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专业“教、学、做”

2015-07-15刘宏丽张颖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做

刘宏丽+张颖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突出能力和实践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空间。针对我院数控专业,建立“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平台,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利用信息化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控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化过程,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平台;数控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56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119-02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高度融合,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案例)或模拟的场景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以学生获得综合能力为核心,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职业素养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有相应的教学资源相支撑,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更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我院自2004年开办数控专业以来,为贯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办学定位,就如何提高本院数控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探索。数控专业“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旨在建立完整的数控专业“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为同行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平台;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毕业学生、企业技术工人等提供自主学习平台;有利于促进本校甚至不同院校专业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丰富教师及学生的知识,分享实践的经验,共同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专业老师的理论知识的再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再丰富;并且能够促进实践课程的“企业化”,让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走进学校课堂,促进校企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现将具体建设内容及成果总结如下: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我们依据对企业、兄弟院校、人才市场和毕业生调研的数据结果,针对数控技术专业所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确立了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各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要素,从而分析获得这些岗位能力和素质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课程,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数控专业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设计中,以实际生产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一条明线,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为暗线,从而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依据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数控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可编程控制器、数控机床维修、机械CAD/CAM等专业核心课程高度整合,根据现有的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虚拟实训平台、合作企业的工作环境,以及教师(含企业兼职教师)等软硬件条件,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工作项目,每一项目再划分为多个典型任务,在课程的任务中逐渐插入课程中的主要知识技能点,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安排教学任务,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目标,把理论知识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适当增设综合性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习”即“学徒”,力争实现校企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其他前后续课程要紧密围绕岗位能力要求,与其形成有机整体。

二、培养、培训教师,构建“教、学、做”一体双师型教师团队

由于一体化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灵活结合的双师能力。教师要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能够将行业内新的知识及时融入教学之中,将行业新的发展理念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必须建立一支以“双师型”为主体,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精干稳定的教师队伍。数控专业教师不仅应具备教授理论知识的能力,还需能够担任数控技术技能鉴定的考评员工作,并能承担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

三、建设“教、学、做”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

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数据库与网络技术,对教学的软硬件资源全面进行信息化集成,建设包括课程资源、题库资源、参考资料资源、仿真项目模块在内的,适合于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的动态资源平台,实现数控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化;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交流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完善已建立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以课程为中心,涉及到平台首页、教学资源、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课外交流、课外作业、课外训练、在线考试、成绩管理、试卷管理与平台管理等多方面,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学生、教师教辅人员提供高效便捷、先进实用的网络教与学的手段。

(二)开发更多的精品课程,丰富精品课程资源:在原有的省、院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再逐渐将数控专业的其它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

(三)开发“微课”资源。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凸显情境和易于分享的特点,适合于时代,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将微课应用于高职教学,更符合现今高职院校的学情,满足了学生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快餐式知识学习的需求,是“教、学、做”一体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干。endprint

(四)开发虚拟实训平台,将来自企业的成功项目引进实训室,搭建校内实训平台,通过真实工程项目的开发,使学生熟悉项目开发流程,从而积累真实的项目开发经验,逐步向企业用人规格接轨。在原有的硬件实训平台不够的情况下,广泛应用软件资源平台,仿真真实情境,或在软件平台仿真之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硬件实训平台的使用效率。

四、编写课程“教、学、做”一体校企合作教材及教学课件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学生所用的教材、参考资料要体现实践操作过程及技巧,又要能够深入浅出的说明了其中所蕴涵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满足有深入学习要求的学习的知识储备。是实践性与理论性的深度结合,所以教材要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合作共同编写。

五、建立以目标考核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的过程化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的学生最终成绩应由各项目技能训练的考核成绩和发展性考核综合评定。以过程考核为主,定期对学生的课业学习状况进行考核,适时反馈、沟通,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创设成果展示、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学习品质的评价,使考核更具科学性和综合性。

六、突破与总结

在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突破一些现存的难点:

第一,打破原有的理论、实践教学分开的模式,教师观念难以适应。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更新老教师的教学理念。

第二,培养、引进真正的能够胜任“教、学、做”一体的教师。传统的教学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指导教师各持一行,现在要求一位教师能够独立指导一门课程,我们的教师虽然都具有双师资质,但实践性操作还有待于加强,与工厂从事技术工作的师傅还相距甚远,能够胜任“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教师缺少。我们正在解决这种矛盾,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含实训教师)到企业培训;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或直接参与教学;每学期有一位教师下厂实习锻炼等解决理实合一的问题。同时还将企业中的技术骨干聘请到学校进行教学和课程建设,协助学校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力求突破实训条件不足的瓶颈。由于受环境设备,如多轴加工课程,做的环节没有设备,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多轴加工中心机床进行程序校验与加工。

数控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正是基于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在原有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建设+课程学习+终身学习+教学研究”四位一体的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带动数控及相近专业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凸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特色。

参考文献:

[1]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2]方林.国内外教学模式政府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软件导刊[J].教育技术,2010(12).

[3]刘龙江,程晓宇,修学强.高职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做
基于职业竞赛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浅谈综合实践中的“教、学、做”
高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电子书包对“教、学、做”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