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09—2014年教育领域工作回顾(下)

2015-07-20崔世安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澳门课程学校

摘   要:2014年11月1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特区立法会上作2014年度政府工作总结,回顾了特区过去一年在行政、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该报告指出,社会文化范畴遵循“落实科学施政,规划发展蓝图”的施政主题,秉持“以人为本,服务市民”的施政理念,聆听民意,关注民生诉求,并以“关顾民生福祉,着重人才培养,强化人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施政重点。报告的第二部分回顾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09-2014年的工作,分别从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青年事务三个方面对教育领域工作进行总结。本期特刊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09-2014年教育领域工作总结中非高等教育和青年事务部分。

关键词:澳门;高等教育;非

二、非高等教育

特区政府成立以来,在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贯彻落实“教育兴澳”的方针,成功实施了十五年免费教育,推动了非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互动结合,开创性地建立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实施《非高等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十年规划》),颁布新的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努力发展持续教育,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推进高品质教育的发展。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资源投放力度

按照优先发展、提高品质、育人为本、促进公平的方针,制订并实施了《十年规划》,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重大方针,加大对免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以25至35人为一班计算免费教育津贴的措施已拓展至初中三年级,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及中学教育的班师比分别从2009-2010 学年的1∶1.5、1∶1.8 和1∶2.1 提升至2013-2014学年的1∶1.7、1∶2.0 和1∶2.6,提早完成《十年规划》订定的中期发展目标。有效提升学生人均公共教育开支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发展基金在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优化私立学校的财务管理,提升教育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加强对学校布局和教育设施的规划,积极促进学校系统的发展,大力资助各类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努力完善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在裙楼中运作的学校过去五年由21 所减少至17 所,学生人均建筑面积亦从2009 年的9.92平方米增加至2013 年的11.55 平方米。积极资助学校建设多元健体中心,构建无障碍校园,并进一步推动资讯科技在教学和学校运作方面的应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检测学校消防和机电设备,资助学校添置自动体外除颤机,使学生在更安全的环境下学习。

推进与内地的教育合作,与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和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完成澳门援助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有关文化和教育的系列项目共103 项,优化“内地优秀教师来澳交流计划”,并积极促进澳门与内地的教育机构缔结姐妹学校。扩大对外交流,与葡萄牙共和国教育部增订教育合作协议,在教育统计方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持续保持合作,连续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以更广阔的视野推动非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教育长效机制,积极促进人才培养

积极完善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设立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并修订公立学校教师的职程制度,有效推进了教师专业制度的发展;制订并按序实施新的正规教育课程框架法规,推进了各教育阶段“基本学力要求”的研制;开展《私立学校通则》的公开咨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为新来澳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辅助;积极研究学生评核制度,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毛入学率由2009-2010 学年的78.5% 提升至近年的88.4%,小学和初中学生的留级率分别由2009-2010 学年的5.2% 和13.8% 减少至近年的3.3% 和9.4%。完成与阅读、自然科学、特殊教育和视觉艺术等领域有关的专项评监,以及性教育课程、学校教职员工身体健康的研究,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参考;全力推进对学校的综合评监,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和革新。

持续关注各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变化,积极规划学额的供应,并推出幼儿教育学生“首次入学注册新措施”,有效利用和充分调配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发展基金对教育发展的财政扶持功能和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学校按照“提升自身特色”和“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办学水平,并加强对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积极加强人才培养,大幅调升免费教育津贴、学费津贴以及回归教育津贴,增设书簿津贴,加大学生福利基金(尤其是其中的大专助学金计划)的资助力度,大幅增加奖、助学金的名额和金额,以便支持学生修读大专课程,特别是与创意产业、护理学、社会工作、康复治疗、应用外语以及教育等范畴有关的高等教育课程,为本澳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援,增设膳食津贴,发放学习用品津贴,推出“利息补助贷款计划”,并放宽大专助学金申请者家庭人均收入的限制,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升读大专教育,正规教育高中三年级学生升读高等专科学位或学士学位课程的比例近年一直保持在86% 或以上。积极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按序向在珠海市和中山市就读正规教育的澳门学生发放学费津贴。增设学科成绩优秀奖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争取优异表现。

(三)关顾学生多元需要,积极发展各类教育

积极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研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法规的修订工作,逐步完善职教体系。持续资助学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支持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测试,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推出“学以致用计划”,鼓励普通中学在课程规划和教学设计上融入应用技术内容。配合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需要,在路环石排湾筹建“职业教育实践中心”和“语言培训中心”,强化教育的社会效益。

保障特殊教育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增加评估和测验的工具,加大在普通学校实施融合教育的力度,为特教小班初中毕业生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导向的延伸课程,完善包括葡语专业人士在内的特殊教育专业团队的建设。加强对特殊教育学生家长的支持,增设接载服务和健康午膳的资助,推动相关教育机构在课余或假期提供照顾服务和亲职教育活动。

促进终身学习,推出两个阶段各为期三年的“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为居民持续进修提供有效支持。举办“终身学习周”,并向残疾人士和年满60岁的长者提供学习资助。支持回归教育发展,促进回归教育实施方式的多样化,为须轮班工作的市民提供更灵活、多元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的规模,提升居民参与持续进修的积极性。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高师资水平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特区政府近五年不遗余力持续加以推动的工作。尤其是《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法律(以下简称《私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历史性地为私立学校的教学人员建立了职程及晋升制度、公积金制度、薪酬级差制度以及工作表现评核制度,提升了专业发展津贴的金额,减少了教师每周的授课节数,为教学人员更充分地关注学生和参与专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设立教学人员专业委员会,建立“卓越表现教师”的评选和嘉许机制,为教学人员的专业制度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另外,还完善了学校专职人员制度,增加了对阅读推广人员、学校医护人员、资讯科技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及余暇活动人员的资助,有效减轻了教师的非教学工作。

提高新入职教师以及校长和学校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推出“优秀学生修读教育课程资助计划”,促进了教学人员和学校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专业发展体系,推动包括脱产培训、休教进修、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在职专业研修,建立校内教研制度,实施“教学设计奖励计划”,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发行教师节系列纪念邮品,向在《私框》生效前已离职的资深教学人员发放一次性“敬师金”,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加强与前线教师和退休教师的沟通,听取其对教育发展的意见。

(五)深化课程教学变革,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课程改革踏进新的里程,不仅正式颁布并按序实施《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延长每学年教育活动的日数,让学校更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活动,还先后实施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课程先导计划,建立课程实施经验分享机制;同时,稳步推进各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力要求”及课程指引文件的制订。

努力订定学生评核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实施多元评核。加强语文能力,推出资助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性语文认证试的计划,全力推动葡语教育在公立、私立学校的发展。澳门学生在“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2012 年的测试中,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都取得较好成绩,而且素养表现与学生家庭的社经文化地位的相关程度在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是最低的,表明澳门的教育系统成功地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

加强品德教育工作,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小组的发展和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推出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教育阶段的《品德与公民》教材,受到学校和师生的欢迎。强化公民教育和国情教育工作,与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外交知识竞赛、国情研习班以及讲座等活动,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的认识,培养爱国爱澳精神,让其成为具责任心、公德心及承担力的良好公民。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互相协调和相互支援的德育工作机制,推动领袖训练、生涯规划、善用互联网以及义务工作的发展,研发有关性教育和认识赌博的教材,并举办相关的社区推广活动,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积极构建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学生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加驻校辅导人员并切实提升教师和辅导人员的专业能力,为有可能离校和有辅导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支援,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推动家校合作,支持设立家长会,并为其运作提供指引;出版家长教育方面的教材,推出“百分百家长奖励计划”,在社会形成亲子一起成长的良好氛围。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加科普竞赛。推动学生持恒运动和健康午膳,确保锻练时间,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六)小结

第三届特区政府坚决贯彻“教育兴澳”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务实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向更高的品质发展。在政府、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教育资源持续优化,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定位清晰明确,师资队伍的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循序进行课程、教学、评核的改革,学校系统的建设取得进展,持续进修和终身学习亦取得市民的支持。

展望未来,特区政府将继续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十年规划》,尤其将增加教育经费在预算开支中所占的比例,积极推动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持续教育,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并把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以及畅通终身学习的途径,作为推动澳门教育系统进一步迈向优质化和国际化的核心任务,努力培养年轻一代具备良好的品德与公民修养、身心素质、语文能力、国际视野及创新思维。

三、青年事务

在青年事务方面,以“凝聚社会力量,关心青年成长”为指导方针,透过特区政府跨部门的合作、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青年的参与,完成制订及实施《澳门青年政策(2012-2020)》,一系列旨在促进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工作及措施得以有效推进。

(一)优化青年工作体系,按序建立长效机制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亦是澳门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区政府过去五年间按照“凝聚社会力量,关心青年成长”的指导方针,致力于推动青年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总结“博彩领域青年服务蓝图”和“偏差行为领域青年服务蓝图”的实践经验,制订并颁布了《澳门青年政策(2012-2020)》,设立专题网页,并进一步编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组建涵盖不同施政领域的跨部门协调统筹机制,完成《澳门青年政策(2012-2020)》评估指标研究。

加强与社团和相关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透过财政支援、设施配套及培训交流等方式支持和推进青年工作的发展。为更有效发挥青年事务委员会的沟通平台作用,设立委员会的资讯网,并完成该委员会行政法规的修订工作。另外,于该委员会内分别设立了跟进青年政策和义务工作的专责小组,从制度上为吸纳更多相关领域意见和优化运作方式提供了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施政,及时了解青年成长需要和发展趋势,持续跟进78 项青年指标的发展,先后开展三次相关社会调查,并完成《澳门青年研究回顾及发展2009》和《澳门青年研究回顾及发展2013》报告,同时推行“青年关心社会,共钻研创明天”计划,设立“澳门青年研究网”,为建设有利于澳门青年成长的环境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拓展多元青年服务,培育青年发展潜能

重视青年的成长环境。过去五年,透过改建、翻新和优化各类活动设施,积极拓展更多活动空间以利服务的开展;推出青年中心夜间服务,暑假期间延长青年设施服务时间;成功推动学校设立多元健体中心,在推动各项开放校园的计划上取得进展;充分利用青年旅舍、各青年中心及其他活动场地资源,为青年社团和个人提供举办各类活动的场所。

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营和比赛活动,协助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认识自我,锻炼意志,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发挥团体精神。加大对余暇活动的资源投放,增设余暇活动资讯网。推出“阳光新一代推动计划”,为青年提供公共休闲活动场地和各类户外活动的资讯;向学校推行走出校园学习计划,加大力度鼓励青年拥抱阳光,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关心青少年的体格健康,积极提升学生对体育、健康、护眼和护牙等方面的认知,又在健康体适能计划的基础上推出“活力恒动123”计划。

扩大青年在艺术、文化、体育和科普等领域出外交流和比赛的机会;开发了协助青年生涯规划的“职业潜能评估工具”软件,加大了职前辅导活动和服务的力度,从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竞争意识和建立生涯规划观念等方面着力发掘青年潜能。重视培养健康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推出多项措施增强青少年对赌博、药物滥用、色情及欺凌等不良影响的辨识能力和抵抗能力。完成两届“感动人心·激活正能量”青年嘉许计划,弘扬积极向上的风气,为青年的成长树立榜样。

(三)系统推进义务工作,鼓励青年贡献社会

协助学校建构“义务工作历程档案”,制定青年参与义务工作的嘉许和奖励机制,构建和推广系统性的义工培训框架,拓展义务工作培训和考察活动,构建青年义务工作资讯网,举办以亚太地区青年义务工作政策为主题的青年论坛,稳步推进青年义务工作的发展,培养青年乐于服务社群的良好品格。

多年来,行政长官和其他各级官员透过不同方式积极与青年直接对话,共同就实践“一国两制”事业、推进特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青年的自身成长坦率交流,推动青年关心社会。同时,透过制作青年参与宣传短片和各项活动计划,包括影音录像、社会调研、校园访问等方式,提升青年对周边事物和环境的关注,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

努力传承爱国爱澳的精神,多年来坚持与相关部门合作举办有关认识《基本法》和其他本地法律的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守法的观念,增进对国家和特区法制的认识。与国家外交部驻澳机构合作举办 “澳门青少年外交知识竞赛”,持续扩大竞赛规模,推出系列展览,并完成制作外交知识读本。举办国防教育营、澳门青年学生军事夏令营和澳门青少年国情研习班,持续推行“认识祖国、爱我中华”学习之旅和“小飞鹰爱国爱澳教育营”等活动,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认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以培养青年成为爱国爱澳、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敢于建言和承担的年轻一代。

(四)小结

五年来,社会对青年工作日益关注,青年人也积极为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建言献策,更在艺文、科普、体育和学术等不同领域展现风采。《澳门青年政策(2012-2020)》的颁布和落实,将有力促进青年的全人发展,令“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爱国爱澳等核心价值薪火相传。

展望未来,特区政府将认真落实《澳门青年政策(2012-2020)》,优化青年服务体系,通过教育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青年成长搭建稳固和广阔的平台,创造更有利于青年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与青年的沟通和对话,鼓励青年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努力培养青年成为爱国爱澳、勇于创新、乐于自立及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年青一代。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吴婷

猜你喜欢

澳门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澳门回归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