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5-07-17黄日俭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渗透数学

黄日俭

摘 要: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承担着增强法制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数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08-01

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环境、文化因素、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师因素,但主要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学生就会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而且也有一种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可见,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内容要丰富,教学方法要新颖

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内容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反映,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新的教学内容不难寻求,因为教材中几乎每课都有新的内容,然而新的教学方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和尝试。在外语课堂上分角色朗读和自编对话并分角色表演都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學过程中尤其是教新知识前提出一定有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能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旧的知识去解决,这时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此时进入新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方法。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言语提问。即在教学中由老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保持着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进行学习。2、组织活动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题,比如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自己练习,分角色读课文或编对话,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因此,在活动中常常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以下几方面:1、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对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事业是很重要的,从而逐渐明确学习的深远含义,并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交际活动,使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具体应用,不断探讨和设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去掌握新知识的渴求和热情。

3、提高成功几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能产生满足感,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继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而失败的体验,常会出现不愉快的心情,并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为每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可以帮助儿童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解学习结果积极性高,并且进步较快,这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一方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强化,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和决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

五、充分的鼓励和表扬

学生需要有安全感,他们害怕在回答问题时出错被其他人笑话,但是要学会一门不同于母语的语言是不可能不出错的,而且需要学生们鼓起很大的勇气去冒险。因此,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如果教师能经常鼓励学生和肯定学生,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

在一个班上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比如,对一些基础较好,头脑反映较快,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要设立更新的目标,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不妨为他们定一个实际可行、只要略加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并对他们达到目标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他们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可以把握成功。

七、恰当运用竞争和合作

在课堂中竞争体制确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作用,它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并且,在竞争中学生们会看到山外有山,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

合作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合作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约翰逊(Johnson D·W)指出,合作方式的学习使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帮助,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过去成绩不好、在竞争环境下很难取得成功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使他们感到小组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渗透数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