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候风地动仪 千载震歌颂,古今寻影行

2015-07-23李少侠

科学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张衡复原仪器

李少侠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震,龙发机,吐丸而蟾蜍衔之。震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一一《后汉书·张衡传》

缘起

东汉年间,地震频发,震区时至数十郡。地裂、地陷、山崩、水涌,生灵涂炭。

时逢迷信思想盛行,统治者宣传天有意志,称鬼神能降祸降福。学者们大谈“谶纬图录”,鬼话连篇,借以谋求富贵。

太史令张衡不信鬼神,而信科学与真理。那时,通讯技术并不发达,于是他开始收集各地的地震情况,记录各地震情。他立志研制出能够报告地震的仪器,可以及时通知官府开展赈灾行动,解救黎民于水火。

张衡钻研多年,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候风地动仪终被制成。

张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用以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

根据中国博物馆学家兼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的复原模型,它是一个由精铜制成的大酒桶形容器,上有圆盖隆起,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乌、兽等图形。仪器外部周围有八个头朝下、口衔铜丸的龙头,按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正北、东北八个方位布列。对着龙头,八个铜制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

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名为“都柱”。由“都柱”向周围各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此外,仪器内装有机关,与体外龙头相连。一旦发生地震,仪器随之振动,机关便被触发,龙口打开,铜丸落入铜蛙之口,发出清脆声响,可使掌管人知晓并判明地震来源的方向。

候风地动仪的形状、纹饰、篆文等等,并非仅起美观装饰作用。它们各有不同意义。

其形状,是当时浑天学说的体现。

浑天说认为,天地浑为一体,天圆如鸡蛋,地如包在里面的蛋黄,日、月、星辰都在蛋壳上不断地转动。候风地动仪体似酒樽(卵形),象征浑天说的天;立有都柱的平底,表示大地,被笼罩在天内。

纹饰与篆文,则与《周易》有关。

《周易》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作为地震仪器,与“地”有关的山龟鸟兽之形便被雕于其上。而且,山龟鸟兽等纹饰可象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它们是古代传说中守护四方的神兽,承载了民间期望。

而篆文,即象文,指《周易》中的八卦——乾、坤、震、巽、坎、高、艮、兑,表八方之气。由“饰以篆文”句推测,该仪器的外部,铸有“乾”等八字,以应仪器体外八条口衔铜丸的龙所代表的方位。

另外,蟾蜍寓意吉祥与幸福,龙体现尊贵与权力。八龙在上象征阳,蟾蜍居下象征阴,构成阴阳上下的动静辩证关系。而都柱则象征天柱,居于预天立地之地位,代表古代人类对于天神的崇敬。

缘空

初问世的候风地动仪,屡遭非议。

因为关于它的说法过于玄妙,满朝文武无人相信这个古怪的玩意儿能够测出地震的方向,甚至对张衡处处诘难。

张衡无视非议,将其安置于都城洛阳南的灵台。

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来看,直到现在,地震预测仍是全球性的难题。候风地动仪也确实不能预测地震,但在通讯技术落后的古代,它能比驿卒更早地通知京城地震发生的消息,古人便认为它能够“预测”地震。

候风地动仪的原理是什么?这是个流传千年的问题。

王振铎认为,地动仪内的“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哪个方向有地震发生,哪个方向的“都柱”便会倒下,触发机关,龙嘴落球。这一说法流行很久,甚至被记录在历史教科书里。历经数年的考证研究,王振铎终于制作复原了“张衡地动仪”模型。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毫不犹豫地把这一模型认定为1800年前张衡亲手制造的那一个。

然而,如果从物理角度加以分析,便会发现种种问题。

首先,“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也就是说,龙头吐丸后,可以按照龙头方向确定地震从何而来,这绝非随意乱倒的柱子可做到。再有,根据《后汉书·张衡传》中“地不觉动”的记载,需要有一根高度和直径之比为1225:1的柱子才能达到这样的灵敏度。也就是说,如果柱子高两米,其直径便只能有1.5毫米。而这么细的“都柱”,根本没有足够的能量,能够触发巨龙吐丸。

由于存在着原理性错误,王振铎复原的候风地动仪模型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候风地动仪一直受到中外科学家的质疑和否定。甚至有人说,被视为中国国宝、国粹的候风地动仪之所以失传,是因为它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它不是个科学的东西。

“历史教科书中为人所熟知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复原模型,1800年前的地动仪到底是什么模样早已无据可查,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摆设。”这些年,在网络上,类似这样的一些说法,也开始甚嚣尘上。

张衡地动仪的的确确鼓舞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在我们心里,他的科学性和真实存在性都不容置疑。这样的质疑,更像是种难以让我们接受与容忍的侮辱。但是,这些无情的声音却有理有据,言之咄咄,竟令人不知如何抗辩。

缘法

两年过去。

公元134年12月13日,陇西大地(今甘肃省天水地区)天空忽作电闪雷鸣,大地剧烈震颤,房倒屋塌,伤者惨嚎,死者尸横遍地,悲恸天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洛阳城内,人们各自忙碌,放置候风地动仪的灵台像往常一样安静。

突然,仪有异响,片刻一珠从西面龙嘴掉出,下坠入蛙口。看管之人立刻向朝廷报告了消息。然而,室内蜡烛微跳,茶水不动,并无异象。众学者议论纷纷,更加怀疑候风地动仪的功能。唯有张衡眺望西方,眉头紧锁。

数日后,有快马来报,龙头所指方向,天崩地裂。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取得科学成就的人有国界,为科学成果引以为自豪的民族有国界。

张衡是地震仪器的鼻祖,这一点,一直令无数中国地震学家引以为豪。“候风地动仪的原理有问题”这一说法,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然而,如果候风地动仪真的只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那么它为何如此深入人心、影响之广呢?中国科学院教授、地震学家冯锐难以接受这种说法,他开始反复思考后汉书中的句子,并反复作着每一步骤的计算。

冯锐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张衡地动仪的看法及外界的否定,都是基于流传最广的王振铎模型。那么是否还有一种新的可能,不是张衡错了,而是王振铎错了?王振铎作为考古学家,地震知识有限,才会提出不可能实现的“倒立柱”理论。

根据文献,地动在先,然后尊振,续而机发,吐丸。这是一套有着先后顺序的机械连锁动作。四者有着一环紧扣一环的联动因果关系。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振”字则可证明,“悬垂摆”振动,才是候风地动仪工作的原理。如果后汉书没有写错,那么,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是类似于悬挂的吊灯会因地震而晃动一样的道理。换句话说,候风地动仪如果工作过,“悬垂摆”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

那么也就是说,真正的候风地动仪,其内部结构,很有可能完全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样子。

这是一次重大跨越。候风地动仪的复原工作重新开展。

冯锐所拥有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是被很多史学家评论为“孤证”的《后汉书·张衡传》中仅有的196个汉字:第二,就是冯锐用两年的时间得出的,张衡地动仪是“悬垂摆”原理的结论。要用这些少得可怜的资料,做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验震、还符合汉朝特点的仪器,可谓难上加难。而且,复原工作还要经常涉及到古代历史、文学、美学,这是个自然科学以外的全新领域。

《后汉书》中必定隐藏着科学的玄机,冯锐必须利用这唯一的条件,找到更多的定量参数。他做到了。

“一龙激发而地不觉动”,他得到了地震波的加速度;“尊则振”,他得到了尊体的位移量;“后数日驿至”,他得到了文献中震区的距离,再从更多历史文献中推知震级;他还通过计算得到了悬垂摆的摆动周期。冯锐以这四个定量参数为基础,加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排除种种困难,终于重新设计出了符合记载的四大神秘结构——柱、道、关机、丸。他开始寻找更多资料,不断修正候风地动仪的外观,紧紧把握汉朝文化的历史原型,只为重现传说中古老神器的辉煌。

地动仪的复原工作,对有40年地震研究经历的冯锐来说,仿佛突然打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2004年7月,候风地动仪外形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涅槃

悲剧始于,张衡联地震和政治于一体。

他称,地震为皇家政策失误之报应,为朝中大臣弄权所致,乃上天震怒之兆。张衡上书汉顺帝,要求其必须改变执政方略,上天方可降福于人间。

大臣司空王龚被免职:汉顺帝刘保被迫下诏,向天下人请罪。张衡之举,犯官场之大忌。

此后,朝中人人视张衡为妖魔,视地动仪为不详之物。未久,张衡被贬出京到河间为官,命运步入凄凉晚景。

他写诗,“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侧身西望涕沾裳。”诗中的“汉阳”“陇坂”都是指陇西。直到临死前,张衡都还在怀念地动仪在公元134那年创造的辉煌。

张衡死后不久,地动仪受到人为破坏,这个震撼了一个时代的发明,至此失传。

外形复原初步完成,冯锐加快了步伐。为了让候风地动仪成功工作,他每天要看无数资料。某天,他在读《米尔恩传记》时,惊奇地发现了这个现代地震学奠基人对中国的描述,以及对张衡的评价。

1880年,米尔恩在日本成立全世界第一个地震学学会时发言,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震仪,是中国人张衡发明的;1894年,米尔恩在张衡思想的影响下,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架设于世界各地。

冯锐从这些文字中,看到了骄傲,看到了自豪。中国汉朝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2世纪所创造的地震观测理念,的的确确影响并启发了相隔1700年后18世纪的英国人米尔恩,使他建立起现代地震学。

这一发现,令那些认为“张衡对世界地震学从没有过任何影响,张衡只是中国人美好想象”的说法,在一瞬间,化为无稽之谈。

在范晔的《后汉书》及《续汉书》中,对地动仪结构的描写几乎完全一样,都是“施关发机”四个字。冯锐凭借自己多年的地震研究经验及对物理学的造诣,在“都柱”的设计上倾尽智慧。但是,却始终无法实现文献中的“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这成为了整个复原中最难的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那么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将宣告失败。冯锐和他的课题组开始寻找祖先留下来的更早版本的文献。

在古汉语专家卢兆荫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7篇记录张衡地动仪的文章,共计236个字。冯锐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字斟句酌,推敲古汉语玄妙的含义,试图体会古人用词的目的。

后汉书在“施关发机”的后面写,“其牙发机,皆隐在尊中”。这个“皆”字,引起了冯锐的注意。以这隐藏在文字中的悬机,对照前一句的“施关发机”,莫非“施”“发”是动词,而“关”“机”,是不同两个结构?

明确了这一点,意味着原来设计的“关机”装置彻底作废,也就是说,原有的基础上,要增加一个重要的装置“关”。

“关”有两个寓意:一是门栓;二是大路交汇的地方。经过耐心思索,冯锐意识到“关”指地动仪所有结构联动装置的枢纽。冯锐简化了“都柱”的复杂结构,将“关”设计成一个小球,处在“都柱”下方、“八道”的中央交汇处、“机”则被简化成一个扣住铜丸的直臂。当“都柱”晃动,施加能量给关,小球掉进八道滚动,触发“机”,最终吐丸。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文献中记录的功能终于实现。冯锐却没有停止,为了最精准地复原候风地动仪,他重新翻阅史料,对参数进行调整。

2005年3月30日,冯锐终于带着重新计算的结果,走进了自动化所的实验室,最后的试验正式开始。唐山地震,云南地震,越南地震,河北地震……连续7天168小时的强干扰试验,候风地动仪的复原模型,没有一次误触发。

2005年4月16日,由地震学、考古学、机械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7位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宣布:新模型首次把概念模型复原成了具有验震功能的科学仪器,迈出了复原研究的历史性一步。冯锐复原模型,得到了考古界、科技界的一致认可。

千年之前,面对神秘而恐怖的大地嘶吼,张衡用智慧的巨臂扼住了自然的咽喉。而这龙珠震落的铿然之声,最终却淹没在一场政治的风潮中,没能在华夏大地上引发一场全新的科技变革。

千年之后,冯锐透过历史迷雾,跨越学科壁垒,穿越千载与古人对话,最终追索到这古代神器的踪影。这是革新,也是回归。

千载震歌,终于重振云霄。

猜你喜欢

张衡复原仪器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张衡传(节选)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张衡数星星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张衡的“浑天说”和漏水转浑天仪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