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个“为什么”,巧妙教《祝福》

2015-07-20周乘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老婆子鲁四阿毛

周乘波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的精品。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众多行家里手都有自己的尝试和心得。文章超过九千字,如果按照常规教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回避了按部就班的传统套路,采用了八个“为什么”的教法,多在闲笔和细节上下功夫,切点进入,竟然获得了显著效果。兹分别呈现如下,以就教于大家。

一、祥林嫂嫁给贺老六以后,为什么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

祥林嫂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因伤寒病亡以后,另一个族权代表人物贺老六大伯将她赶了出来,祥林嫂又失去了栖身之所,不得不再次来到鲁镇做工。按说祥林嫂这次来,别人应该叫她“老六嫂”才对,可是文中写道:“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第77段再次写道:“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思考讨论,明确了如下内容:

祥林嫂活动在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的鲁镇,鲁镇又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这个地方是鲁四老爷的天下,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四权”中“政权”的代表者。他反对变革,维护帝制,思想僵化,“大骂”新党,对祥林嫂毫无同情之心,即使听到她惨死的消息,也还骂她是“谬种”。祥林嫂在这样封建、守旧、沉闷的环境里,逆来顺受,满足于做奴隶的地位,尽管她先前逃出婆家来鲁镇打工和这次再婚时以死抗争,但她的身体里却始终流淌着“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鲁四老爷因为她是“寡妇”而皱眉头,柳妈为她将来去阴曹地府出谋划策,周围人们对祥林嫂叙说阿毛的故事持冷淡甚至调侃的态度。在众人眼里,她永远是祥林的老婆,生是祥林家的人,死是祥林家的鬼,尽管她后来又与贺老六结了婚、成了家、有了孩子,但“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她心里一直没有改变,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叫她“老六嫂”,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揭露“从一而终”的封建“夫权”思想。如果她第二次来鲁镇时人们改口叫她“老六嫂”,既不符合祥林嫂的思想观念,也有背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甚至连主题的可信度也会受到质疑。

二、祥林嫂叙述阿毛之死的内容为什么要重复两次?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之后,小说共安排了她两次诉说阿毛惨死的故事,一次是68段,302个字符,第二次是78段,276个字符,中间相隔9个自然段。这两次叙述,只是详略稍有不同,情节、情感完全一样,从表面上看,它好像是为了交代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的原因,但如果真是这样,一次叙述就可以解决问题。因而不少学生对此大惑不解,为什么要这样重复呢?在同学们认真思考、反复讨论之后进一步明确:

如果仅仅一次叙述,还不能表现祥林嫂此时精神状态已经彻底崩溃的实情。短暂的婚姻很快被丈夫病亡结束,但两次“克夫”的打击,并没有击倒她,因为她还有儿子阿毛,有阿毛就有希望,就有未来,还可以在“夫死”之后“从子”下去,可是唯一的希望阿毛又惨遭恶狼之口,就连这一点点最简单、最微小的愿望,老天爷也不给她,于是她彻底绝望了。阿毛“剥豆”的情景以及他惨死时留下的遗物“小篮”和“小鞋”,无时无刻不在她的眼前浮现,不在敲打着她,撞击着她,痛苦着她。于是她逢人便说“日夜不忘”的阿毛惨死的故事,絮絮叨叨,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如果仅仅一次叙述,就不能写出周围人们对她冷淡鄙夷的态度。祥林嫂第一次诉说,还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同情,有的“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连四婶眼圈也“有些红了”,这是符合实际的;可时间一长,“听得纯熟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这也本不奇怪,因为人们已经知道并在心理上接受了她的这个不幸的故事。但小说的真意,是在此基础上表现人们对祥林嫂的“烦厌”和反感:或打断故事,以示轻蔑;或引她回忆,以在她的伤疤上洒盐;或“似笑非笑”,以嘲其呆傻;或“又尖又冷”,漠然视之。可见,尽管祥林嫂遭到了人间各种不幸,可在她的周围,没有劝慰,没有同情,没有温热,这就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乌云笼罩下的黑暗现实,这就是国民“不幸”“不争”“不醒”的具体表现。

可见,作者让祥林嫂两次诉说阿毛惨死的故事,一是为了展示主人公苦不堪言的精神状态,二是在于揭露祥林嫂周围人们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的现实状况。

三、为什么让鲁四老爷书房里的对联脱落了上联?

小说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查阅对联出处,“已经脱落”的“一边”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再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脱落的“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应该是上联。作者为什么单单让它脱落上联呢?经过课堂互动,明确如下原因:

这副对联主要是为鲁四老爷设置的。他的阶级属性,无疑是封建制度的卫道士,程朱理学的忠实信徒。他是一个读书人,其书房布置装饰自然体现了他的人格修养和道德追求。无论是挂在墙上的下联,还是已经脱落的上联,都极为概括地表现了他端正公允的为人立世。从脱落的上联来看,“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不仅是对悬挂的这半副联的补充,更是为了让“脱落”一语双关。作为“讲理学的老监生”,应该对传达理学思想的对联奉若神明,然而他却让其“脱落”下来,而且十分随便地“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并不立即恭恭敬敬地高挂起来。可见脱落的不是这半副对联的问题,而是极为匠心地告诉人们,它是让鲁四老爷的“品节”脱落,“德行”丧失,毫无“详明”可言,哪有半点“坚定”,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鲜明的暴露价值,从而揭示了鲁四老爷自私冷酷的嘴脸和极端虚伪的本质。

四、为什么让卫老婆子来到鲁镇五次?

卫老婆子是文中不起眼的人物,是介绍祥林嫂到鲁家做工的“中人”,通过她将祥林嫂和鲁家、鲁镇联系起来。祥林嫂两次来到这里,两次变化非常之大,相当于孔乙己两次来到咸亨酒店变化之大一样,产生的情节效果也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照此写法,卫老婆子只要来鲁镇两次即可,可小说为什么要安排她五次来到鲁镇呢?通过讨论和比较,使同学们形成了如下共识:

卫老婆子虽然是文中的次要人物,但她又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她,祥林嫂就不会来到鲁镇,并非可有可无的人物。祥林嫂两度“克夫”之后,她两次将其引到鲁家,依照小说人物安排同步原理,这两次卫老婆子是非来不可的。除此而外,她另外还来过鲁镇三次。第一次是在第40段,由她引来了祥林嫂的婆婆,婆婆接清了祥林嫂在鲁家的全部工钱,并说要带祥林嫂回家帮忙,为在河边捆绑并强迫祥林嫂再嫁埋下了伏笔。其实祥林嫂的婆婆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这里主要在于说明族权对祥林嫂的威力,如果不是卫老婆子的出场引见,祥林嫂的婆婆就不会来到鲁家,就难以写出族权的强势。第二次是在第48段,祥林嫂被抢走以后,“卫老婆子又来了”,她是来向鲁家解释的,这说明她是一个善于言词、八面玲珑的人,这是过去和现在所有“中介人”的共同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她后来多次出场的经历。第三次是在第55段,祥林嫂被抢走以后,是生是死,人们甚为关切,卫老婆子一来,大家就知道了。原来祥林嫂是被迫嫁到了贺家墺以及她在那里的生活情景,这就释除了读者的悬挂之心,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

综上所述,如果卫老婆子仅来鲁镇两次,情节的连续性和曲折性、人物的形象性和真实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卫老婆子来鲁镇五次,将人物和情节缝合得缜密严谨,是完全必要的,一次也不能少。

五、为什么要多次写到钱数?

祥林嫂既然是来打工的,当然要写到工钱,涉及钱数。据文中34和42段交代,她“每月工钱五百文”,她的婆婆来到鲁家,结清了她所有的工钱,总共是“一千七百五十文”,1750文÷500文=3、5月。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家只做工三个半月,摆脱封建家庭束缚的时间十分短暂。她“一文也还没有用”,非常节俭,这是我国广大劳动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共同美德。她的婆婆极为蛮横贪婪,一文钱也不给她,以此揭露封建族权对祥林嫂的剥削;同时说明祥林嫂打工的报酬十分微薄。作者在《孔乙己》中写到,1919年酒的价格是每碗“十文”,此文写于1924年,时隔五年,酒的价格肯定又涨了许多。照此推计,祥林嫂月工钱500文买不到50碗散装酒,而她的劳动可以“抵得过一个男子”,“整天的做”。对于这样一个勤劳能干的劳动力,月资500文显然是太少了,这就揭露了鲁四老爷对穷人剥削的深重以及他那伪道伪善的本质。

婆婆获得了祥林嫂再嫁贺老六的财礼是“八十千”,为第二个儿子娶媳妇花了“五十”千,除了办喜事还剩“十多千”。这些钱数告诉我们:婆婆可以将祥林嫂作为商品出卖,体现在族权方面的买卖婚姻又将祥林嫂送进了深山,送进了深渊,她的命运何其悲苦,族权的淫威何其巨大;而祥林嫂只能被族权任意摆布,她虽拼命反抗,可在强大的族权面前是那么微弱、渺小,无能为力。

祥林嫂“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墨西哥银元)。她要用“大钱十二千”捐一个“门槛”,以门槛代作自己的“替身”,让千人踩万人踏,以此来赎自己“克夫”和“嫁二夫”的罪名。这个钱数告诉我们:一千大钱只换得一元鹰洋,揭露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做工的时间是12000÷500=14个月;主人公用汗水换来的所有工钱都用来捐门槛了,表明她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重视。由此可以看出,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主宰着她,强大的神权也是杀她的凶手,从而突出了封建社会对她的毒害之深。

以上三组钱数的设置,主要是从族权和神权两个方面来表现对祥林嫂的迫害的,揭示了主人公悲剧原因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六、为什么反复强调“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小说在第2段和第18段两次写道:“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旧历年底,“我”从城里回到故乡,目的是参加四叔的年终大典“祝福”活动。可是祝福还没有开始,“我”就多次强调“明天决计要走了”,要回城里去,而且是那么的坚定和迫切,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课堂活动,大家见仁见智,形成如下比较一致的意见:

“我”是一个民主激进主义者,对四叔的守旧、封建、冷漠以及他大骂新党、反对变革的态度,深怀不满和憎恨,因而谈话“总不投机”,社会环境是这样的不和谐、不适应,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呢?正义感使“我”无法在四叔家继续待下去,不如走吧,省得“打搅他”,省得让他也说“我”是一个“谬种”。这是“无聊”的社会环境决定“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对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我”怀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可是又无能为力,“我”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她,也不知道怎样改变她的命运。祝福还没有开始,她就无声无息地“穷死”在雪地里,这种悲惨结局深深地刺痛着“我”,冲击着“我”。这里已经没有“我”可以留念和关注的人和事了,还是早点回城吧。这是“无奈”的冷酷现实决定“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特别是祥林嫂问“我”魂灵的有无,“我”隐隐约约感到,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回答,对她的死可能产生了某种加速作用,于是深感不安。虽然“我”在心里翻来覆去自圆其说之后而觉得“渐渐轻松”,甚至“舒畅起来”,可内心知道,这是私下里的一种自谅、解脱和宽慰。“我”毕竟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和革命者,所以赶快回到城里去是最好的趋向,因为那里有“清炖鱼翅”在等着“我”,这样就可以摆脱当下这种沉闷、悲凉的氛围,这是“负疚”的自责心理决定“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七、为什么多次写到人的年龄?

小说先后写到五个人的年龄,他们分别是:祥林嫂,四十上下(“我”这次回故乡时)、二十六七(她第一次来鲁镇时);祥林嫂的丈夫,比她(祥林嫂)小十岁(即十六七岁);婆婆,三十多岁;小叔子(祥林嫂丈夫的弟弟,也即婆婆的第二个儿子),十多岁;阿毛,新年就两岁了。这些年龄都体现在祥林嫂家人的身上,至于鲁四老爷、四婶、卫老婆子等人的年龄,文中均无交代,这是为什么呢?在同学们通过有关数字计算并讨论之后,明确了如下内容:

一是说明旧社会早婚现象严重。祥林嫂的婆婆才“三十多岁”,可她的大儿子就已经“十六七岁了”,说明她的婆婆十几岁就开始结婚生子;而婆婆的大儿子“十六七岁”,就继承了早婚的传统,又与祥林嫂结婚了;婆婆的第二个儿子也在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之后结婚了,也不过十六七岁吧,如果来年第二个儿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婆婆不到四十岁就可以当奶奶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早婚现象呢?究其原因,自然有它的空气和土壤:从经济关系看,封建社会的农村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中的家庭,既是消费单位,又是生产单位,迫切需要不断补充劳动力;从政治制度看,实行早婚是巩固、发展封建家族的需要;从统治思想看,儒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甚重,成为人们主要的婚姻观和生育观;还有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压迫,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死亡率高,实行早婚可以提高人口生产率。可见,“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封建意识,在人们灵魂深处已经根深蒂固了几千年,本文祥林嫂一家的年龄交代,正形象具体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既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弊病的客观暴露,也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是揭露穷苦人生活命运的悲惨。阿毛不到两岁,就遭遇恶狼之口,他还没有享受到人间许多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祥林嫂四十上下,就惨死在祝福声中;祥林十六七岁,结婚时间不长,就离开了人世;贺老六约至壮年,儿子出世不久,就因为伤寒不幸身亡。除阿毛遭到意外年龄不计外,其他三个人活在世上的平均寿命仅仅三十出头,多么可怜、可叹、可悲啊。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揭露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艰难、寿命的短暂和命运的悲惨。

猜你喜欢

老婆子鲁四阿毛
一起玩·阿毛犯错了
别离
阿毛的故事
阿毛故事
“大吃一井”的阿毛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躲债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
神算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