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机器人产业腾飞火焰

2015-07-28崔高旺

时事报告 2015年7期
关键词:机器人

崔高旺



点燃机器人产业腾飞火焰

崔高旺

国内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一般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三大类。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例如焊接机器人就是在汽车生产等需要大量焊接工艺的制造工厂,依照工程师们设定的程序“快、准、牢”地重复着同样的焊接动作。特种机器人则在爆炸、辐射、高空、水下等对人类安全和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的领域代替人工,如排爆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常见于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最近比较“火”的刀削面机器人师傅这样的机器人仅是较普通的品种,还有如胶囊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携带精密仪器,能进行精细复杂操作的高精尖机器人,也属于服务机器人。

2009年起我国机器人应用量直线上升,2013年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我国每万名制造工人应用机器人数量为30台左右,但这一数字仍只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10,说明我国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机器人需求的大幅上升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应急之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带来劳动力价格上升、供给减少,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以降低成本、缓解“用工荒”。二是转型所依。我国制造业要转型升级,需要依靠机器人提升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精细化程度、质量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三是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大众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机器人能够一定程度上在高端服务领域,诸如精细医疗等行业起到难以替代的支持和辅助作用。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机器人厂商在新品研发、产品供应、维修保障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极大提升,既拓宽了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又大幅降低了机器人购置维护的费用,为机器人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于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并不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特别是一些人担心会带来大规模失业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纷纷提出“机器换人”战略,将机器人用于一些只需简单重复劳动的工序中,原本从事这些工作的劳动者因此失业。我们不妨乐观看待这一现象。从理论上看,一方面,人可以凭借聪明才智从事大量机器人无法胜任的创造性劳动,机器人无法完全替代大多数劳动者,它带来的只是初级岗位的工人失业,是结构性的。另一方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会衍生出大量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可以分流大批失业劳动者。从现状来看,机器人的普及应用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对“用工荒”的应急之举,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前提并不完全成立,沿海地区失业率总体保持稳定也很能说明问题。当然,我们乐观看待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忽视那些受冲击失业的初级劳动者。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我们需要更多地在初级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走向更高端的岗位。

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任重道远

我国机器人研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我国科研工作者以“七五”科技攻关为契机,特别是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研发能力从无到有,逐步追赶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机构和企业,基本掌握了机器人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等,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品,覆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医疗及印刷出版等众多行业,但机器人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

首先,我国机器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国产三轴机器人、四轴机器人的销量都很不错。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应用的工业机器人中,外资机器人普遍以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而国产机器人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

其次,国内机器人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一是外资公司实力强、进入我国市场比国内企业早,市场基础深厚,在加大与国内企业合资合作力度后,市场稳步拓展。2014年,国产机器人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不足15%,差距明显。二是我国大部分机器人企业集中在集成领域,加工组装企业占多数。在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研究、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系统工艺应用解决方案以及主机批量生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最后,我国机器人研发实力、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制约了产业化水平,而产业化水平又反过来制约了技术进步和基础积累,尤其是在机器人的关键部件方面,诸如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大量依赖进口。

当前我们正迎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春天,国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双重叠加。《中国制造2025》在“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一节将机器人列入其中,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找准突破口指明了方向。与我国制造业境况类似,机器人产业由大变强同样任重道远。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增强国内机器人产业政产学研结合力度,不断增强机器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国产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提高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满足国产机器人向高端化发展的需要,也打破被“卡脖子”的尴尬。

差距意味着空间和潜力,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科学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点燃了机器人产业腾飞的火焰,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就在眼前。

猜你喜欢

机器人
“坏”机器人“大叛乱”
机器人
超酷机器人
疯狂机器人
机器人崛起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拥抱未来——聚焦机器人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