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创新探析

2015-07-18布赫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党课内容大学生

布赫

呼伦贝尔学院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创新探析

布赫

呼伦贝尔学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之时,我国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的党课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要“以人为本”,不断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要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课教育进行必要改革,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创新

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党员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是否充满信心,这不仅仅决定了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系到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因此,本文作为呼伦贝尔学院高教研究室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课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努力改革陈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高校党课教育的实效性。

一、创新党课教育的意义

1、党课教育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党课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加是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党课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与国家建立的艰苦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方向。党课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建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己所学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党课教育创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中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要求做了详细要求,他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1]这就给我们在新形势下进行的党课教育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新要求。新世纪新时期,我们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会有种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就要对以往不合时宜的东西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党课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使其适应新时期的形势发展。这也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3、党课教育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精髓的具体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一切重大方针、政策的根本,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基础。就高校党课这方面来说,怎样才能将党课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怎样使党课变得生动有趣?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党课内容?这些都是党课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党课工作者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原则,不断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课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这样才会使党课教育不落伍,不停滞。因此,党课教育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精髓的体现。[2]

二、新时期高校党课教育创新的理念分析

1、“民主”理念

对于当今整个社会而言,民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民主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民主也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是党的建设的主要准则。发扬党内民主是我们党进行建设的主要方向。理所当然,高线的党课创新也必须要遵循“民主”的思想理念。在高校的党课教育过程中,教育人员与大学生都是平等的,大学生一般主体意识比较强,思想也比较成熟,思想素质都比较高。[3]因此,在高校的党校教育中,不可以继续以往过去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要将大学生放在与教育者同等的地位,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关心大学生,要爱护大学生,才能受到大学生的爱戴,从而为党课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2、“以人为本”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因此,要在唯物史观中始终坚持人本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也要坚持人是事业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全体人民,造福于全体人民。所以,高校党课教育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党课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人不是物,要在教育过程中更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高校党课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本质,积极满足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把这个当作高校党课创新的关键。与此同时,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实现大学生的价值,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与时俱进”理念

我们党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与时俱进要求人们要富有创造性,努力改革以往的因循守旧思想,不断改革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不断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陈旧思想的藩篱,开拓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新天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十几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做的十分好。高校的党课教育也要坚持“与时俱进”理念,不断根据新时期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4]使党课更加有趣,更容易被接受,从而增强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党课教育现状

1、教学形式过于严肃刻板

高校党课教育的目的在于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心,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追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坚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成功。当前的高校党课在教授党课内容过程中,往往是将大学生当做灌输对象,不能把正确的理论传达给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来说,往往上党课仅仅是入党的必经之路,是一项政治性任务,一般来说并不是自己的主动行为。[5]与此同时,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也都是老老实实按照高校给的教学任务来进行讲授,并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照本宣科地讲授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造成教授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往往也是过于死板、严肃刻板,教学质量一点都不好。

2、教学方法过于生硬僵化

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是采取大课的方式以大将作的方式进行的,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大学生在台下被动听。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教授,而大学生通常在讲台下昏昏入睡。这样极其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怎么可以适应新时期的形势发展需求呢?在陈旧的教学方式下,根本不可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跟不要去说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了。因此,往往造成授课者与听课者脱节,党课很难被学生接受。

3、教学内容过于千篇一律

我国高校的党课授课内容往往都是集中在党的性质、党的作风、党的制度、党的章程、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任务以及教导大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些在书本上和网络上随时都可以查阅,也通常被大学生很早就熟知,因此,当前高校的党课教育授课内容很僵化、很陈旧,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6]只有高校党课教师将这些理论部分都融合到时事当中,与时俱进,才能增加党课的教学实效性。

四、新时期改革创新高校党课教育的主要途径分析

1、深化党课教育理念

要深化高校党课教育理念,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强化政治意识。在高校的党课教育中,要使其区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入党积极分子来说,更要接受时事很强的政治意识教育,在当下就是要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更加注重党性的教育与政治意识的教育。教育工作者也要站在的历史的高度来分析和认识问题,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有鲜明的政治观点,敢于于各种西方错误思潮相斗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其次,还要有针对性。高校党课教育不仅仅要向入党积极分子宣讲党的基本理论,还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7]再次,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高校党课教育过程中,除了理论创新以外,还要加强实践创新。要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教育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促使当代“90后”大学生进一步看到当代中国的伟大成果和自身的不足,以便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

2、创新党课教育内容

首先,高校党课教育要突出政治性。当前高校党课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90后”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其次,党课教育内容要突出时代性。高校的党课教育内容仅仅跟随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要充分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不断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不断给党课内容注入新鲜活力,使党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再次,党课教育要突出针对性。高校的党课必须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必须用具有说服力的教育内容来进行授课。[8]此外,教育内容要紧贴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更好地反映当代中国发展形势。除此之外,党课教育内容要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进行调整,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吸引力,教师授课时要重视和追求内容的真实性,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3、改革党课教育形式

首先,党课教育形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尝试新的授课方式。比如说要不断尝试将微型党课引入高校党课教育中,改变传统的讲座式授课方式,变大为小,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不断增加高校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党课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生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认知社会,感悟社会,才能更加真实地接受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综上,高校要通过对党课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克服陈旧教育模式的影响,更好的实现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从而直观地充实了理论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党课教育。

[1]赵红.高校党校党课内容改革创新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 2010(03).

[2]胡移山,孙旭东,黄月,郭占东.辽宁省青年大学生党课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08).

[3]姜冬乐.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相结合的路径探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1).

[4]汪风易.融美育于大学生党课教育之中[J].前沿,2013(04).

[5]田国胜,王永萍,姜勇.大学生入党自我教育机制课程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6]黄宗平.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党课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7]吴江萍.高校学生党课教学方法新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8]卢斌.大学生党课网络化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呼伦贝尔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探究党课教育新模式》

布赫(1981-),男,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本科,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课内容大学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主要内容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