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5-07-14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530022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声乐幼儿教师考核

韦 蕊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30022)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师成了“香饽饽”,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幼儿园教师职前培训的主力军。如何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形势的新需要,培养专业素质优良、专业基本功过硬的合格幼儿教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学习并掌握音乐学科的相关技能技巧,这是我们音乐类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

伴随着扩大招生,学前教育专业人群不断壮大。归纳起来,高专学前教育的专业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音乐基础差

笔者对入学新生做了是否“有某项音乐技能基础”等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没有接受过任何一项音乐技能的训练。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城、农村或边远山区的高中毕业生,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没有经过全国艺术统考的面试选拔,而是通过高考直接升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的音乐基础较差,比如,学生基本上不识谱,不懂得节拍和节奏,唱歌跑调,音准节奏感觉较差;声音自然条件良莠不齐,有的音域范围宽、真声多,有的音域范围窄、声音没有色彩;学生在钢琴和声乐等相关的音乐技能方面,没有任何基础,所有技能都要从零学起。

(二)动手能力强

高专学生高考录取分数比较低,相对于本科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相对本科学生较弱,在学习中主要表现出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教师采用理论讲解方式来授课的课程,学生最多听课时间只能持续10-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学生即使仍在用心听,实际的学习效率已经大大降低,注意力和理解力已经有所下降。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提问学生的时候,学生常常是不知所云,答非所问。相反,这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特别是需要全身心共同参与的、需要手脚并用的课程,如舞蹈、声乐、钢琴,学生能投以更大的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当中。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实践练习,也能用心准备并完成。

(三)职业认同感强

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出于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这些学生性格天真活泼,个个都充满朝气,他们把未来能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因此对幼教专业的相关课程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基于幼儿园教师岗位能力要求的音乐类课程目标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岗位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标。

最近,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分析以上有关文字,不难发现各类文件都有些宽泛,就是并未对幼儿教师在艺体技能水平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而强调的是幼儿教师要运用艺术技能来引导幼儿发展的能力,侧重于运用。由此可见,懂得如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艺术技能来辅助促进幼儿的发展,完善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好的习惯、开发幼儿各方面的潜能,这才是幼儿园教师岗位需要的能力。

基于幼儿园教师岗位能力的要求,改革目标是让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具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熟悉乐理和视唱练耳基本技能,对音乐的音高和节奏能敏锐地感知,并能从理性上准确地把握;掌握一定的歌唱发声基本理论和技能,能运用悦耳动听的歌声演唱儿歌,进行音乐表演活动;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能运用钢琴演奏儿童喜闻乐见的乐曲,并能自弹自唱和为幼儿的演唱即性编配伴奏;了解音乐的特性,懂得欣赏和诠释音乐的语言,并根据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情感创设动作、创编情节,富有感染力地进行演唱表演活动和组织音乐活动。

三、“为学习而设计教”的音乐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设置特点

目前我校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设三个学年:在校学习两年,在幼儿园实习工作一年。二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免费男生的学习时间更短,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琴法》《声乐》,属于专业技能课程。音乐类技能课的课程设置,存在课时少,时间短,受众多的教学特点。

1.课时少。《声乐》每周只有一节课,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琴法》到了最后一学期每周也只有一节课。而《乐理与视唱练耳》这门在音乐专业院校需要分成两门课程,每门都要用一年时间才能掌握的课程,课时更是少之又少。所有的内容要在一年内上完,而周课时只有一节。

2.时间短。对于《琴法》和《声乐》这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需要时间来磨练的技能类的课程,一两年无疑是非常短的。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让学生娴熟地掌握艺术技能,并能根据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3.受众多。由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扩大,目前《琴法》《声乐》这些技能课,采用的是一对二十的大课授课方式。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如此之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特殊的教学情况。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的设置特点,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二)“为学习而设计教”的教学方法改革

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为技能与教育方法兼备的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有效且高效地帮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

“世界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伯特·加涅,提出了‘为学习而设计教’的理论与主张。他认为教师的教是存在于学习者外部的一种刺激情境,是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教师有效的教学要紧密对应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即: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教学目的告诉学生,使学生确立一种期待;指引学生注意;刺激学生回忆有关当前学习的前提条件;指导学生对所获教学信息进行编码;增强学习的保持;促使学习迁移;引出动作,提供反馈。”结合加涅的有效教学理论,我们在教学中也尝试进行“为学习而设计教”的音乐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1.学习的期待突出职业性。音乐类的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属于专业技能课,要想在一年半的学习时间中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并未对未来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学习规划,学习上存在着盲目性。那么教师就要紧扣幼儿教师的职业内容设计学习的任务,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期待。比如在组织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时候,熟练掌握钢琴伴奏技巧的教师比不会弹琴的教师更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师教孩子唱歌,乐感和发声技巧好的音乐教师能对幼儿有正面的影响,而荒腔走板的教师则会损坏幼儿的音准乐感。在音乐类课程授课之初,教师就以这样的方式,将音乐技能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向学生阐明,把学习的期待转化为对熟练掌握各种职业技能的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信息的编码注重综合性。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的培养目标是: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具备“弹、唱、舞”的专业技能,并能灵活应对工作岗位的各种需求,那么教师在音乐类课程的教学上,就不能只局限于对单一技能的教学,还必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声乐》课歌曲《数鸭子》的学习为例,为使学生对所获得的教学信息转变为储藏在长期记忆中的形式,我们要求学生以完整的歌舞形式来学习和记忆这首歌。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综合考虑了《乐理与视唱练耳》和《琴法》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将教学任务明确为: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创编舞蹈,把这首儿歌用边歌边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前奏和间奏的旋律要用唱名来背唱;每个组选一位同学担任钢琴伴奏,为本组的表演进行音乐伴奏;组员们为自己小组的舞蹈表演做头饰和表演道具。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示范和启发教学的方式,在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运用生动的舞蹈形式来表演歌曲,比单纯的学习发声技能更能准确地把握儿歌的风格和演唱方法。而这种将“弹、唱、跳、演”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也使学生对各种艺术技能的运用能力在课堂的实训中得到了全面提高。

3.学习的迁移强调灵活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角色是教育者、启发引导者、管理者,他必须有思考如何运用教育技巧进行教育的能力。针对教育对象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音乐技能,还要鼓励他们在各种新情境中灵活地进行学习的迁移,不断地运用各种技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运用《声乐》课所学的发声技巧解决《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中高音唱不准的问题,运用《琴法》中所学的钢琴伴奏编配的方法,来为《声乐》课所学的儿童歌曲编配伴奏,进行自弹自唱。同时,在《声乐》课中所学过的某一首儿歌的歌舞,要能够举一反三的为同类型的歌曲编排歌舞动作。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小白船》这两首歌曲中,都出现了小船在水面上飘荡的情节,这就可以用相同的身段动作来表演歌曲内容。

四、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音乐艺术实践

要实现音乐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依靠每周一次声乐课、一次钢琴课,每次课短短40分钟或80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的时间只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而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后大量的练习。为了让学生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艺术实践,我们开展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比赛和演出,如儿童歌曲弹唱比赛、钢琴比赛、儿童舞蹈大赛等等学生技能比赛,比赛的形式丰富多样。如在儿童歌曲弹唱比赛中,参赛者可以是自弹自唱,可以一人弹两人唱,可以小组唱,或者带情节表演的边跳边唱。学生们通过各种比赛,磨练了胆识,积累了舞台经验,强化了所学到的各项技能技巧,使自己的艺术技能在舞台的实践中获得了飞跃。

五、基于技能生成的音乐类课程考核

从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类课程存在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对象多等特点,教学效果和质量令人担忧。所以,音乐类的每门课程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对于学生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起到了严格的监管作用。由于音乐类的课程大多属于专业技能课,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课后练习,最有效的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学完一个内容就考核一个内容,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平时课堂上的考核,使学生重视课后的技能练习,时刻保持紧迫感和学习主动性,教师也能及时地将学习效果反馈给学生。

教师的严格要求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教师严格公平的考核,就是检验学生技能的重要标准,学生往往参照教师的标准来对自己提出要求。所以如果学生在交技能作业时,教师只是给分数,而不提出教学要求,让学生轻松过关,那么这个分数是无意义的。考核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教师为学生提供反馈,让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明确努力的方向,更进一步提高。

因此,有效的教学要依靠有效的考核。而有效的考核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要求明确。不管是哪一门音乐技能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于技能方面的要求,要明确告知学生考核的标准。教师要提前预知学生在回课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简明扼要叮嘱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不能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后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保证学习质量。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例如练习儿歌《小星星》的伴奏音型分解和弦,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时,要明确指出歌曲的弹奏速度,弹奏的力度要求,左右手正确指法,还要对弹出的音响效果要做出规定,避免做无用功。

2.重考制约。对于在考核中完成作业的质量不好,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不予过关。如《琴法》课的考核,教师在检查学生的钢琴练习曲作业时,如果学生在弹奏中出现了很多指法和节奏的错误,弹奏也总是断断续续,非常不完整,那么教师就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要求他课后继续练习,改正错误。直到达到要求,符合标准才予过关。又如《声乐》课的考核,对于普通话发音有误以及音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也都不能给予合格,必须要求其重新努力练习,纠正错误再重新考核。

3.分数标准。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考试的结果所给出的分数,应该制定严格和明确的标准。达到了某个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拉不开距离的分数,或者不够公平的评分,都会打击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一些在学习上容易产生怠惰情绪的学生滋生蒙混过关的心理。

[1]肖传堃.加涅的教学理论[J].天津教育,1988(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

[3]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

[4]李岚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方法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03.

[5]陈萱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设置初探[J].艺术教育,2010.

猜你喜欢

声乐幼儿教师考核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