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塞尔钟表展:盛会上的新动向

2015-07-16

时间线 2015年3期
关键词:机械表珠宝展巴塞尔

一年一度的巴塞尔钟表展,便因为独特的城市风格而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从瑞士日内瓦向东北方向驱车约50公里,穿越汝拉山脉,便可到达与德国相邻的巴塞尔。这条风景绝美的路线不仅涵盖了瑞士大部分高级钟表品牌的诞生地、生产地,还有众多的精品店、博物馆和钟表学校。大名鼎鼎的日内瓦钟表展和同样星光熠熠的巴塞尔钟表展,如同珍珠项链上的两端,将瑞士钟表制造的秘密和独一无二的钟表艺术串在了一起。

与日内瓦的高度国际化和商业化相比,身为瑞士第三大城市的巴塞尔显得低调而优雅。一年一度的巴塞尔钟表展,便因为独特的城市风格而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全球奢侈品市场风向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钟表珠宝展之一,巴塞尔钟表展可以追溯到最初举办于1917年的Schweizer Mustermesse Basel(MUBA)“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发展到今天,巴塞尔珠宝展已成为了全球珠宝钟表业的顶级时尚盛事,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将来自钟表制造、珠宝、钻石等行业集中到一起的盛会。

我们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巴塞尔钟表展的发展史上的十大节点,就能明白为什么它也被视作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风向标:

1917年,第一次“Schweizer Mustermesse Basel(MUBA)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包含了钟表和珠宝这一特殊领域;

1931年,第一次在“MUBA”有自己的钟表珠宝展廊;

1973年,第一届“EUSM欧洲钟表珠宝博览会”;

1986年,新的起点:出现了欧洲以外的参展商;

1999年,新1号大厅落成,面积为2x18000 平米,新设计的大厅内可以搭建三层展台;

2000年,BASEL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以比1999年增加6%的更多专业参观者数字证明了它的国际重要性。两个新的构想:“BASEL Award (巴塞尔奖)”和“BASEL Forum(巴塞尔论坛)”。

2003年,新的社团身份:Baselworld,The Watch and Jewellery Show(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这奠定了它作为世界奢侈品产业顶级盛会的领导地位;

2004年,一个新展厅建筑群被改建为“世界展厅(Hall of Universe)”,国家展台被重新纳入到展览中,Basel World(巴塞尔世界)展览面达到160000平米;

2007年,参观者第一次超过100000名:来自100个国家的101700专业买家和参观者给参展方带来了突出的销售额,这使得Basel World 2007 在展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013年,由巴塞尔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引人注目的现代化的巴塞尔展览中心开始启用,总展览面积为14.1万平方米。

今年,在这场星光璀璨的盛会上,来自全球最顶尖水准的1500个品牌将各自对于钟表的理念,传达给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多达15万名参会者。据官方公布数字显示,今年巴塞尔表展的参会人数比2014年增长了7.5%,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据主办方的介绍,仅中国大陆地区,就有近3000名专业买家光临巴塞尔,足见中国珠宝和钟表行业对于巴塞尔展会关注程度。

与往年相比,今年钟表展上的参展品牌对于消费的针对性显然更加有心得,曾经一味追逐“大表”的势头逐渐远去,品牌之间不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的设计或功能,而是着重演绎品牌文化,制作更能彰显品牌特质与工艺传承的产品。

对于众多中国参会者来说,除了在此感知行业的脉搏、发掘新颖的设计,订购来年新品亦是必修功课。

瑞士名片

作为瑞士最具标志性的名片,钟表业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中叶。起初,钟表生产和创新主要集中在日内瓦,但是很快制表工业扩展到汝拉山谷,特别是纽沙泰尔州。

早期的钟表严格意义上远没有实现计时的功能,首先由于其精度低,其次每天上弦的要求也将一大部分不够勤快的使用者排斥在外,彼时手表的存在更多是王公贵族显示奢侈身份的标志。

深厚的钟表文化底蕴及精湛的制表技术,让瑞士在自钟表业问世后的300多年里始终保持着领先的竞争力,然而瑞士钟表业走到今天,也经历了一路的磕绊。

瑞士钟表业的第一次危机来自于其美国同行。进入19世纪后,随着世界钟表制造业采用精密机械进行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以Waltham钟表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制表业先于瑞士引进最先进的精密机械进行生产,逐渐开始压制瑞士钟表业的风头。

正当业内人士预测钟表业版图将发生转移时,瑞士表业及时调整了设计思路,凭借其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更富于经验的设计师及掌握高难度技巧的熟练工人等优势,最终击败了来自美国的挑战。时间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款式新颖价格低廉的电子手表和石英表的问世,让早已对每天必须上弦的机械手表厌烦的人仿佛找到了新的曙光,瑞士钟表业又一次受到严峻挑战。数据显示,瑞士机械表的出口量从1973年的四千万支滑落到1983年的三百万支——当时也正逢美国经济的第二次大衰退,人们没心思再去买昂贵的机械表——瑞士钟表商也从1970年的1600家变为1980年的600家。这场变革被称为“石英革命”,而瑞士人称它为“石英危机”。

针对这一变革,众多瑞士机械表厂商纷纷转型生产电子表和石英表。瑞士微电子集团的表芯部门开发出一款只有2毫米厚的表样原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薄的石英表,最后生产出的表型更是减去了51个零件,表芯藏置于一个防水的胶壳内。这款新式手表被参与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称为“斯沃琪”。斯沃琪表一经推出,便风靡全世界,成为老少皆宜的产品,直到今天仍然如此。为纪念瑞士钟表史上的这一创举,1998年瑞士微电子集团改名为“斯沃琪集团”。

然而,由于制作技术简单和大幅增加的产量,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表和石英表市场价格开始进入下滑阶段,伴随新富阶层的日渐扩大,机械表尤其是具有自动功能的高档机械表重新受到青睐,其属性也逐渐从生活必需品演变为代表身份和品味的奢侈品。这一次,筹码重新又回到了瑞士手中。

21世纪来临,正当全球机械表收藏者为了王国的胜出而庆幸时,以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的推出重新开启了一场关于信仰存亡的辩论。有观点认为随着网络大规模入侵现代生活,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主流,传统腕表业被科技摧毁是早晚的事,“当机械表逐渐成为一种无实际作用的配饰,手腕空间或许该让位给生活必需品。”

上述言论听起来似乎像那么回事,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今天的瑞士钟表业,在数十年前经历电子表和石英表的冲击之后,已经逐渐拥有了新的属性——收藏品而非生活必需品。

瑞士钟表业的存在,更多是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传承感及认同感。这种传承感和认同感诞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贵族,这样的出身也决定了瑞士钟表业相对封闭的“圈层属性”。在数十年前电子表出现时,机械表就已成为了手工业制造的代表和符号。新世界的理念和产品可以进入贵族圈层的生活,但却改变不了他们对瑞士钟表业的认同感。

当然,如果库克先生有办法让英国女王和全体皇室成员脱下他们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全部换成Apple Watch的话,还是有可能让瑞士制表师门蹲在墙角诅咒美国人的。

猜你喜欢

机械表珠宝展巴塞尔
2023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
石英表(外一首)
万众瞩目 载誉前行——2019深圳国际珠宝展专题报道(四)
连续5天 抢占焦点 鑫六福珠宝2019深圳国际珠宝展首秀完美收官
盛峰黄金 闪耀2019深圳国际珠宝展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鑫囍缘/鑫囍缘珠宝四大艺术系列亮相深圳珠宝展,匠启东方文脉
三万有找 物超所值机械表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什么是机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