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不可把高考作文当成了“八股文”

2015-07-20刘大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八股文文采哲理

刘大地

八股文是我国明清时期考试所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之所以备受后世的诟病,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今天,我们的高考作文正有走向当代八股文的危险。

八股文有两大特征,一是形式僵化,二是思维僵化。八股文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许多地方要求严格的对仗,类似于骈文,创作难度较大。今天的高考作文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所谓写作模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都往这个模板里套。至于写作模式,我倒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写作能力都不是很强,教会学生几种套路,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写作进步打下基础。我们在提倡创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八股文之弊,弊在考生的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这就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形式毕竟是外在的一种形式,思维是否活跃才是关键。

看看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优秀者甚少。许多考生为了保险,宁可平庸,也不敢写出心中所想,就更谈不上深刻了。要想写出优秀的高考作文,在立意上一定要深刻。今天的高考作文之所以有些近似八股文,就在于思维的僵化。文章肤浅,点到即止。

《考试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也是比较明确的,主要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作文想得高分,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基础等级”在这里就不再赘叙了。下面主要谈一谈“发展等级”。“发展等级”分为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

把这些评分点仔细理一理,再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情况,尤其是安徽高考的实际,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许多考题审题较难,考生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题旨,写出了许多跑题、偏题的作文,至于“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作文就更少了。求稳便成了考生们的基本原则,毕竟南辕北辙是要白忙一场的。但是凡事皆不可走过了头,我们切不可为了求稳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追求的目标很高,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完成,但到达的高度也许不低,但目标低了,想达到较高的水平则很难。因此我们既要教育学生去写符合题意的文章,更要能在切题的前提下写出符合发展等级要求的文章。

要想使文章深刻,就必须使之富有哲理,充满思辨的光芒。那如何才能使文章写得深刻呢?下面就以高考安徽卷为例简单谈一谈。

一、透过现象见本质,并加以演绎

现实生活是丰富繁杂的,事物的本质常常被掩盖,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发现的。我们要能够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挖掘事物的本质。

如2010年的作文题《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猜你喜欢

八股文文采哲理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猴年贺岁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明清之际顾炎武八股文观新探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八股文进高中教材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