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维系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2015-07-25余金龙

陕西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管理

◎ 余金龙

历经风雨十余载,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环院)由原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下属的设计室,成长为立足于陕西的水利行业综合性设计院,业务领域由单一的库区河道治理,拓宽为涉及勘测、水利、景观、市政、公路、国土、水利软件开发等多领域。水环院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取得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

成就和荣誉源自水环院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更得益于水环院先进于其它同类设计院的创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

创新管理模式 不断推进矩阵模式项目管理机制

水环院的项目管理模式以管理学中的矩阵式管理为模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细化,逐步形成了以项目为中心、以专业为基础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的纵向是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各生产部门;矩阵的横向是以各生产部门为主线,各专业技术人员是矩阵的交叉点。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统筹高效项目管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水环院提出了以“三精理念”构架的三层沟通管理方式,即精细管理的资源沟通层、精心设计的质量沟通层、精诚服务的信息沟通层,“三精三层”互助联动全面化解项目中的资源管理问题、技术质量问题、信息沟通问题,宏观全面掌握设计项目各阶段进程。

第一层精细管理的资源沟通层,即项目管理员——设计所长——主管院长沟通层。接到项目任务后,根据项目特点、各所的人力资源、生产任务的饱和程度,由主管院长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项目经理人选。设计所长协调所内人力资源指导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组确定主设人员,编制项目策划书,审批后的项目策划文件作为推进项目进度的纲领依据。项目管理员建立项目运行过程动态管理保证了人力资源的精准掌控,从宏观上控制了水环院项目管理平衡度,也为项目管理、项目顺利开展做好了“顶层设计”,确保了设计任务分解落实,确保项目全面推进。

第二层精心设计的质量技术沟通层,即项目经理——项目设总——院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依据项目技术特点,确定项目级别,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主体,指导项目设总编写评审设计大纲,明确“项目四点”(技术重点、难点、风险点及亮点)。而在项目设计过程,形成以项目设总为技术负责,项目经理为技术核心,院专业技术委员会为技术支撑,总工程师为最终决策的技术质量梯级控制路线。

第三层精诚服务的信息沟通层,即项目组——市场研发部——顾客。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与顾客直接和间接沟通时,市场研发部用信息阅办单架起项目组与顾客间的桥梁,确保了沟通的及时、有效、有据,信息顺畅通达直接提升了顾客满意度。

具有陕西水环院特色的矩阵管理模式,鼎助了陕西水环院在连续十年设计产品合格率100%、顾客投诉处置率100%、产品优良率超过30%、顾客满意率达到95%;合同额、完成产值、职工收入连年攀升。

加强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制度是守护企业管理秩序的内在力量,是建立构建和谐设计院的核心保证。

“十二五”开局之年,水环院以“制度化建设年”活动为“先手棋”立足长远、全面梳理、修订完善、增补防缺各项规章制度,尤其以对项目管理整章建制作“当头炮”,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项目管理制度,为全面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依据。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前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既夯实了项目管理基础,又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项目管理漏洞,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

——力抓“项目两端”防风险。一是项目前端,即策划环节。在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以细化前期策划为抓手,推行《设计项目现场查勘管理规定》,落实查勘人员责任,通过持图查勘现场定点定线,为项目树起良好的开端,提升查勘效率。《项目开工会管理办法》强化了项目工作计划的执行力度,全面落实项目设计大纲的技术要求。在开工会中项目经理分解任务,明确工期,项目设总讲解“项目四点”,解读规范强条内容,学习同类型优秀和负面项目内容。通过精确细致的前期项目策划管理,掌握项目潜在的风险,为项目设计过程规避风险,解决难点,守住底线竖起灯塔。二是项目末端,即评审环节。出台《设计产品校审规定》明确各级责任,设计产品校核、审核、审查层层把关;推行《院内项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规范项目技术评审工作流程,在院内和省内聘请专业性强、知名度高、技术水平强的专家组成专家库,在评审时根据项目特点邀请相应专家建言献策,切实发挥技术专家在评审中的技术把关作用,落实项目的专业化评审制度,确保将缺陷消除在出案前,确保设计产品质量。

——强化关键环节促升级。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加强“七大关键环节”,提倡精细化设计,提高设计的全程控制。一是注重勘测与设计工作的衔接,出台并完善了《项目“一单式”过程控制表》,对测量、地勘、设计各生产环节提出明确的工期要求,完善签字认可记录,落实了人员责任。二是出台了《“四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四新”技术的应用管理,把项目后期风险消除在设计阶段。三是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时换版,制定了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四是出台了《项目分包管理办法》、《项目外来资料管理办法》,强化了分包项目的管理,保证外来资料质量满足项目勘测设计要求。五是建立了《产品质量缺陷负面清单》和《优秀项目清单》,防微杜渐全力降低设计风险。六是建立《项目运行三项报告制度》,落实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院应承担的相应职责,防范设计风险,及时发现和完善设计缺陷,提高设计成果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七是制定了《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规范变更管理程序,强化变更过程控制,保证设计成果质量,降低设计风险。制定《设计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施工现场设计服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促使设计服务水平持续改进。

——动态管理精控项目进度。项目管理靠制度,落实效果靠检查。水环院建立三级联动项目动态管理模式:一级管理由项目组按照审批的工作计划管理项目进度;二级管理由设计所长、项目管理员、项目设总对关键节点控制检查;三级管理由院领导会议检查。

实行项目动态监控,由生产技术部确定专人跟踪统计项目进度,建立覆盖全院的《项目动态管理实时监控表》,并利用现有局域网,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报,实时通报项目进度,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项目状态,始终将项目进度处于公开可控状态。另外,动态表也反映各所人员的参与项目状态,使人力资源公开可控,为精准配置项目人力资源提供准确信息。

——严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动摇。设计安全关乎企业的命运。产品质量关乎职业人生。多年来水环院一直以“质量体系严则产品质量优”的理念把项目质量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水环院自2001年通过GB/T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编制完成了《SSHY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结合本院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六次改编换版,已经建成适应本院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持续宣传、学习,使贯彻执行已经成为“企业习惯”。

为了更好地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工作,明确职责和程序,明确发现不合格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及处罚标准,颁布了《内审、外审管理办法》、《管理评审会议输入材料标准要求规定》,确保了材料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管理评审会议按计划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北京中水源禹国环认证中心对水环院产品质量监督审核中,连续五年无不合格项报告,获得了审核人员高度赞誉。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全面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为缓解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问题,水环院提出了在招聘中调整、在工作中培养、在培训中提高的“三轮驱动”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修订《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规范了人员招聘、录用和考核程序,建立了合理的人员进出机制,强化了员工培训机制,明确了企业与员工的责任与义务。

在培训方面创新培训模式,创办“职工大学”,通过典型项目,典型人才,典型技术的课件讲授,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推行“进企业、入院校”制度,把骨干人才送出去,把实用经验带回来,锻炼提升年轻员工的实践能力。同时,为畅通员工的晋升通道,保障员工的个人利益,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册师资格待遇管理规定》等制度确保了人力资源的粘着力和增值性,效果明显。目前,水环院25人通过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试,41人通过基础考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水环院在基本保持人员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的附加值。

随着行业的环境变化,水环院承揽的项目逐渐呈现多样、分散和综合复杂的特点,高效的配置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不同项目,合理配置项目经理、项目设总、重要的专业人员以及设备,打造“精干高效”的项目团队;对于同类项目,指定专人管理负责和协调,如中小河流设计、渭河全线整治设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指定院内技术能力强的人员进行专项细化管理。

强化项目经理的核心作用,提高其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对设计人员选择、奖金分配、省内专家联系等方面放宽权限,由项目经理做主。鼓励多劳多得的公平分配机制,设计人员干得好、干得多、干得快则奖金多,对干得差、干得少、干得慢的员工,减少奖金分配和压缩其在单位的生存空间,形成环境淘汰的自然化。

创新的管理模式,精细的管理方式,高精尖的人才队伍,科学的资源配置能力,鼎撑水环院十多年来铸就辉煌。

2015年,水环院面对经济新常态,不断创新细化管理机制,坚定信心、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勇气,为实现企业的跨越梦,员工的富裕梦鼎助出力,为全面实现技术实力强、经济实力强、竞争能力强和创新院、文化院、诚信院、和谐院的“三强四院”宏伟目标续写新篇章。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设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