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凤县城区供水问题及对策

2015-07-25李亚玲

陕西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丹凤县供水管径流量

李亚玲

(丹凤县水务局 陕西 丹凤 726200)

1 丹凤县城区供水现状

1.1 基本情况

丹凤县位于秦岭东南麓,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和东部季风暖温带过度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87.4mm。总面积2438km2,辖16个镇,208个村,总人口30.2万人。耕地面积23万亩。县城常住人口6.8万人。依据《丹凤县城总体规划》,2025年城区人口将达到14万人,远期2030年将达到21.5万人。

1.2 供水现状

丹凤县城供水工程始建于1982年,1984年投入使用,日供水量800t。水源井建在城西丹江北岸,为大口井,共3眼。水质类型为TCD3-Ca型。供水范围1.5km2,供水人口2.6万人,自来水普及率65%。由于水源井补给河道,河床下切地下水位下降,供水能力逐年锐减。随着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量相应增加。2004年,新建城东水厂,水源为龙潭水库,总库容272万m3,水库上游无工矿企业,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供水能力5000t/d,供水人口4.2万人。从2008起,县城供水出现紧缺状况,每遇春旱、伏旱和春节前后的用水高峰期,均需启用丹江河岸应急水源井为城区补充水量。

2 县城供水存在问题

2.1 现有供水设施水源不能满足供水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用水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目前城区面积达到6.7km2,现状人口6.8万人,日需水量达到0.8万m3~1.2万m3。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一部分依靠自来水厂供水,一部分只能用自备水源井实行自供水。在正常年份龙潭水库蓄水量基本能够满足供水需求;遇干旱年份,水库来水量减少,蓄水量不能满足供水需求,城区供水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2013年6月~2014年7月,为历史上最为缺水的时段,龙潭水库上游断流,无水可供。而原有的自备水源井因河床下切,来水量不足,只有采取新建应急水源井的办法经过简单消毒处理直接供水,无法保证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供水安全隐患较大。

依据《丹凤县城总体规划》,2025年城区人口将增加到14万人,远期2030年将达到21.5万人。城区范围不断扩大,西至棣花镇丹凤界,东至龙驹寨镇鹿池社区,即将达到22.7km2。建设中的龙驹现代服务区、棣花文化旅游区和商镇精深工业加工区已初具规模,尧柏水泥、东河工业园区等企业已经投产,恒大产业园、华茂牧业畜产品加工厂等一批企业即将投产,已经建成500户以上的小区4处。新规划的县城正在作为陕南移民搬迁重点区域实施,作为丹凤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流动人口呈逐年增加趋势,县城用水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工程性缺水严重,供需水矛盾将日益突出,开辟新的水源迫在眉睫。

2.2 现状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不足

现状供水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区发展需要,城东水厂供水人口4.2万人,水处理设施为5000t/d。城区现状人口6.8万人,日需水量12000t,供水能力明显不足。加之,原水处理设备无厂房及相应预处理设施,水处理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各种水处理工艺指数极不稳定,达不到卫生供水要求,同时缺少水质监测、预警及自动控制设施。

2.3 供水管网建设滞后

原供水工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城区范围小,人口少,资金短缺,标准低。城镇建设上,只重视道路、房屋建设,忽视了供水设施建设。城区供水管网已不能适应城区现代化建设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城区配水管网系统不配套,布置不合理,部分供水区没有形成环状供水管网,供水保证率低;②新城区大部分区域无配套供水管网,管网覆盖率低,满足不了用水需求;③老城区管网管径小,管材为铸铁管,已连续运行30年多年,老化腐蚀严重,爆管漏损率高,经常造成路面塌陷,危及建筑物安全。部分管网虽然经过改造,但仍有少部分老管道因被建筑物压盖等原因不能实施改造,因此,危及建筑物及供水安全。

3 解决丹凤县城区供水供需矛盾的几点建议

3.1 新水源设想

位于县城西北部约20km的鱼岭水库水源充足,但水源经省级水质检测部门检测有砷、锑等元素超标,水质不达标,不能利用。位于县城以东约30km的武关河流域于2014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上游为桃坪原始森林分布区,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无厂矿企业,水质无污染,水量有保证。通过方案比较,武关河水可以作为丹凤县城供水的最佳水源,设想在武关河中游黑龙湾修建低坝引水,通过输水管道引至龙潭水库,年补充水量926万m3。

3.1.1 武关河补充水量分析

拟在北赵川镇武关河中游上黑龙湾处修建引水低坝1座,直接引调水补充到龙潭水库。拟选坝址处以上流域面积约为539km2。

根据《商洛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查得武关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Y=220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W=Y×F/105=11858万m3。

又查水文手册“年径流深变系数等直线图”得Cv=0.6,按Cs/Cv=2,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当保证率P=95%时,Kp=0.26,计算设计年径流量Wp=Kp×W=0.26×11858=3083万 m3。

采用同河下游武关水文站典型年降水量年内月分配比例进行年径流量年内分配,成果见表1。

3.1.2 城区用水量预测

(1)供水范围。

表1 P=95%径流量年内分配表

表2 不同分区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表

表3 P=95%径流量年内分配表

城区供水范围包括龙驹及周边的鹿池、河南、西河等地,西边延伸到商镇、棣花一带,根据《丹凤县城总体规划》,远期预测供水区人口将增加到21.5万人。

(2)用水量标准。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表4.0.3.2综合生活用水定额,结合本县城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拟定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最高日标准为150L/人·d。

浇洒道路用水可按浇洒面积以2.0L/m2·d计算;浇洒绿地用水可按浇洒面积以 1.0L/m2·d 计算。

城镇配水管网的漏失水量按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用水和绿地用水之和的10%计算。

未预见水量按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用水和绿地用水、管网漏失水量之和来计算。

最高日城市综合生活用水的时变化系数采用1.4;日变化系数采用1.35。

(3)用水量预测。

城区用水量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消防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按人口标准计算,工业生产用水量根据实际调查分析推算确定,预测年最高日用水量为1850m3/d。

经计算,供水区最高日预测用水量为41925m3/d。不同分区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详见表2。

3.1.3 现状水源龙潭水库95%保证率来水量计算

龙潭水库属涌峪河流域,地处丹江交汇口以上2km,控制流域面积40km2,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

(1)年径流量计算。

查《商洛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图8“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Y=2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W=Y·F/105=800(万 m3)。查图 9“年径流深变差系数等值线图”得 Cv=0.6,取Cs/Cv=2,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Kp为0.26,计算P=95%的设计年径流量。

(2)设计径流量年内分配。

分析该流域特点,不属地下水补给,径流量与降水关系密切,故用丹凤雨量站典型年降水量年内月分配比例进行径流量年内分配,成果见表3。

3.1.4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龙潭水库设计年径流量为208万m3,武关河拟建引水坝处设计年径流量为3083万m3。

丹凤县城远期年预测需水量为41925×365/1.35=1134万m3,则年需从武关河调水926万m3。

如果县城用水量继续增加,可调水量相应增加,武关河水源有保证。

3.2 扩建改造城东水厂

由于城东水厂现有日处理能力为5000t/d,而县城现日需水量为12000m3/d,依据《丹凤县城总体规划》远期预测需水量为42000m3/d,因此必须扩建改造城东水厂,增加水处理能力,近期增加至25000 m3/d,远期增加至42000m3/d。即在原有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建净水构筑物、调节构筑物、消毒设施、水质监测、预警及自动控制设施,扩建钢结构厂房及砖混结构控制中心办公楼。

3.3 改造城区供水管网

目前老城区供水管网管道老化、管径偏小、且布局不合理;新城区大部分区域无配套供水管网,供水设施不能满足供水需求,因此,改造城区供水管网,保证供水安全是当务之急。首先编制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实施方案。根据城区布局、现状人口分布和发展预测人口,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技术参数,完成施工图设计。其次,严格按照管网设计进行管网改造。改善管网瓶颈,优化管网布局,扩大主、支管道口径。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材料,建设城区供水管网,节约成本,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4 结语

丹凤县经济欠发达,供水基础设施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县城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县城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供水设施不能满足正常供水需求,水源供水量不足。通过分析丹凤县城供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武关河调水设想、扩建改造城东水厂和改造城区供水管网实施方案,可有效解决城区用水供需矛盾问题。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丹凤县供水管径流量
二次供水管道漏损预警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关于提升丹凤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若干思考
丹凤县桃花谷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
长江大通站径流量的丰平枯水年划分探讨
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用EPANET确定供水管网的最不利配水点
资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