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运城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之我见

2015-07-18杜晓燕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运城市运城高技能

杜晓燕

山西省河津市人社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

加强运城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之我见

杜晓燕

山西省河津市人社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

本文阐述了高技能人才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了运城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运城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加强;高技能人才;措施

一、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

高技能人才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和优秀代表,长期以来,广大高技能人才积极投身运城经济建设,坚持奋战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推进运城市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而且能直接造福于人民,甚至在急难险竣之时避免灾难发生。如水利系统的水土保持治理工,借助新技术新设备,在较短时段以快捷的手段控制了水土流失,使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再造,秀美山川得以重现,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又如水文勘测工,对汛期洪水暴发及时准确地测报,为防洪赢得了十分宝贵的时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维护了社会安定。又比如以半军事化管理的消防战斗员为例,当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矿难、泥石流等发生的时候,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奔赴在抗震抢险第一线,凭借其娴熟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争分夺秒地挽救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二、运城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运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南风、制版、关铝、丰喜、亚宝、振兴等一批跨省、跨国、跨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9家,5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30强,9家企业跨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全市工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三强”。近年来运城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激励保障政策不完善、上升空间有限等,导致人们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目前运城市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能人才总量的18%,技工紧缺现象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社会上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技能”观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调查显示,全市获得国家技术工人等级证书的62345人中,初级工33988人,占54.5%;中级工17198人,占27.6%;高级工7517人,占12.1%;技师3236人,占5.2%;高级技师406人,仅占0.6%,企业员工中技能人才比例极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根据运城产业发展需求预测,按照GDP年均增长7.5%计算,未来6年(2015-2020年)全市将新增技能人才11.27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4.26万人。到2020年末,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5.1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8.6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能人才总量的24.5%。

面对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新机遇,随着山西大运牌重型卡车的正式投产,围绕五大产业群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山西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运城市人才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把运城建设成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以及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就必须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培育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三、加强运城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运城市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抓,突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坚持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开放式培训,以办学、培训、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目的,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带动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环境,促进全市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社会和谐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智力支持,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运城市要申报2个国家级、2个省级、建成7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申报并建成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20年末,全市培训基地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将达到20000人(高技能人才8000人)。

(二)提升技工院校培训能力

根据国家、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际,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发符合运城产业发展的一体化特色品牌课程,重点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技工院校教育培训能力。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现开设煤矿开采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印刷技术、通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市场开发与营销、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37个专业,涵盖运城市所有支柱产业。学院提出和践行“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差异发展为径”的办学理念,“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成为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赛务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等重点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省级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对接产业三个产业:运输装备制造、煤电铝材一体化和煤焦化,对应园区是运城经济开发区和空港经济开发区,服务企业是山西大运汽车、山西中鑫洋麻、山西恒誉镁业、运城宇龙风机等10家规模以上集群企业以及诺维兰汽贸、运城制版集团、华润雪花啤酒、空港华雄纺织、阳煤丰喜肥业等非集群企业。

(三)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培养技术工人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工作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用大人才的思路来看待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举办技能培训班,大力推进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技术工人素质提升工程,缺什么补什么,把新技术、新工艺等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传授给技术工人。这样,可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大批的技术工人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运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每年都要大规模培训各类高技能人才,聘请运城市委党校教授,为学员讲授文秘、公文写作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各类高技能人才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知识、业务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严明的考试纪律,严格的考核程序是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标化准化置考场,抽调责任心强、素质高的老师监考,为广大技能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考试氛围。

(四)举办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

以全市技工院校、各大企业培训实训基地为依托,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着力健全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和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组织全市技师和高级技师参加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努力在全国、全省争一流、创品牌。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选拔出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尖子,带动周围的技术工人进一步学习业务、学技能、勤奋工作。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或在全国、全省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授予相应技术状元或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破格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对符合劳动模范基本条件的技术能手,优先推荐参加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申报省政府特殊津贴。逐步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互通机制,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可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的待遇水平,享受相应待遇。

(五)建设高技能人才交易市场引进人才

加快建设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技能人才交流平台(高技能人才交易市场),实现与全国主要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院校的联系对接,为高新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绝招绝技展示以及创新创业等活动创造条件。积极从全国范围、甚至海外引进适合运城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工作,促进人才发展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为运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大力促进高技能人才短期出国务工,学习国外的新兴技术、现金管理和发展理念,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杜晓燕(1981-),女,山西河津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运城市运城高技能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