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中学生消费观探究

2015-07-20李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中学生消费

李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消费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现在学生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活跃于社会的消费大军中,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现今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已经从单一型的了,走向享受型、高档型,多元化。

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中学生在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方面有诸多不合理的成份,因此家长和老师中学生的超前超高消费很伤脑筋。据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校中学生每月零用钱人均为300元左右,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我校学生的消费量几乎要占当地家庭平均收入二分之一之多,面对学生这一消费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那么,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怎样的消费心理特点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求新、时尚心理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长岁月,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心智、生理尚不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求新求异猎奇的消费心理非常普遍。如今中学生消费主要侧重于手机、网络、MP5等等,有些学生毫不吝惜地把钱掷向商店、酒吧、网吧,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在许多新奇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超前消费的原动力,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新产品、新食品,商店及摊头上五光十色的小玩意儿、图片、图书、服饰所吸引,总会不知不觉地“掏口袋”。追求个性化、新奇性,已经成为一些中学生消费的一大特点。

2.攀比心理

中学生本是纯消费者,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中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攀比。在这种心态引导下,表现出人家有的我也要有、人家好的我还要更好的攀比消费心理倾向。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经常表现在个人的欲望和受到限制的心理矛盾冲突。不能让孩子受罪是不少家长的共同心愿,所以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投入和关注往往超过对自身的关爱,在这样优越条件下长大的孩子,要吃的好穿的美。同学生日和逢年过节互赠礼物现在看来非常普遍,而且礼物的档次也在逐年增高,甚至还有的要到饭店去请,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青少年来讲,这种消费很明显是不合适的。

3.虚荣心理

部分中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消费、审美等能力称赞,以得到高档、名贵商品为荣耀,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有些中学生非常崇拜影视明星的消费方式,以获得“明星风采”之满足感;有些同学,他们穿着所谓的流行新款服装,脚上穿着几百元的运动鞋……面对这些学生效仿心理,导致一些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摆阔气,我觉得其主要原因是想住那种追逐潮流时尚的感觉,其实都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

4.宣泄心理

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由于心理尚未成熟,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诸如成绩不理想或是遭同学误解,无法消除人际冲突等,都会引起焦虑、空虚等情绪。此时,有的学生进网吧上网寻找安慰;有的学生吸烟解闷,甚至进歌舞厅求解脱。他们通过这些不正常消费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

5.追星、模仿性心理

和成年消费者不一样,中学生特别崇拜偶像和明星,具有从名的消费心理特征,这时期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尤其是一些影视片中有意无意的错误导向,使学生极易产生盲从的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面对中学生消费心理的特殊性,关键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心理,对于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为此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所谓适度,就是适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就是提倡同学们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在享乐方面不能过分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养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追求时髦的吃穿玩乐,互相攀比,是很不合乎情理的。高消费、超前消费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里的奢侈风,也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中学生应当继承前人所倡导的生活作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二,中学生要制止盲目消费。

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观,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要让中学生懂得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好的,防止误入消费歧途。在消费中要老师和家长要引导中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从而促使他们对消费教育内容的自觉内化。

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

如有的同学吸烟饮酒,进网吧,玩游戏赌博等行为在中学生中并不鲜见,这都是不好的消费行为。中学生应该在修身、立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这样才是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青少年。抵制不良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这无疑就对班主任、教师、家长提出新课题新任务,对中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正常消费的教育应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学校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教育应引起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使青少年真正做到合理消费、健康消费,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中学生消费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