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胡琴族乐器的系统类型与原生型特征

2015-07-18

演艺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琴筒前腔定弦

王 欣

(1.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乐 器

中国胡琴族乐器的系统类型与原生型特征

王 欣1,2

(1.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结合不同种类乐器的简要特征,将中国胡琴族乐器划分为板箱型、颈箱型和颈杆型,并介绍其各自相应的持琴、置放、演奏形态。同时,通过对中国胡琴族乐器的细致梳理,总结并提炼出中国胡琴族乐器的两种类型——膜面振动系统和板面振动系统。

胡琴族;系统特征;原生型特征;膜面振动;板面振动

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对二胡的历史及其演变曾有论述:“到了清代,除了原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弦的四胡,专用于伴奏京剧的京胡。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不少拉弦乐器,如广西壮族的马骨胡等。”[1]这说明中国胡琴族乐器是在其典型形制二胡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壮大的。如果从汉唐宋时期的嵇琴算起,千百年来,为了适应地方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发展的需要,中国胡琴族乐器逐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胡琴族系弓擦乐器。除了典型的二胡形制以外,还有中胡、高胡、板胡、京胡、京二胡、粤胡、秦胡等,以及中国各少数民族音乐的衍生性胡琴类乐器,如马骨胡、牛角胡、葫芦胡等,由此而形成了数以百计的中国弦鸣弓擦乐器大家庭中的“胡琴家族”。

在此,笔者结合历代中国史籍中有关胡琴类属乐器的记载,梳理出中国胡琴族乐器或用于各曲种剧种、或出现在各地域民间音乐中所属的分类,并通过对其形制特征的归纳,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形制类型及胡琴族乐器的原生型特征。

1 胡琴族乐器的原生型特征

乐器的原生型特征即乐器的形制。胡琴族乐器均属于弓擦弦鸣乐器,而弓擦乐器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鬃弓均在弦外擦奏。按照乐器形制的不同,胡琴族乐器可分为板箱型弓擦乐器、颈箱型弓擦乐器、颈杆型弓擦乐器三大类。这三大类型又分别具有各自相应的持琴、置放和演奏形态。

1.1 板箱型弓擦乐器

板箱型弓擦乐器即为共鸣箱面板与张弦平行,共鸣箱面板上或布设徽位、弦柱,或排列弦码,两者契合为某种音位关系;取音方式上弦与面板接触或以弦柱、琴码和签槌为媒介;平卧式即琴体与演奏者通常呈分离状态的乐器类型。

板箱型弓擦乐器有轧筝,流传于东北朝鲜族以及陕西、山西、山东和河南等地。板箱型一般为平卧式擦奏,文枕琴亦可在行进中竖置擦奏。在中国弦鸣弓擦乐器类型中,板箱型弓擦乐器所占比例最少。壮族瓦琴(尼)和福建莆田文枕琴为典型形制。

文枕琴,流传于福建莆田、仙游等地的板箱式弓擦乐器,当地亦称作“床”。文枕琴形似筝而小,张弦9~11根,按五声音阶定弦,弦下置码。以芦苇杆为弓,涂上松香后与弦擦奏,先改用马尾弓擦奏,音色浑厚柔和。演奏时分坐奏、行奏两种。坐奏时将琴身平置,行奏则扛于左肩,左手扶之,右手持弓。文枕琴用于莆田文十音、晋江十番等。

1.2 颈箱型弓擦乐器

颈箱型弓擦乐器结构为琴颈与共鸣箱相连的乐器类型。即琴杆指板或颈箱指板与张弦平行,指板上无固定品柱或布设固定品柱,取音方式上通常弦与指板接触并运弓发声,当琴竖置或横置时琴体与演奏者不分离。

颈箱型弓擦乐器又可分为竖置式与横置式两类。竖置式弓擦乐器如胡西它尔、柯布孜、克雅可等,这些乐器更多地是受到中亚、西亚地区音乐文化的影响,与伊朗卡曼擦系乐器为同类乐器。这类乐器主要流传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在形制结构乃至触弦运弓等方面与欧洲的嘎杜尔卡系乐器为同类乐器,尽管我们很难用文化传播理论来解释其源流关系,但用殊源同流来解释人类对乐器性质的共同创造委实不为过。这类颈箱型弓擦乐器所占中国弦鸣弓擦乐器类型的比例较少,且流行地域也不广。横置式弓擦乐器如侗族牛腿琴、苗族果哈(古瓢)、傈僳族呃吱等。

牛腿琴,侗族颈箱型弓擦乐器,因琴体形似牛腿故名,又称牛巴腿。琴体用杉木凿挖成瓢状,蒙以薄桐木为面板。张2弦,按五度定弦。演奏时将琴尾端抵在左胸,琴弓在弦外擦奏。

果哈,苗族颈箱型弓擦乐器,苗语音或称格哈、嘎嘿,或称作古瓢琴。琴体呈细长葫芦状,用泡桐或杉木凿挖而成,形如瓜瓢,蒙薄桐木或白松木面板。琴的面板有音孔,有的在面板上留些空隙作音孔。有一根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张2弦,以棕丝为弦,为了增加摩擦力加一些松油润弦,按五度定弦,以棕叶竹为琴弓。古瓢琴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乐器,琴声低沉厚重,既可以将琴竖置于腿膝上,也可以横置于胸前擦奏。

呃吱,傈僳族颈箱型弓擦乐器,汉语据其演奏形态亦称作腰胡。呃吱用一块整木凿挖而成,下半部蒙以薄板。张2弦,琴颈左右各置一轴,按四五度定弦。演奏时既可竖置于腿膝上,也可横置于腰际间拉奏。

1.3 颈杆型弓擦乐器

颈杆型弓擦乐器即指琴杆指板或颈箱指板与张弦平行,指板上无固定品柱或布设固定品柱;取音方式上通常弦与指板接触并弹拨发声;怀抱式即琴体与演奏者不分离的乐器类型。颈杆型弓擦乐器是中国弓擦乐器中的主要形制,也是胡琴族乐器的主要类型。颈杆型弓擦乐器又依据琴弓的擦弦方式分为封闭式弦弓擦和开放式弦外弓擦两类,如马头琴、艾捷克一类为弦外弓擦,但此类弦外弓擦的方式可视其为乐器文化中的外来成分,不具备中国胡琴族乐器的原生属性。二胡是当代胡琴族乐器类属中的典型形制,胡琴族的其他类型如京胡、高胡、板胡、秦胡等皆可视为由二胡所衍生出来的胡琴族系成员。

2 胡琴族乐器的系统类型

按照振动系统的不同,中国胡琴族乐器可分为膜面振动系统、板面振动系统两大类。膜面振动系统指共鸣筒蒙以蟒皮和其他动物皮革为振动膜面的一类乐器;板面振动系统指共鸣筒蒙以桐木或其他木质材料为振动膜面的一类乐器。此二类胡琴族乐器的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下面分别介绍以颈杆型弓擦乐器为主要形制的两大类振动系统中的部分乐器。

2.1 膜面振动系统类胡琴族乐器

皮琴,即提琴,腔口有革皮者,故称,清姚燮《今乐考证·乐器》:“壶琴:提琴,俗误皮琴,弹词用之。”

壶琴,泛指以葫芦为共鸣箱体的弦鸣乐器,其一为弹拨乐器,其二为弓擦乐器,包括二胡、提琴、板胡等。清姚燮《今乐考证·乐器》:“壶琴:有四弦、三弦、二弦,提琴俗误皮琴,弹词用之;板琴,乱弹用之。”后专指胡琴。

二弦,形制似二胡,方筒形共鸣箱,与二胡不同之处在于琴筒前后两面均蒙皮。二弦约出现于清代末。《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二弦,等于二胡,惟槽之前后均冒皮,出音较沉,中音部乐器。” 南音中的二弦承袭古代奚琴形制,琴轴反置。

拉之,形制似小三弦,竹制扁鼓形共鸣腔上蒙以蟒皮。《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拉之:二弦,檀柄,竹鼓,冒蟒皮。柄长二尺四寸三分。鼓径三寸八分,鼓高二寸六分,弦长二尺三寸一分五厘。以马鬃弓轧之。”

二胡,又称胡琴、南胡。是由嵇琴(奚琴)后来衍化出众多的分支形态,二胡为其中主要的一支。因设2轴、张弦2根,故名。明清以来从宫廷到民间广为流传,并发展成为不同的形制。琴杆、琴筒为木制,琴筒分为圆形、六角形、八角形、扁圆形等。琴筒前腔口蒙以蛇皮或蟒皮,后腔口或敞开或饰镂花音窗。琴杆上部缚系千斤,以竹弓马尾穿夹于两弦之间擦奏发声,通常以五度定弦。弓法有顿、颤、提、连、碎等,指法有揉、打、滑、泛、拨等。《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二胡:普通丝竹所用。长一尺四寸,蛇皮为面。红木槽,弓较软,中音部之乐器也。”二胡在河北梆子、评剧伴奏乐队中别称翁子。

表1 当代胡琴族乐器按振动系统分类情况

高胡,又名粤胡、南胡。形制同二胡,由于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故名。高胡的音色明亮、柔美,是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

中胡,形制同二胡,于20世纪40年代在二胡基础上创制而成,琴杆略长,琴筒略大,音色浑厚丰满,多用于乐队伴奏和合奏。

大筒,琴杆、琴筒均用粗大毛竹制成,琴筒蒙蛇皮。张2弦,五度定弦,以竹弓擦弦。大筒是湖南花鼓戏、长沙丝弦、祁阳小调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独奏。

革胡,琴杆设指板,设4轴,张4弦,按五度定弦。琴筒为圆筒形,前腔口蒙以马皮、羊皮或蟒皮。琴弓及其持弓和运弓方式均借鉴西洋大提琴,为弦外擦奏。革胡于20世纪50年代创制而成,为民族乐队中的低音部乐器。

六胡,柄干扁平,共鸣腔用葫芦匏蒙以蟒皮,6轴张6弦,分为三组,皆同度定弦。鬃弓分夹于三股弦之间擦奏。《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六胡:檀柄,匏鼓,鼓冒皮蟒皮,柄长二尺四寸九分。以马鬃弓轧之。柱上有斜形孔,亦可以穿弦,使用时可单可复。”

四胡,因张4弦故名,亦称作四股子,蒙古族称其为胡尔、朝勒或四弦。其中1、3弦为同度音,2、4弦为同度音,两组弦以四或五度定弦,鬃弓分作两股夹入其间,同时拉奏2组弦。琴筒为木制,有圆筒形、六角形、八角形之分,一端蒙以羊皮或蟒皮。分大小两种:在北方蒙、汉等民族中小四胡多用于独奏和民间器乐合奏,大四胡多用于说唱音乐伴奏。《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四胡亦普通丝竹。出于番部,一名番胡。长与二胡等,四弦双音,伴奏之乐器。音量较大,巧妙远不如二胡。”在清代编撰的《皇朝礼器图式》中,四胡误称为提琴。

京胡,京剧的主奏弦鸣乐器,故名。竹制,琴杆常为5节,内壁竹节打通,穿入琴筒一段纵向两面对称凿开约寸余狭缝,谓之风口,可起共鸣作用。琴筒呈圆形,一端蒙蛇皮,张2弦,以五度定弦。《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京胡;伴唱京戏之器,弦紧音急。其佳者音色甚优,价值亦昂。竹筒为槽,虺皮为面,皮鳞愈大愈佳。”

京二胡,形制似二胡而略小,琴杆、琴筒皆为木制,琴筒有六角形或八角形,腔口一端蒙以蛇皮,张2弦,五度定弦。

大提琴,形制类似二胡,但略大,不设千斤,设一活动山口的挺弦,本为清末的改革乐器。《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大提琴:长三尺,槽大六寸,八角形。柄上有挺弦,可升可降。弓用马尾,百二十茎。音量乃胡琴之中最大者,多低音。”

独弦,形制似二胡,但略大,张1根弦,增设指板,借鉴西洋大提琴之演奏姿势,出现于清代末年。《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独弦:独弦琴:大于二胡,长二尺八寸,中低二部乐器。蛇皮为面,上有倚弦,有音板。拉时按弦着板,出音响亮。”

倍四提琴,以大椰壳为琴筒,共鸣腔口蒙蟒皮,张2弦,琴杆后又增设一弧形柄杆,清末创制,实为仿效西洋低音弓弦乐器,用于乐队合奏。《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倍四提琴为低音部乐器,倍四者即四倍黄钟之意也。长三尺二寸。二弦。槽用大椰子壳,冒以虺皮。音宏而静。此器为近时新发明,合奏时所不可少之器也。”

潮胡,为流传于广东潮州、福建西南部地区的胡琴。客家语又称作吊归、吊柜、吊龟子、上手胡琴、头弦、汉调头弦等。琴杆、琴筒用木制或牛角制,前腔口蒙以蟒皮,张2弦,用马尾弓拉奏。在汉调音丝竹乐“和弦索”中居于领奏地位。《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潮胡:潮州乐器。挖乌木为槽,坚木为柄,蟒皮为面,槽面甚小,柄甚长,约二尺四寸,而千斤甚下。发音噍急,高音部乐器。”

铁琴,又称太琴、特琴。铁琴为藏族弓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似。传统铁琴琴筒采用木、竹甚至象牙制作,前腔口蒙羊皮。现多采用竹制,蒙蟒皮。多用于藏族歌舞的伴奏。在藏语中“铁”是缓慢柔和之意。张2弦,按五度定弦。

越调四弦,因弦槽下撑弦的部位形似象鼻,故又名象鼻四弦。张4弦,其中1、3弦为同度音,2、4弦为同度音,两组弦以五度定弦,鬃弓分作两股夹入其间,同时拉奏2组弦。音色明亮华丽,是河南地方戏曲越调的主要伴奏乐器。

坠胡,又称二弦、曲胡。木制,琴杆扁平兼作指板,琴筒呈八角形,前腔口蒙蛇皮。张2弦,以四度定弦。坠胡是山东吕剧、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

雷琴,又称大雷。琴杆扁平兼作指板,琴筒铜制呈扁圆形,前腔口蒙蟒皮。张2弦,按五度定弦。可以模拟人声、戏曲唱腔、鸟兽鸣叫及各种乐器的音响效果。

朗多依,黎族弓擦乐器。琴杆、琴筒、弓杆均采用竹制,前腔口蒙蛇皮或笋壳,后腔敞口。张2弦,按五度定弦。琴弦或弓毛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称作“鸡螺丝”的棕色细藤制成。音量小而发音粗糙。

彝族三胡(勒胡、里胡),形制类似二胡,圆筒形共鸣箱体,或木制或竹制,前端蒙蟒皮、羊皮或青蛙皮,后端敞口,竹制琴杆,上下依次置3个弦轴,琴弓弧度较大,鬃毛分为两股,分别夹在第1、2与第2、3弦之间擦奏。

马骨胡,壮族弓擦乐器,壮语称冉督、冉列。琴筒用马或骡的腿骨制成,呈椭圆形,前腔口蒙蛇皮、鱼皮或蛙皮,后腔敞口。琴杆较短,为竹或木制,顶端雕马头为饰。张2弦,按五度定弦。主要用于壮剧伴奏和八音乐队合奏。

牛角胡,藏族弓擦乐器,藏语称扎尼,又称马尾胡。琴筒用牛角制成,前腔口蒙羊皮。张2弦,按五度定弦。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擦乐器,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琴杆多用木制,顶端雕刻龙头为饰琴。筒由粗毛竹或木楸制成,前腔口蒙羊皮或蟒皮。张2弦,按五度定弦。纳西胡琴音色柔和浑厚,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伴奏。

布依族四胡,亦为苗族所用,称作四弦胡。四胡的共鸣腔体为圆筒形,竹制或用一段桐木挖空而成,前腔口蒙蟒皮或羊皮,腔内设一弹簧状钢丝,可产生颤音和延长余音。张4弦,琴弓鬃毛分为两股夹在1、3弦与2、4弦之间,按五度定弦。

次喔,哈尼族弓擦乐器,汉语或称牛角胡,因共鸣腔体采用黄牛角而得名。前腔口蒙蛇皮或青蛙皮,牛角尖开有2个出音孔。张2弦,按四五度定弦。

2.2 板面振动系统类胡琴族乐器

提琴,椰壳琴筒,桐木面板,张2弦,不设千斤。明清多用于弦索乐、昆曲等文人音乐当中。清毛奇龄《西河词话》卷二:“若提琴则起于明神庙间。有云间冯行人,使周王府,赐以乐器,其一,即是物也。但当时携归,不知所用。其制用花梨为杆,饰以象齿而龙其首,有两弦从龙口中出。腹缀以蛇皮如三弦,然而较小。其外侧别有鬃弦绊曲木,有似张弓。众昧其名,太仓乐师杨仲修能识古乐器,一见曰:此提琴也。然按之少音。于是易木以竹,易蛇皮以匏,而音生焉。时昆山魏良辅善为新声,赏之甚,遂携之入洞庭,奏一月不辍,而提琴以传。然究不知何代乐器。仲修虽识古,亦不能按所始也。考唐宋旧乐器,甚夥,然移时即没,此亦不过唐宋间所造,而独得盛行,亦属异事。先教谕曰:当时传其事者多万历间。”魏良辅用其伴奏昆山腔。明清以来,提琴主要用于为昆曲伴唱,也用于丝竹乐合奏。清代李渔《闲情偶寄》:“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此后提琴衍生出多种形制,饰以板面的有梆胡、潮胡等。

板胡,竹制琴筒,切削成六角形,一端腔口覆盖薄木板,流行于广东地区。《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板胡,削为竹槽六角形,木柄。发音清宛,活音之曲用之,亦粤乐器。”

梆胡,亦称为秦胡、胡呼、大弦等。以椰壳制琴筒,一端腔口覆盖薄桐木板,由提琴衍变而成,并用于伴奏梆子戏得名。《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梆胡,小椰为槽,桐板为面,发音比京胡尤急,伴唱梆子调所用。”

板提,以粗毛竹制琴筒,一端腔口覆盖薄桐木板,张2弦。多用于南方戏曲,如婺剧和民间器乐。《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板提,竹筒为槽,桐板为面,发音噍杀,与京胡相等惟价值稍低。”

广胡,以粗毛竹制琴筒,一端腔口覆盖薄桐木板,柄杆粗而短,张2弦,用硬竹弓演奏。《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广胡以大毛竹为槽,桐板为面,硬弓,发音焦急,粤乐所重高音部乐器也。长不满一尺,弓大于身三分之一。”广胡是早期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常与提琴、三弦、月琴、横箫组合在一起演奏,广胡为五架头之首(中国音乐词典称其为二弦)。

盖板子,琴杆为木制,琴筒或木或竹制,呈八角形,前腔口覆盖薄桐木板。张2弦,内弦用牛筋,外弦用钢丝弦,演奏时左手套金属环按弦,发音尖细高亢。盖板子是川剧弹戏的伴奏乐器。

笋壳胡,彝族弓擦乐器。琴筒为竹制,前腔口以薄笋壳为覆盖。张2弦,按五度定弦。多用于彝族的八音乐队。

土胡,壮族弓擦乐器,又称厚胡。琴筒较大,前腔口蒙薄桐木面板。张2弦,按五度定弦。在壮剧乐队中与发音较高的主奏马骨胡配合使用。

呼胡,又称胡芦子。形制与板胡相近但稍大。张2弦,按五度定弦。是晋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壳子弦,形制似板胡,琴筒用小椰壳制成,前腔口蒙薄桐木板,琴杆上粗下细。张2弦,按五度定弦。壳子弦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

坠琴,又称坠子。木制,形制似小三弦,琴杆扁平兼作指板,琴筒呈扁鼓形,以薄桐木板蒙面。张2弦,以四度定弦。坠琴是河南坠子的主要伴奏乐器。

葫芦胡,壮族弓擦乐器。壮语称冉卜,因共鸣筒采用天然生长的大小两节葫芦壳制作故名。将粗节一端的葫芦去底,在切口处蒙以老笋壳或桐木薄板而成,葫芦细节末端雕刻梅花瓣形音孔。张2弦,按五度定弦。葫芦胡音色浑厚,常用于器乐合奏或为壮剧、布依戏伴奏。

西玎,傣族弓擦乐器,共鸣腔体有木、竹、椰壳、葫芦、陶多种材质,前腔口蒙竹笋壳或薄竹板。张2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

多洛,傣族弓擦乐器,或称玎多洛。共鸣腔体为竹或椰壳制作,前腔口多蒙竹笋壳或薄木板。张2弦,按四、五度定弦。

玎嘎那,傣族独弦弓擦乐器。共鸣腔体为竹制圆筒,前腔口蒙竹笋壳,故又称作笋壳琴。

奚琴,朝鲜族弓擦乐器。琴筒采用木或竹制,中腰微丰呈桶形。前腔口蒙桐木薄板。琴杆为木制,琴头无任何装饰略弯曲,两弦轴置于琴杆上部右侧、奚琴弦轴的插入方向恰与胡琴类乐器相反。轴顶旋成空竹形,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设千斤,按五度定弦。

3 结语

至此,我们可概括归纳出中国胡琴族乐器的基本范畴和典型特征,即弦鸣颈杆型弓擦乐器是胡琴族乐器的基本形制结构,其夹弦运弓的擦奏形态表明中国胡琴族原生型特征的根本属性。从世界范围内所作的考察来看,迄今为止唯有中国胡琴族乐器才具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原生型特征。

[1]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987.

王欣,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201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编辑 薛云霞)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al Type Features of Chinese Huqin Family Instrument

WANG Xin1,2
(1. Nanjing Arts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China; 2.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Beijing 100073, China)

Combined with brief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struments, Chinese huqin family instrum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ir respective shape of holding, placing, and playing the instruments. Meanwhile, through meticulous combing for the Chinese Huqin family instruments, the writer summarizes and extracts two types of Chinese Huqin instrument of family - membrane surface vibration system and plate surface vibration system.

huqin famil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riginal type features; membrane surface vibration; plate surface vibration

10.3969/j.issn.1674-8239.2015.04.010

猜你喜欢

琴筒前腔定弦
拉二胡的人
古筝曲《婵歌》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分析
猪采血技术与体会
拉二胡的人
戏曲曲牌校注分段问题考释与辨讹*
蒙古乐器四胡传统制作工艺调查研究
——以科左中旗为例(二)
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胡琴家族」成员多
浅谈初学者二胡音准的训练方法
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