,出血倾向明显。见表2。

2.2 两组患者情况比较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存活20例,治疗无效死亡2例,死亡率为9.09%,对照组患者存活14例,治疗无效死亡8例,死亡率为36.36%,研究组的死亡率明显较对照组要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中并发出血性脑梗1例,对照组中并发出血性脑梗8例,牙龈出血1例。

3 讨 论

大面积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的主干受阻引发的,具有发病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伴随肢体瘫痪的出现,且大部分的患者还会产生意识障碍。因其脑组织的梗死灶大,完全性卒中较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的主干支,大脑中动脉主干支抑或是皮质层支,发病多为急性,临床表现大多以包括呕吐、头痛、偏瘫、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语言障碍等在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为主,有严重者会抽搐发生,是各类脑梗塞中比较危重的一类[2]。作为神经内科的急病、重病和难病,因较大面积脑梗的存在,可能合并出血性脑梗,如果治疗方式不恰当,伴出血性脑梗的风险会再次增大,加重脑水肿,多个脏器功能受到损伤,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表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大面积脑梗,其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主要原因是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后凝血功能变化不会有明显改变,但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凝血功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常,有较为显著地出血倾向,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并发出血性脑梗8例,并发牙龈出血1例,其不良反应要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奥扎格雷钠均为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奥扎格雷钠是一类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对血栓素A2合成酶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具有解除痉挛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作用[3]。而阿司匹林则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它主要抑制血栓素A2与环氧化酶合成与释放,使得血小板的聚集降低。但两种药物如果同时应用,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就会补充放大,极大的限制了血栓素A2的生成,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增加,并发出血性脑梗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使得大面积脑梗的治愈率减低,患者死亡率上升。从本次研究看出,临床上不推荐同时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应对大面积脑梗的治疗,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沈和平,王耿焕.大面积脑梗塞51例诊治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6):832-833.

[2] 武静华,沈志春,胡建平.大面积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6(3):195-196.

[3] 舒晓凤,肖春明,李纪英,谢 勤.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589-590.

猜你喜欢

诊治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