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2015-07-14王雪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科技陈列博物馆

王雪银

摘要:传统的博物馆一般均比较正规,没有创新,不吸引群众。图书均是规规矩矩的陈列在书架上,毫无生气,毫无趣味性。博物馆陈列过于保守,怎样才能使得博物馆这样一个书呆子看起来能够“生龙活虎”呢?博物馆应用现代高科技展示其中作品内容,进而使得博物馆不枯燥具有趣味性,使其更好地展现出博物馆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高科技

一、博物馆展览的重要性

回顾八十年代英国就用先进的科技来展览博物馆的藏品,丛书。英国所展出的方式是使用投影仪来观摩博物馆所包含的所有图书、艺术、雕塑等艺术品。这样既方便了游客欣赏,也方便博物馆管理员的监督管理,两全其美。这次展览开起了博物馆展览的新颖以及高端品质。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博物馆的展览也随之发展起来,为了提供广大群众的兴趣。对博物馆的设计有了一定的改善。由于文化的不断创新,科技信息不断传播,博物馆作为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应该加强馆内的内容的多样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也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性以及学习方式。博物馆作为一个以陈列展览为传播手段的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活用科技、网络载体等一系列服务来开展展览,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所需。博物馆展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多样性

(一)博物馆展览的高科技性

任何高新技术都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成果体现。博物馆应当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主动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在陈列展览布设上除了要制定较为详细的规划方案外,还应当在灯光照明、温度调控、背景音乐等展示必备环节方面引入先进设计理念,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展览须要传递的信息及内涵。一方面,要做好高新科技设备在展厅中的“隐身”设计,使之与整个大环境互为一体、整体协调,尽可能地对参观者的注意力减少干扰因素,实现科技与博物馆的完美融合、最佳匹配。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传媒、光电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以时尚感的形式呈现眼前,以期实现给观众带来思考、快乐的同时,能留下一定启发意义的教育目的。

当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在展示方面,大多采用了油画、国画、沙盘、触摸屏和电子书等多种手段,强化了对主题内容的集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揭示了陈列的深刻内涵,使展览的表现力、冲击力得以有效增强,吸引了很多观众参与进来。但是,作为历史记忆的展现地,博物馆的各种模拟场景应当要有真实的史实做后盾,不能随意捏造,更不能瞎编乱造,否则就会误导观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任何一种高新技术的现代应用,都离不开实体文物和相关资料的支撑,否则就会成为无魂之躯、空中之阁,没有生命力。陈列展览的主角是文物展品,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抑或可以称之为一种工具。利用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更高效,在陈列展览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加直观地凸显文物展品的主题、内涵。此外,高新技术的应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人体器官或感官的感受,而是一种思想、思维,甚至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其中有很多陈列的文物展品,自己想表达的是一种思想,需要观众细细品味。

(二)高科技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助力器

现实中,各级博物馆在陈列展览方面仍然存在着“千篇一律”的问题:展览风格相近、设计理念相近等。受地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不同的约束,各地的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和风格也应当有所不同。因此,在布展前,必须要搞好设计,因地制宜,使每一个展览都能很好地表达其主题和内容。好的陈列展览,位于北京市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比较有特色,通过画中的“虚”与现场的“实”的有机结合,使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其实,对于观众来讲,到博物馆参观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文物的背景和相关的文化信息。传统的陈列展览,由于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一些想表达的主题难以充分表达,从而影响了展览效果。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将高新科技产品引入博物馆陈列展览之中,使之成为提升展览主题展现的助力器,成为各级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于是,在全国各地便兴起了一股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热潮,而且涌现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博物馆。这其中,有的博物馆负责人片面地认为,高科技运用越多,手段越先进,展览效果越好,成绩越明显。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博物馆界出现了一种“不健康”的竞赛,争相在运用科技产品上下功夫、想办法。如有的博物馆过度运用声、光、电灯现代技术,使文物失去了本来的光泽、面貌;有的博物馆在展示手段中过于现代化,全是动画、视频,没有人员的详细讲解,无形中让博物馆与观众拉开了距离。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很多博物馆人的反思,他们认为博物馆的现代化并不是纯粹的科技手段的应用,应当是用现代的思维来开展服务,当然运用科技手段这项创新也必不可少。不少业界人士,更是认为将服务、科技两者融合才是博物馆创新发展的王道。

三、结论

综上,陈列技术的创新,其实并不单是指高新科技产品在陈列中的运用,而是通过各种手段更加科学、直观、艺术地展示文物展品的主题、内涵。正如有些专家所言:“然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举世追捧高科技的语境下,博物馆界也悄然掀起刻意追求陈列高科技化的浪潮,不仅将技术等同于高科技,而且使技术与艺术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甚而使高科技手段趋于本体化,以致完全脱离思想和艺术本体之旨归而反客为主。”灵活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产品,只能理解为是一种展示手段的创新,不能定义为思维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也不能误把科技手段当成艺术形式,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使展览的思想内涵、文化品格及艺术品味大幅下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要注重陈列展览艺术与技术的协调和统一。一方面,要注重运用文化理念为整个展览陈列把脉,让技术为艺术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展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展现形式及需要利用的科技手段。

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博物馆展陈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博物馆着眼观众观看需求做出的一种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现象和行为。但是,这样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度,不能本末倒置,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艺术、艺术之间的关系,尊重两者在博物馆展览陈列中的作用发挥和地位,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好观众的参观需求,让现代科技真正成为博物馆拓展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2]苏东海.博物馆,博物馆学:警惕技术主义[J].中国博物馆,2008,(03).

[2]陈建明.虚拟的场景真实的遗产——博物馆功能再审视[J].中国博物馆, 2008,(03).

[3]严建强.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J].中国博物馆, 2008,(02).

[4]夏军.辽阳博物馆内容与形式分析[J].社会科, 2008,(02).

[5]杨溯.试论博物馆文物陈列[J].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6]崔波.博物馆管理理念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8(01).

[7]李燕妮.博物馆旅游的符号意义[J].学报,2007,(04).

编辑∕岳  凤

猜你喜欢

高科技陈列博物馆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