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5-07-17张函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观念更新内容创新开放式

张函

摘 要: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由“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不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突破性进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的自主性。

关键词:开放式;观念更新;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83-02

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是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的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从课标和叶老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由“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突破性进展。由于“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有着鲜明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基于当前课改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提出如下一些浅薄的看法,旨在于与广大教师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立足学生,构建新颖轻松口语交际模式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一种中介,是包括教学思想、方法结构、整体设计在内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思路。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口语交际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伙伴式”口语训练模式

我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伙伴式”学习小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语言实践的真实场景和互动对象, 如“周日家乡一处游”“我邀伙伴来做客”“调查访问传信息”“大棚地里话新鲜”......利用每天的“谈天说地十分钟”一周一次的口语训练课,采取“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模拟交际场景训练。另外,口语教学不应止步于课堂,应延伸至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我经常性会布置一些要求各组学生去亲戚家串门等等类型的作业,然后回到课堂与各组同学一起分享。

2、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具体表现在教师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主动参与并体现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

3、拟访谈式口语训练模式

拟访谈是模仿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的一种训练方法。这种训练可以在师生间开展,可以在生生间进行;可以一问一答,可以几人问一人答;可以访谈一个话题,可以分几个小组访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话题。这种形式多样,自主性较强的模拟访谈训练使学生不仅喜爱交际,而且能学会一些交际的技巧。

二、致力创新,要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要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是关键。应力求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教学形式、全新的评价体系来优化低年级口语教学,使学生从小就爱上口语交际课,培养乐于与人交流的意识,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1、观念的创新

许多老师总将口语交际与说话教学等同起来,忽略了口语交际的交际性,而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口头作文课。口语交际课中的核心部分是交流,只有让学生有一个自立的、自由的、多边的交流过程,学生才能既注重自己说,又能注意听者的回应并及时作出信息处理,因此,语言交际能力是听话说话的发展,这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接物、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

2、内容的创新

我常常听到有些学生在下课说一些昨天晚上观看的动画片,而且说得津津有味,有时连上课铃响了也不知道。这件事使我想到:既然学生对此兴趣浓厚,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呢?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每天在中午定时播放一段简短浅显又生动的动画片或故事片,看完以后,便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说故事,谈谈感想,有时甚至续编故事,自演故事。事实证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由于说话的内容形象有趣,学生容易做到想说、乐说、创造性地说。在这种快乐地交流中既激发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自信和愿望,又训练了语言的流畅性、连贯性、准确性;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各种有益的教育,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要求。

3、评价的创新

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发现,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交际动力。在教学中,我总是用心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说话过程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由此变得更爱上口语交际课了。

针对新的课型和问题所在,对于教师们本身,我觉得不仅要加强对课标的理论学习,更好把握课标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还要具备以下几个角色的素养。

1、乐于赏识的“好母亲”

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乐于赏识的好母亲素质”。首先要像妈妈一样“目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把学生放在心上。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对于老师来说,缺少的只是发现孩子可爱的心灵。

2、善于倾听的“好牧师”

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集体就是他的“准社会”。他在其中生活、学习、发展自我,同时也受集体的约束,必须遵守其“游戏规则”,承担责任。我觉得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个教师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所在。

3、敏于调控的“好主持”

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最大的不同就是口语交际是多向互动的。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题,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你来我往,言语交锋,也就是进行应对。因此,我觉得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习“主持人”的行为。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让孩子们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兴趣、带来自信、带来成功。

参考文献:

[1] 王庚龙.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学周刊. 2013(34)

[2] 邱丽勤.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J]. 教育科研论坛. 2008(09)

猜你喜欢

观念更新内容创新开放式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观念更新也是技术活儿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