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依促托进边民境族经地济区合发作展区

2015-07-25临沧市民宗局汤斌李玉娥

今日民族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沧边境园区

文·图 / 临沧市民宗局 汤斌 李玉娥

临沧依促托进边民境族经地济区合发作展区

文·图 / 临沧市民宗局 汤斌 李玉娥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临沧边合区”),是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瑞丽、畹町、河口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云南再次获批的又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全国第16个国家级边合区。临沧边合区的设立,让我们看到国家对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也给临沧这一边疆民族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基本情况

临沧边合区主要包括3个陆地边境县(其中民族自治县2个),面积约为5467.8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90.791公里,2013年总人口为6676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73245人,占总人口的56%。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范围是以孟定为核心园区,按照“一区多园”、3.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65平方公里的支撑配套区、200平方公里的带动区进行规划建设耿马孟定核心园区、镇康南伞园区、沧源永和园区。边合区将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坚持基础先行、开放引领、产业支撑、城市带动“四轮驱动”,通过“以城带产,以产兴城”,进而实现“产城融合,内外融通”,努力把临沧边合区建设成为发展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载体,中缅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构建沿边开放新高地的重要经济功能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边境合作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平台,云南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孟定清水河口岸

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

镇康县工业园区

做法及成效

(一)抢抓机遇、借势谋跨越。临沧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试,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十年成规模”的目标任务, 2013年开工建设项目219个(其中:续建104个,新开工115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73亿元。2013年底,边境三县生产总值达125.28亿元,比2010年的62.56亿元增加62.72亿元,增长100.3%。

(二)编制规划、健全体制。编制了《临沧市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发展规划》、《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规划》等一批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成立了市边合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边合区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边合区建设、招商、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建立了以“投资、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进出口”4个指标为考核内容的奖惩机制。建立了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市县两级领导和部门挂钩服务项目责任制和项目督促检查机制,提升项目建设服务水平,加速推进边合区建设。

(三)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加快发展边境特色工业。孟定核心园区重点发展蔗糖、橡胶等优质农林产品加工业、新型建材加工业;南伞园区重点发展外贸加工业、清洁载能产业、轻纺产业和矿电产业;永和园区重点发展竹产品、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业。二是着力做优高原特色农业。充分发挥边境热区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甘蔗、橡胶、咖啡、云南坚果、竹木、香蕉、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建设地方特色突出的农产业群,目前,全市已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802.5万亩。三是大力扶持商贸流通业。发挥孟定清水河口岸、南伞口岸、永和口岸对缅口岸优势,把商贸物流产业培育成为边合区的新兴产业,做大边境贸易,做活边民互市。四是积极培育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打造沧源南滚河国家公园、翁丁佤寨原始部落旅游区、崖画谷等特色旅游景区,开展沧源“摸你黑”狂欢节、耿马“水文化节”等民族节庆活动。

(四)实施并储备一批项目。临沧边合区自启动建设以来,不断发掘和储备项目,增强边合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已储备各类项目454个,规划总投资2305亿元。

(五)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家加快沿边开放的契机,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充分利用“厦洽会”“渝洽会”“泛珠会”、临沧边交会等平台,包装、推介招商引资项目。目前已有149户企业入驻临沧边合区投资兴业。

(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南汀河孟定城段一期河道治理、南伞园区220千伏变电站、南伞园区1号路、云南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会展中心、勐董河河道治理等一大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孟定核心园区“两纵三横”市政道路、“两污”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沿边二级公路、孟定(清水河)至缅甸(登尼)跨境二级公路、沧源佤山民用机场建设稳步推进。

(七)完善外引内联的合作机制。一是加强对缅经贸往来合作。先后组织近20个市级代表团访问缅甸,与缅官方就农业开发、经贸往来、跨境园区建设、公路建设、货运通道增开及临时通道的开放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与缅甸掸邦政府签订了《缅北农业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合作发展甘蔗、橡胶、咖啡、云南坚果等产业基地300万亩以上,目前已建成111.6万亩。二是积极做好一口岸多通道、口岸升格开放、跨境旅游和人民币跨境结算申报工作,抢抓临沧被纳入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进一步增强金融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与边合区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与昆明经开区签订了“十二五”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昆明经开区在规划编制、发展战略研究、人才培养、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

(八)土地收储开发及融资工作迈出新步伐。以临沧边合区投资开发公司为平台,立足掌握土地一级开发权,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目前,已收储土地共1607亩,并成功实现交易3宗186亩,交易金额达1.1亿元。成立边合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边合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开展银企合作,引导银行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为临沧边合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几点建议

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因此,临沧边合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群众新期盼,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把临沧边合区建设成民族地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投资兴业的优势区,和谐宜居的新城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一)临沧边合区建设与示范区创建相结合。在临沧边合区建设中要与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创建工作紧密联系结合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的“现代化进程中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围绕“十大示范”,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创建,实现跨越式发展,同全省、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加强对临沧边合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以此带动边疆经济发展,实现“兴边富民”。要把临沧边合区建设与口岸建设结合起来,使边境口岸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扩大和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职能。继续扩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范围,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成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合作开发与深度加工、生产服务、区域性国际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区。加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和电子口岸建设力度,提高通关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边民互市贸易点建设力度,提升其服务功能,促进边民致富。

(三)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在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工作中,要创新思路和机制,把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提高扶贫效能。要围绕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龙头企业主导、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基地。促进同类产业的企业向产业基地集中,优化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关系,积极有序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和项目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要素高度汇聚、规模有效集中、配套能力较强、竞争优势明显且分工合理的产业集群。

(四)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把临沧建设成为“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新、人文荟萃、经济循环”的“森林临沧”是全市人民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临沧边合区建设也应该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遵循生态环保的基本规律,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五)建立边境一线特色旅游线路,带动经济发展。2014年7月25日,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咨询会暨创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下步要着重以“佤文化”为主导,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民族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打造集自然景观、边地风情、民族风俗为一体的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和边三县跨境旅游区。

(六)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提高工程。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核心手段。因此,要加强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临沧边合区经济发展的人才,根据就业的需要和生产组织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如职业教育、业余文化教育和农村技术教育等,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少数民族群众基本能够掌握一至二门技术,成为临沧边合区的建设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责任编辑 王菁 )

镇康县工业园区

猜你喜欢

临沧边境园区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临沧市:建设红茶之都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