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OC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持续优化路径的研究

2015-07-25

陕西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代建持续性瓶颈

丁 辉

(山西水利建筑工程局 山西 太原 030006)

1 引言

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平等性和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实施的关键。当前,在不断优化项目管理的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主题关于水利工程项目是提出了代建制的理论体系。对于代建制的理论体系来说,其具有一个稳定而有效的连续优化路径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通过此系统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代建单位的市场竞争力。而项目后评估是一种有效提高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但是项目后评估在中国的建设项目管理中起步较晚,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估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估结果的大众化和应用等还仍然需要改善。另外,在改善项目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其改善效果仍然是很不显著的。

在1984年,以色列管理顾问Eliyahu M.Goldratt博士[1]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约束理论的方法,简称TOC理论。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在发展一种新的、特殊的管理技术。最初,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该理论方法应用于单个工程项目,通过应用来减少项目调度的持续时间以及可以大大简化项目的控制[2]。在这之后,Goldratt对该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它可以区分该项目管理是关键路径还是非关键路径,同时结合关键路径和限制资源来实现系统优化。TOC强调的是全局思想,也就是说,它可以协调各种不同资源项目系统的运行,并且通过使用整个项目的时间机制来缩短工期,提高管理效率。这一理论显示了动态循环和持续改进工程项目的优点。系统性思维的关键链为管理提供了一个不断优化项目管理设计路径的新概念。

2 项目后评估在实现项目管理持续优化的概述

2.1 发展现状

水利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项目管理也是一个通过项目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动态系统。项目管理是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影响因素。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同时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代建单位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可持续的项目优化管理。

目前,水利工程的代建单位已经拥有了一些项目优化管理的技术和工具,比如成本、进度和质量等等。但是,它忽略了代建单位的战略发展和每个项目吸收的管理经验,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方法和工具来不断的提高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机制的优化效率。在实践中,项目后评价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它可以评估一个项目成功的程度,可以识别确定项目管理的瓶颈,本文从而提出优化建议为以后类似的工程管理提供参考。然而,项目后评价在如今的实践中仍然不完善,从而导致了可持续优化的低效率。

2.2 局限性分析

项目后评估是对项目完成之前的评估并对管理提出优化建议,这种评估为将来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在实践过程中,它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未来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促进方面仍存在一些缺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标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直接优化目标和它们的优先级和管理优化建议的形成。所以评估者应该对其发展过程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实践过程中,评价者只有在后评价的过程中找出不合理的因素,而不是根据代建单位的经验数据找出不合理的因素。

第二,在项目后评估中,评估者不能将主要的和次要的管理改进建议分开。当这些建议应用于以后类似的项目时,那么项目经理就很难区分项目的关键性建议和非关键性建议,这些情况在实施过程中最终导致,可能会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分配、资源冲突以及无法突破瓶颈阶段。因此,管理优化建议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改善和优化项目管理水平。

第三,由于代建单位沟通机制的效率非常低下,导致许多管理经验不能及时传达,评价者无法提出新的有效的优化建议。

第四,一些代建单位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不足,导致代建单位缺乏一个项目管理经验的信息系统。这些情况最终导致项目管理经验不能持续性的对项目管理进行优化。

3 对TOC水利工程代建制单位项目管理的持续优化路径的分析

3.1 实现TOC项目管理持续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TOC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增强的过程。它能够识别关键约束路径以及可以随时关注阻止目标实现的约束[3]。它的主要目标是识别水利工程的主要瓶颈问题和次要瓶颈问题,并结合主要瓶颈问题和资源约束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合理的对策来增加系统输出。一般来说,瓶颈可以是三种类型:资源、市场和法规。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假定瓶颈资源就是生产系统能力最薄弱的环节。从实现计划目标的角度出发,把凡是设备负荷率达到或接近100%的设备定为瓶颈资源。因此,对于系统中的n件资源X1、X2、……、Xn,实际产出能力为C1、C2、……、Cn,系统的外部需求量为MR1、MR2、……、MRn。某些资源之间存在互为输入和输出的关联关系为R。假设与资源Xi相关联的资源组成的集合为S,即:

图2 TOC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工作流程图

那么,当且仅当

此时,资源Xi为瓶颈资源。当系统的主要瓶颈问题迎刃而解,那么新的瓶颈问题就会出现在TOC的新循环中。因此有必要不断的识别和解决瓶颈问题来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也就是说,当系统得到改进时,TOC强调的是以下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会改进什么?他们将会变成什么?我们应如何进行改进?我们该怎样做到持续性改进呢?[4]解决它们的基础是接下来的五个步骤[5]:

(1)确定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系统的瓶颈问题;

(2)决定如何合理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系统的瓶颈问题;

(3)提交上述决定;

(4)提高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系统的瓶颈问题;

(5)如果上述瓶颈问题得到缓解则返回第一步。

考虑到TOC对水利工程建设系统持续改进的工作特点,它对TOC用于弥补项目后评估方面的不足方面是可行的,可以实现对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

3.2 TOC水利工程代建单位项目管理的持续优化路径

图1 水利工程代建单位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路径图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代建单位项目管理的持续优化,代建单位应该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建立一个项目管理经验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这使项目管理优化建议应用于信息系统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在后续类似的项目中得以实现,并验证此建议是否能打破相应的后续项目管理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它提供了一个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合理性思路,确保优化的持续性。这个循环的路线包括应用、验证和优化。整个循环路线图如图1所示。在图中,X1,X2,X3,…,Xn分别表示一组多项目。

TOC的工作贯穿在整个路径图的过程中。它主要反映了项目管理优化建议、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过程标准的形成和持续改进过程。TOC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识别所有影响项目成功度的管理瓶颈问题。在项目后评价中,首先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得到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表;其次,组织专家公正和客观的评分;第三,评估者通过加权平均法处理专家的评分表,获得一个全面的评分标准表。这个分数表揭示了除去项目的瓶颈问题影响后,项目成功的程度;最后,它对瓶颈问题分类是至关重要

第二步:采取最可能突破瓶颈问题的合理而有效的方法。TOC强调的是项目的系统管理,发现阻碍项目实现的不确定因素。根据项目的定义,项目受时间和资源等的影响,所以控制项目过程的项目经理应该通过合理资源配置来协调这些约束。

第三步:对第二等级的瓶颈问题进行解决。要想实现打破二级瓶颈问题的措施,需要遵从解决主要瓶颈问题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资源分配。

第四步:对随后的类似项目x的高效率实施,瓶颈问题得到解决,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标准得到加强。

第五步:回到第一步,确定后续类似项目的管理瓶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些瓶颈项目x没有解决,需要注意这些在信息系统的对策,然后调整评价体系和项目x的标准。如果有些项目x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这些对策应该放在信息系统。

TOC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的五个步骤也可以具体反映在图2中。

4 结论

本文得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路径在TOC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弥补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路径存在的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来实现的缺点。这一管理持续性优化路径的目的是改善项目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此外,优化路径也为改善代建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以及可以实现其长期的目标。

另外,现在许多代建单位面临多项目管理的重大发展。因此,代建单位可以将这些项目按照项目类别,同时结合TOC项目管理的持续性优化路径来实现多项目管理的整体性和优化的持续性。※

猜你喜欢

代建持续性瓶颈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
更绿色和持续性螯合剂GLDA及其应用之道
如何选择工程项目代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