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耕,一场唤醒土地的仪式

2015-07-16马宝学

散文百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犁地老家泥土

●马宝学

在老家,耕地有一个顺口响亮的名字——犁地。犁地是个家常俗语,耕地倒显得文绉绉的。农事讲求的是四时节令不误农时,犁地也一样。犁地最好的时候是三伏天,专业术语叫伏耕。家乡人不知道这个文词,只知道赶伏天把地犁个通透舒展。

十年前,家里地多,父亲忙不过来,所以,我便成了父亲犁地的帮手。早上早早起来,父亲熬一罐茶、吃些蒸馍便动身上路。

伏天山里雾气大,早上天都是雾蒙蒙的,但是不必担心天阴下雨。老家“早上雾一雾,晌午晒死兔”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天气。等不到九十点,云开雾散,火辣辣的太阳就会把天地间变成一个大蒸笼。上山的路走起来吃力,犁扛在肩上磕得肩膀和肋骨生疼,没有点耐心是不行的。我常常得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累出一身汗,走得气喘吁吁,才能来到自家地里。

边上犁好后就该我掌犁了。早上天气凉,牛力气大、跑得快,我跟在后面有时追不上。父亲就会拔掉犁上的楔子让它翻得深一些。我学着父亲的样子“上犁沟”“下犁沟”地吆喝着。我觉得那些祖祖辈辈一贯以来的吆喝声不仅仅是用来说给牛听的,它更像是人们唱给黄土地的赞歌。从古到今,绵延不绝,这声音只有熟悉土地密码的人才懂。犁地的那一刻,我感觉我就是接近土地密码的人。脚下的泥土在锃亮的犁铧背上翻了个身,散发出清新的泥土的气息。麦茬、杂草栽进泥土,来了个脚朝天,藏在土中的蚂蚁、蟋蟀、蚯蚓等挣扎着四处逃命。土地在这次伏耕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我一步一个脚印、不紧不慢地赶牛扶犁,瞅准回犁的地方,生怕出现什么纰漏。在这场唤醒土地的仪式中,我不能随便搅扰仪式的神圣。

虽然村里人不看好父亲种庄稼,但是在我看来,犁地还是父亲在行。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逐渐发威,知了一声连不上一声地叫唤,牛累了,速度也就慢下来了。天气最热的时候,父亲是不要我掌犁的。父亲的理由是:没经大场面,不经太阳晒。太阳最大限度地把热量倾泻在大地上,核桃树、洋槐树、白杨树叶子都蔫耷耷的,山坡上野草少了许多生机、没了精神。热浪一阵阵袭来,牛张大嘴出气,口鼻满是白沫,肚子起伏明显。父亲挽起裤管,头戴草帽,扬起手中的皮鞭,然后,轻轻落下,并不打在牛的身上。他不紧不慢地走着,紧要处不让牛多走一步。汗水顺着他消瘦的脸颊滚落而下,在落满尘土的脸上留下道道印痕。有的汗珠滑过脸颊顺着脖子滴落到衣领上,有的不偏不倚直接滚进眼里、嘴里。我尝过那味道,也体会过那感觉。咸涩的味,磨得几乎睁不开眼。父亲汗流浃背,衬衣全湿,裤腿上满是汗渍,但是他好像全不在乎。我躲在阴凉处,看着这一切,心里不是滋味。我想去替换他,可父亲总是不肯。那一刻,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深刻读懂了什么叫做坚韧、什么叫做父亲。

父亲也选时间休息。至于啥时候休息、休息多长时间,全由他凭经验掌握。他把牛停下,端起一旁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用衣服擦把脸,顺势坐下,嘴里喘着粗气,我知道父亲已经累极了。这时,如果我强烈要求,父亲也是允许我换班的。等再次掌犁,我才能切身体会那番苦。浑身燥热,汗水肆意,腿如灌铅,我每走一步都要狠下决心。父亲走得那样从容,我不知道是哪来的力量。如今想来,那力量肯定是来自对家庭、对子女的爱,还有就是对土地的虔诚吧!

不久,父亲就会重新踏上犁沟。结束的步骤也是必须由父亲来完成的。父亲轻声吆喝,挥动鞭子,迅速将犁靠向田埂。随着最后一犁泥土被铁铧翻起,一次犁地便宣告结束,一场唤醒土地的仪式也就画上了句号。

看着被犁得通透舒展的土地,父亲长出一口气。他手握草帽为自己扇风,享受着酷热中的少许清凉。父亲满脸的汗水,太阳下闪闪发亮的古铜色的肌肤,蓬乱的头发,满身的泥土,挽起的裤管,踩得裂开口子装满泥土的胶鞋,凑在一起,我感觉,父亲的形象无比高大,他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父亲。

刚犁好的土地最耐看。在太阳的炙烤下,杂草立即枯萎,昆虫连忙遁迹,地里清一色的黄,让人看着心里格外舒坦。伏天的太阳毒辣,经过日复一日的暴晒,阳光融进土里,逐渐变得绵软,重新展现出了希望与活力,土地在这场仪式中被彻底唤醒了。希望就在下一个节点——秋种,父亲和所有的乡亲们一样,都会迅速把希望寄托在来年。

老家那些被伏耕的土地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它们层层叠叠、依次爬满山坡,泥土的黄、青草的绿对比明显。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画。我也常常想起和父亲伏天犁地的日子。我多么想再掌一次犁,吆喝几声“上犁沟”“下犁沟”,让泥土清新的气息把我包围,然后,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然而,一切都回不去了。如今,老家的那些坡地大多已被荒弃,只留下些路道好的机器耕种,父亲也已耳背眼花。那些年和父亲一块犁地的情景已不可能再现。

伏耕,这场唤醒土地的仪式,在延续了几千年之后,终于,又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上演。在我心里,我还是怀念过去,怀念那段日子,怀念那些亲手将土地唤醒的幸福时刻。

猜你喜欢

犁地老家泥土
最美是老家
芒种
泥土
乡下老家
乡下老家
翻开一块泥土
泥土中的功臣
老家
犁地作业质量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
新疆兵团八十三团推广棉田深翻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