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阴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

2015-07-24杨志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气阴耳穴空腹

王 洁,杨志新

益气养阴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

王 洁,杨志新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联合耳穴贴压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①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并根据病情采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中药和耳穴贴压。结果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0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60.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前12.44分± 4.52分,治疗后8.46分±4.03分,对照组治疗前12.01分±4.60分,治疗后10.51分±4.44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力联合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的临床症状及糖代谢指标。

2型糖尿病;益气养阴方;气阴两虚

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72例,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内分泌科专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 2例,男性3 1例,女性4 1例;年龄64.23岁±7.25岁;病程8.94年±6.78年。对照组71例,男性32例,女性39例;年龄64.22岁±7.58岁;病程9.62年±7.4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血浆葡萄糖水平任意时间超过11.1 mmol/L;OGTT试验中,2 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 l/L;临床出现明显消瘦、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8岁~75岁。病例选择为2型糖尿病属气阴两虚、无严重合并症者。气阴两虚主症:口渴喜饮、易食多饥、或尿多色黄。次症: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花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1999)通讯作者:杨志新,E-mail:w j9a9112@126.com.剥、脉弦细或细数无力者。

1.3 排除标准 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存在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存在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以分级积分记录。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根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显效:空腹血糖<7.0 mm 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中医症状分级积分和治疗后下降>2/3;有效:空腹血糖<8.3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后下降1/3~2/3;无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未达到上述标准。中医症状分级积分和治疗后下降<1/3。

1.4.2 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1.4.3 脂代谢指标 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1.4.4 安全性指标 肝肾功能疗程为3个月,以上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并根据病情采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中药和耳穴贴压。益气养阴方:生黄芪30 g,麦门冬15 g,北五味子3 g,生地黄12 g,制黄精30 g,玄参12 g,女贞子30 g,桑葚子12 g,地骨皮30 g,知母9 g。可根据症状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50 ml。耳穴贴压:取穴,三焦、胃、脾、肾、内分泌;耳穴贴压方法:清洁耳穴周围皮肤选取相应耳穴,将胶布剪成0.5 cm× 0.5cm大小,中间置王不留行籽1粒成药贴,以探棒将药贴敷贴于所选穴位上,用食、拇指循耳前后按压至酸沉麻木,或疼痛烧灼为得气,一般按压3 min,一次选穴3~5个;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3 min,刺激量以最大耐受量为准;3 d换贴1次,两耳交替进行,耳贴脱落者及时更换。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数据对比采取卡方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 治疗组显效31例(43.0 6%),有效36例(50.0 0%),无效5例(6.9 4%),总有效率93.0 6%。对照组显效6例(8.4 5%),有效3 7例(52.1 1%),无效28例(39.44%),总有效率60.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见表1) 治疗后两组各项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s) 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s) 分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71 12.01±4.60 10.51±4.441)组别n治疗组72 12.44±4.52 8.46±4.031)t值0.564 2.891 P 0.574 0.00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3 两组糖代谢改善情况(见表2)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糖代谢改善情况(±s)mm ol/L

表2 两组糖代谢改善情况(±s)mm ol/L

?

2.4 两组脂代谢改善情况(见表3) 经治疗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并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脂代谢改善情况(±s)mm ol/L

表3 两组脂代谢改善情况(±s)mm ol/L

?

2.5 两组安全性评价指标(见表4)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安全性评价指标(±s)

表4 两组安全性评价指标(±s)

组别n ALT(U/L)UREA(mmo l/L)CREA(μm d/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71 26.04±13.88 25.46±11.32 5.33±1.17 5.00±1.12 63.57±14.53 59.05±1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4干预组72 25.66±13.19 22.49±11.89 5.67±1.29 5.26±1.23 63.32±15.06 58.75±14.91 t值0.168 1.529 1.612 1.321 0.100 0.126 P 0.867 0.128 0.109 0.188 0.920 0.899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口干多饮,多尿,乏力消瘦等症,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属气阴两虚证。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长期过食肥甘、饮食无度,积热内蕴、化燥伤津;烦劳而致心阳过动,肾阴暗耗;房劳过度,肾精亏损,或过服温燥药物等是消渴病发的重要因素,故而阴津亏损、燥热内盛是消渴病的根本病机。消证既久,不仅伤津,更可耗气,故临床气阴两虚症最为多见。因而,益气养阴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法。

自拟益气养阴方具有益气养阴、滋补脾肾等功效。方中黄芪益气扶脾,黄芪既补脾气,又益肺气,补气生津。研究表明,黄芪中的多糖、黄酮、皂苷等多种化学成分,尤其是黄芪多糖,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2]。黄精润心肺、补肾精,津亏能补,津泄能固,显著改善气津两伤的情况;黄精水提液具有增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GLUT-4基因表达,降低血糖作用[3]。麦门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麦冬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及胰岛中NF-κB的表达保护β细胞,促进C肽分泌[4]。五味子油可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副产物,增强抗氧化物酶活力,调节凋亡相关基因,促进血清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5]。生地黄、玄参、女贞子、桑葚子能上润肺燥下济肾水;知母滋阴润燥、清热泻火,地骨皮清泄肺热,诸药合用,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改善患者糖代谢。

耳穴贴压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具有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等功效,且操作简便、耗费低廉。本研究通过刺激三焦、胃、脾、肾、内分泌这几个耳穴,调节机体机能,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临床症状及糖代谢指标。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2] 段炼,李会军,闻晓东,等.黄芪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2013,22(7):776-781.

[3] 董琦,董凯,张春军.黄精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转运蛋白-4基因表达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7): 493-495.

[4] 沙建平,马红英,陈晓文.麦冬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23-24.

[5] 安丽萍,王英平,王春梅,等.五味子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1):84-88.

(本文编辑 王雅洁)

R587 R256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5.032

1672-1349(2015)05-0648-03

2015-01-14)

猜你喜欢

气阴耳穴空腹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21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