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课程改革下中学音乐的课堂教学

2015-07-14张迪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学改革音乐

张迪

内蒙古宁城县第四中学

探讨课程改革下中学音乐的课堂教学

张迪

内蒙古宁城县第四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学音乐课堂也迎来全新的发展方向,中学音乐对于缓解学生压力、丰富教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中学音乐进行改革,刻不容缓。然而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增加兴趣爱好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对课程改革下,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希望以此能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一些意见。

课程改革;中学;音乐

音乐课程是听觉上的享受,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上,能够促使学生从情感角度出发,感受音乐的魅力,欣赏和吟唱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中学音乐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音乐课程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音乐课堂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很多中学音乐课堂上,依旧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的讲解,学生被动的进行全盘吸收,这种模式,把教师当做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其实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要群体,而这种做法却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并且课堂内容死板毫无生趣[1],缺乏互动环节,造成学生的积极性缺失。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欠缺。很多中学音乐老师的责任意识淡薄,组织能力不足,课上死气沉沉缺少乐趣,音乐课程本身就是辅助缓解学生压力的一门课,若加之上述的问题,课堂对学生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由于学校对音乐的重视度普遍偏低,导致在选拔音乐教师时标准不够严格,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方法单一、人格魅力不足,学生无法享受音乐的乐趣。

二、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学的实施

(一)互换课堂角色

音乐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不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还要通过音乐这个媒介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讲授知识时,不要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要将它放在广阔的音乐界,讲述更加丰富多样的课外知识,增加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仔细聆听和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自觉体会其中的内涵,老师避免太多的干预介绍,培养学生的敏感度,便于学生对音乐的创新和领悟。

(二)丰富课堂形式

避免出现“老师弹奏、学生合唱”的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处理,各小组进行歌唱比赛,轮番进行歌唱表演,最后老师予以公平的判定,因为学生都具有好胜心,通过比赛能鼓励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另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技术形式,播放视频图像,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切,在视觉和听觉双重作用下感染学生,例如在学习京剧的篇章,学生大都存在排斥心理,这时利用投影仪设备播放画面,再配合音乐效果,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2]。同时注重课外音乐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淡化演唱技术,重点突出活动达到的效果,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并放松学习压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掌握他们喜好的歌曲类型,在课前或者课间可适当播放一些流行歌曲,活跃整体的氛围,教师在课下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听取学生的心声,采纳积极的措施,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利用专门的时间,举行歌咏比赛,在无形中熏陶学生的艺术气息,增强整体的素养水平,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充分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四)实现各学科的互动

综合教育、全面发展是现在中学教育的重要理念,它有利于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把音乐和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3],不但能使音乐朝着多元方向发展,而且利于增加学生兴趣。第一,音乐和美术、舞蹈、戏曲等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它们具有的视觉性和文字性恰好能弥补音乐的不足,而音乐的概括性和想象性又能丰富它们的形式,对促进艺术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音乐的创作和文化、历史、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和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能再现历史,例如《七子之歌》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

(五)肢体、课堂语言的表现形式

运用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和音乐相结合,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把口语和肢体语言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吸引学生眼球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发挥音乐语言的作用,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音乐的内在情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用悬念的语言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4],在潜移默化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可通过互换课堂角色、丰富课堂形式、加强师生交流、实现各学科的互动及肢体课堂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上述几种措施,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制定适合的策略,推动学生的进步。

[1]龚方圆.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音乐教学调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07:99-103.

[2]刘藻.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探讨[J].甘肃科技,2012,13:199-200+140.

[3]杨师果,杨玉斌.宿州市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运动,2014,04:79-80.

[4]向周俊.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基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和音乐课堂的主要矛盾[J].中国音乐,2013,03: 115-120.

猜你喜欢

中学改革音乐
改革之路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改革备忘
音乐
改革创新(二)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