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趣味数学课堂 实现高效数学教学

2015-07-17方龚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效趣味性小学数学

方龚

摘 要: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的共同最求;快乐学习,使学生寓学于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63-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趣味教學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高昂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构建有趣味的数学课堂。

一、运用数学语言增强学习趣味性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的语言教学是打开学生数学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将学生带进瑰丽知识殿堂的领路人,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和基本方式,对于开启学生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满足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应采用严谨、规范的数学用语,教师还要做到语言丰富、表达灵活、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充满灵动、幽默气息的数学。多采用鼓励、表扬、赞许、肯定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不断探索、进取。比如多说“你说得不错”、“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想”“你真聪明”等等诸如此类尊重、富有期盼性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轻薄的言语。同时,教师在数学中应注意不可一味强调幽默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脱离的数学教学的本质,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富有激励性、竞争性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满足学生爱玩的心理,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持久、稳定,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拼组。这样的活动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先构图再操作,俨然就是一个个小设计师,有的学生还把图画在纸上,然后照着图有模有样地进行操作;有的学生还动手将图形进行粘连,制作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学生所拼组出来的图形也是各种各样的,这其中处处显露着学生的创新。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对各种图形的形状与特征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操作活动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是促进学生认知内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儿歌编曲开展趣味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编一些朗朗上口、切合学生实际的儿歌,教学生唱,让学生在唱儿歌中学会知识,加深记忆。一是用儿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儿歌具有优美的旋律、轻松的节奏,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与畏惧心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二是用儿歌突出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的突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教学生唱儿歌,可以加深学生记忆,有利于学生理解。如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利用如下儿歌让学生加深记忆:“乘法算式要记牢,相同加数写在前,乘号随着加数走,最后写的是个数,几乘以几是读法,表示几个几相加。”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对乘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如10以内数的组成,我创编了这样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一双手十个朋友,一九一九好伙伴,二八二八手牵手,三七三七不分离,四六四六玩游戏,五五拼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全记牢。”实践证明:创编儿歌,可以激起学生唱的激情,让学生在唱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这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所喜爱的说唱中,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趣味性

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得与兴趣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钥匙,增添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而这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就是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趣味教学,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赋予了数学以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轻松、愉悦,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章利利.浅议小学趣味数学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04)

[2] 韩 静.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3(98)

猜你喜欢

高效趣味性小学数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