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埋过饱和黏性土小洞径隧洞施工措施探讨

2015-07-25杨双龙

陕西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过饱和管棚黏性

胡 凯 杨双龙

(辽宁省水利厅 辽宁 沈阳 110003)

1 前言

某支线隧洞工程设计围绕“围岩”主题进行设计及降低后期运营维护费用,支线工程出口采用浅埋小洞径隧洞连接净水厂进水口段,所以支线工程出口隧洞安全及高质量的施工显得极为重要。过饱和黏性土围岩隧洞,其围岩动态及土压力作用显示出非常特殊的情况,即隧洞开挖后,可以看到周边过饱和黏性土中的水局部汇成线性流水,黏性土随线性流水蠕动,与洞壁一起慢慢地向洞内挤入的现象,开挖断面会显著缩小,对隧洞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2 工程概况

某支线隧洞工程出口段K14+612~K14+052(560m)位于YLJ右岸高级阶段上,沿垂直于阶地展布方向布置,整体上地形较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局部存在窄小冲沟,沟底相对于现地面落差约7m。隧洞埋深小于50m,局部属于极浅埋,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黏性土夹碎石、卵石,黄褐色为主。围岩极不稳定,设计推测本段以潮湿为主,但实际开挖过程中,从K14+531开始沿小里程方向(进洞约80m),围岩为过饱和黏性土,碎石含量约5%左右,地下水以包气带水为主,隧洞内地下水呈线性流水,随着开挖的进行,出水量逐渐增大,最大出水量约270m3/d。围岩为Ⅴ类,极不稳定,整个黏性土含水量过饱和。

支线隧洞出口底板高程240m,设计坡比2.22%,开挖尺寸为3.1m×3.9m(宽×高),洞型为马蹄型;成洞尺寸为2.6m×2.6m(宽×高),洞型为圆形洞型,属小洞径隧洞。

该隧洞由于地质条件比较恶劣,围岩强度极低,有塑性地压作用,开挖面不能自稳,开挖过程中塌方一直持续不断。工程参建各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为使顺利通过该过饱和黏性流土不良地质段。

3 洞身综合开挖方案

针对揭露的地质情况,由于线性流水的存在,黏性土经过施工人员、机械的扰动,形成极不稳定的淤泥质流土,出渣已经不能使用小型皮带扒渣机(皮带全被淤泥质流土糊堵),只能采用人工开挖,采取全断面开挖支护法施工。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辅以相应的加强支护措施。总体根据“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原则,该支线隧洞出口采用的综合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如下:

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化学灌浆→人工开挖30cm→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及滑塌黏性土体→挂钢筋网→立拱架→初期支护喷混凝土→进入下一循环。

开挖过程中,隧洞进尺达到2m时,及时对底板进行碎石换填及底板混凝土浇筑,进尺达到50m时,及时进行施工期衬砌混凝土浇筑。

4 联合支护措施

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多种支护形式形成联合支护。支护形式包括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化学注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拱架、砂袋防护墙等进行联合加强支护。

4.1 超前管棚

图1 管棚工作室扩挖示意图

超前管棚采用Φ108无缝钢管,管壁厚度不小于5mm,钢管之间净距为400mm,长度为10m~40m。每节钢管长度为4m~6m。接头采用厚壁管箍,每一管端丝扣长度不小于150mm。接头错开布置。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大于3m,外插角0°~3°,管棚安装完毕,应将管内黏土冲洗干净,按相关规范规定进行注浆。

管棚沿洞室开挖轮廓线管棚钻机能施作的最大范围内均匀布置,管棚钢管与衬砌层的距离应小于400mm。

每循环管棚施工前,由于本工程为小洞径隧洞工程,在管棚施作前应根据管棚钻机要求开挖管棚工作室(约间隔20m,进行一次管棚工作室扩挖),管棚工作室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加强支护。

4.2 超前小导管

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施工过程中在保证不低于原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管壁15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8mm,尾部50cm不钻眼。

小导管选用Φ42mm的热轧钢管,长度6m,壁厚不小于3.5mm;管壁每隔10mm~20m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6mm~8mm,梅花形布置,尾部焊接6mm~8mm钢筋箍。

小导管沿隧洞拱部及边墙均匀布设。间距及搭接长度根据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条件和自稳能力确定,但间距不应大于40c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可沿隧洞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10°~15°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围岩,亦可在开挖面上将小导管打入围岩;小导管应与钢拱架配合使用,施工时应沿钢拱架外侧钻孔安装,不得在钢拱架上钻孔。

4.3 化学注浆

每一排超前小导管施作完成后,利用超前小导管进行化学注浆,注浆料主要为聚氨酯类,采用以水溶性聚氨酯浆材为主,油性聚氨酯浆材为辅的注浆工艺。

小导管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导管注浆前,应保证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洞壁喷射厚为50mm~100mm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前方部位布设同规格化学注浆小导管,梅花形布置,@800mm×800mm;注浆压力 2MPa~3MPa。

检查化学注浆机具是否完好,并备足化学注浆材料,配好的浆液应在规定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

4.4 喷射混凝土

每循环开挖进尺达到30cm后,为保证下道工序施工时的安全,立即对掌子面进行20cm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及周边过饱和黏性土体进行喷射混凝土回填。每循拱架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喷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C30W10,初期支护喷射厚度15cm。

4.5 钢筋网

掌子面封闭及塌方体喷射混凝土回填完成后,对顶拱斜墙及时施作钢筋网,钢筋网参数Φ8@50cm×50cm。

4.6 钢拱架

拱架采用I12.6型钢拱架,纵向间距30cm,相邻钢拱架之间采用Φ22钢筋连接,间距为0.8m。拱架施工顺序以开挖顺序保持一致,即先施工顶拱部位拱架,再施工斜墙部位拱架,钢拱架底脚应置于30cm×30cm混凝土预制垫块上,分散拱架应力,避免因过饱和黏性流土承载力不够,隧洞产生较大变形。

4.7 碎石换填

隧洞开挖每达到2m进尺后,及时对底板进行碎石换填,换填厚度30cm,并压实。

4.8 底板混凝土

碎石换填完毕以后,及时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底板混凝土采用C30W10混凝土,厚度30cm。

4.9 砂袋防护墙

在进行底板碎石换填及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掌子面进行砂袋墙防护,防止过饱和黏性土在线性水流作用下滑塌。

4.10 施工期衬砌

为确保施工安全,每循环进尺达50m后,进行施工期衬砌混凝土浇筑。模筑钢筋混凝土衬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W10F200,衬砌厚度35cm,分段长度12m,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抵抗围岩的变形。

5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1)隧洞施工过程中,应参考监控量测结果,开挖断面应适时调整变形富余量,防变形侵限。

(2)加强地质观测及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对周围地质条件和初期支护状态予以定性评价,为调整支护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3)须严格按照监控量测方案对洞内和地表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分析量测数据,反馈信息用以指导施工。

(4)隧洞底板应根据施工要求及时进行碎石回填,碎石粒径(20mm~80mm),确保过水廊道畅通。

(5)及时跟进施工期衬砌施工,确保隧洞施工安全。

6 结语

该浅埋小洞径过饱和黏性土隧洞施工严格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技术可行性、加固效果、施工的难易等因素,采用该综合开挖方案。施工期即进行碎石换填、底板浇筑、浇筑施工期衬砌等多种手段,保证了隧洞的顺利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洞径的限制,开挖、支护、底板浇筑、衬砌等施工队伍频繁进场、退场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业主及监理应加强监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执行,防止施工冒进。陕西水利

[1]高怀鹏,毛海东.长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技术在浅埋偏压大跨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05,(10):2142~2171.

[2]黎爱清,吕秀华.长大管棚施工工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3,91(12):802~811.

[3]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李伟平.公路隧道穿越软弱围岩的变形与控制方法 [J].现代隧道技术,2009,46(2):44~49.

[5]冯卫星,栾显国,孙茂明.朱家垭隧道坍方处理施工方案[J].现代隧道技术,2006,43(2):59~62.

[6]褚立孔,杨彩晓,郑秀春.关于某隧道塌方段处理方法的探讨[J].工程建设,2005,38(1):51~56.

[7]卢义玉.锚喷支护及小导管注浆在隧道塌方段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9,32(5):572~576.

猜你喜欢

过饱和管棚黏性
紊动促进过饱和总溶解气体释放研究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硼碳过饱和马氏体激光熔覆层耐磨性研究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富硒产业需要强化“黏性”——安康能否玩转“硒+”
如何运用播音主持技巧增强受众黏性
玩油灰黏性物成网红
基于MFD的城市区域过饱和交通信号优化控制
基层农行提高客户黏性浅析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