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简述

2015-07-18邵良柱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二十世纪音乐创作作曲家

邵良柱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简述

邵良柱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钢琴事业蓬勃发展,期间创作的作品在数量、技法、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史、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钢琴作品创作史上都绽放出绚丽的火花。本文仅对80年代中国钢琴的创作观念、美学特征、风格特征三方面作简要的综述性研究。

80年代;钢琴作品创作;简述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以独奏曲为主,整体凸显出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的特征,这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紧密相连。

本文在阅读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仅对80年代中国钢琴创作观念﹑美学特征﹑风格特征作简要的综述性研究。

一、创作观念的探索

众多的研究资料肯定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多元化的特征。技法的创新﹑音响与风格的新颖独特,直接突破了常规钢琴语汇,表现为传统音阶﹑和弦等的或演变或改变。取代这些语汇的是按照新技法所构成的,如五声性音级集合﹑泛调性与五声音阶的结合等诸多技法。

(一)作曲家概述

这一时期大约有130余位作曲家,包含当时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中青年作曲家成为钢琴独奏曲创作的重要人员,他们创作的作品已超过这一时期钢琴作品总数的一半以上。

80年代作曲家相关情况一览表①:

作曲家 人数与 教育情况  创作情况年龄段 比例青(18—约54人, 音乐学院教育 约50首,40岁)42%(以专业音乐学院为多) 占23%中(41—约64人, 部分音乐世家, 约148首,65岁)49%大部分中途出国留学 占67%老(65约12人, 部分音乐世家, 约22首,10%岁以后)9%部分中途出国留学

(二)创作观念轨迹

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915至1949年的启蒙期﹑1949至1979年的兴盛期﹑1979年至今的活跃期。

新中国成立前,尽管当时如冼星海﹑谭小麟等作曲家在国外也接触到了一些西方现代音乐观念与技法,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西方现代音乐观念与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及生存很难得到保障。而传统技法突出的歌唱性旋律﹑明确的调性和声﹑清晰的织体类型等特点更适合当时作品风格的需要,因此当时的音乐创作以欧洲古典﹑浪漫主义时期传统技法为主。

建国后三十年,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音乐创作在各方面都有了提升与飞跃。但当时的音乐创作观念与政治斗争以及教育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外加西方国家“封锁”政策和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苏联的影响,西方现代音乐观念受到排斥和批判,突出的表现在题材﹑风格﹑形式的单一性。

改革开放打破了封闭的状态,音乐创作到了一个良好的时期。西方现代的音乐创作观念﹑技法不断涌入国内,迅速消除了中国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隔阂,作曲家们能够自由﹑深入地了解并运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术,尤其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他们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音乐元素创作出了“多元化”的作品。

二、美学特征的寻觅

代百生博士将中国钢琴音乐的美学表达总结为:“情景交融﹑虚实相间﹑含蓄中和﹑气韵生动”②。这是对中国钢琴音乐内容和演奏两个方面整体的总结。笔者反复聆听有限的音响资源﹑查阅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概括为:技的突破﹑美的新颖﹑和的自然﹑拓的远大。

“技的突破”,是创作技法突破以往“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带来对传统钢琴演奏技法的突破;“美的新颖”,在注重民族特色﹑民族神韵的基础上或借鉴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或独创新的作曲体系,使80年代创作出的作品音响较以往所有的作品都新颖独特;“和的自然”,作品融合新颖的技法带来独特的音响,从而使每首作品都完美唯一,更显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勤劳智慧﹑开拓进取的中国人民;“拓的远大”,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对中国钢琴音乐乃至世界钢琴音乐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钢琴音乐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钢琴音乐中的一支。

三、风格特征的归纳

80年代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对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研究的深入,人们的思维观念与审美趋向有了较大的改变,音乐创作被要求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成为80年代钢琴音乐创作技术上的显著特征,以往相对单一的创作观念被打破,创作观念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在卞萌博士对这一时期风格概括划分的基础上③,笔者在此作简要归纳:

(一)突出民族特色的作品。以优秀的民族器乐曲﹑声乐曲的旋律为基础而改编的钢琴曲,追求突出的民族化音响。

(二)突出民族色彩的作品。即把民族音调与色彩和声巧妙结合,追求突出的民族化音响而创造的作品。

(三)突出民族神韵的作品。为了追求宽泛的民族神韵﹑新颖的音响,主要运用十二音体系等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此类作品中作曲家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的突出表现有:1.丁善德把调式音阶与无调性相结合创作的系列作品;2.“五声性十二音序列”技法,此类技法很多作曲家都有成功的探索;3.中国音调的十二音技法;4.中国少数民族地方元素的十二音技法;5.十二音场集合技法。

(四)独创的实验性作品。此类作品此前不多见,如蒋祖馨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用纵横对称结构写的自由无调性作品等。

四、结语

钢琴作品的创作是音乐创作的基础,直接反映出了音乐创作的特点。我国80年代多数作曲家,尤其是青年作曲家,

以钢琴创作为他们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技法的创作理念实践平台,使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的势头,凸显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以及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此表中的数据由于种种资料的限制,不能精确统计,仅作一定的参考。

②参见: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页。

③参见: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122页。

[1]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

[2]汪毓和.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2000)[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3]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4]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5]郑远.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张玮.1979至1989年中国钢琴独奏曲创作初步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1.

[7]邵良柱.全音阶的材料——兼论全音阶在调性音乐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1(2).

J647.41

A

1007-0125(2015)08-0073-02

邵良柱(1982-),男,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硕士。

河南省教育厅“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研究”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QN—395。

猜你喜欢

二十世纪音乐创作作曲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小小作曲家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作曲家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