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歌伴随你一生

2015-07-20赵赛男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景物赏析节奏

赵赛男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8首,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现代诗11首,外国诗歌7首。另外,要求背诵课外古诗60首。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初中生正是人一生中感觉最敏锐,情感最丰富,想象最活跃,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因此,上好诗歌教学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孩子一生的精神成长垫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诗歌教学诵读成韵诗境诗意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教学中指出:“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把握和处理这种文学体裁是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教学应重点围绕吟咏诵读、赏析品味、联系生活、联想想象等几个方面,进行品析和鉴赏。

一、诵读成韵,领悟诗情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诗歌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诗歌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

我以为,诗歌教学的重点应是指导朗读。朗读时注意停顿、节奏、轻重缓急。反复品读,读出韵味,熟读成诵,在自我感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赏析品味,进入诗境

诗歌的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品析,体会语言的深刻内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讲究炼字,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和玩味,体会关键词的深刻含义,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纸船》一诗中写道“我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接连两个“留着”,不仅形成了诗韵的旋律感,也使诗人执著的情感得以强化;“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这“一只一只”自然是说船儿虽小而数量却多,体现出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的意切情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其目的不在于景物本身,而在于把作家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于景物描绘中,诗歌更是如此。因此,要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必须探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如赏析王维的《山居秋眠》,诗人描绘了一派清幽、空灵、自然恬静的山野美景:你细听,是一首泠泠清泉、渔歌浣女合奏的《渔舟唱晚》;你细看,是青松明月、翠竹绿荷购置的一幅淡雅高调的水墨画。如此优美的景物描写,实则要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和欣然归往的执着情怀,同时也展现了有与无、空与灵的佛理禅机。再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诗人饱含深情地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优美山村图,流露的是对山村厚朴民风的喜爱之情。每一首诗的景都是为情而造景,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景物的表面进入诗境。

三、联系生活,感受诗意

生活即语文,在赏析诗歌时,可以借助个人的生活体验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体验,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如在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时,可以让学生从诗作的写作背景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体验领悟诗歌阐释的人生哲理,树立坚定乐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让学生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两句的深刻含义。诗人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不要心急,不要悲伤,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应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联想想象,体味诗趣

在诗歌阅读中,根据诗歌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歌阅读的必要环节。诗歌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让我们以“立人”为中心,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品读诗歌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让诗歌伴随一生,其乐何如!

猜你喜欢

景物赏析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四时景物皆成趣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写写冬天的景物
YOUNG·节奏
景物描写要准确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