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5-07-14肖立红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造性事物思维能力

肖立红

辽宁省桓仁县东山中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肖立红

辽宁省桓仁县东山中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简单来说其所指的的就是提高一个民族或者是国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与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逐步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台,逐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发展下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可所谓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责任。现阶段,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势必会缺乏动力,而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有效的实施创新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今天,本文就以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例进行研究和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前言: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但是,纵观我国古今,一直都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应试教育思想可谓根深蒂固,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势必面对严峻的挑战。而生物学习作为与探究和试验为主的学科,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人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不断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今天,本文就是基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生物课堂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并结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1.对创新思维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创新思维能力,简单的来说其所指的就是某个人对某一事物独特的创见思维能力,这种思维不能能够看透该事物的本质,内在关系,更能对该事物进行独特的分析,提出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隐遁守旧,能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对知识提出新颖的见解。本文经过研究分析,其创新思维具体包含以下几种特种,第一,具有独创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固定思维的影响。第二,求异性,思维新颖,不同于常人。第三,联想性,可以将与之相关的事物联想在一起,找出新的答案。第四,灵活性,即不受固定模式的影响,束缚,善于打破常规。第五,具有综合性,思维调节局部与整体、直接与间接、简单与复杂的关系,通过概括、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繁杂内容简单化。

2.初中商务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措施

2.1.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实验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且课程资源丰富,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所以,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曾指出,任何思维、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从细致的观察开始的。因此,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基础,是开放思维的按钮,所以观察事物是否客观,决定着思维形成的客观与否,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去学会观察,并能将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深化,学生才能对事物产生独特的创见思维。

2.2.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猜想是指由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和规律作出假设,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探求知识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启发学生进行猜想,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胆设问、各抒已见、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结果,猜想探究方法,猜想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一节,就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的形状、颜色、结构(挂图),然后让学生各自去猜想“为什么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是光、颜色、形状?”、“能真的制造出淀粉吗?”“如何检验”……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进行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还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金边吊兰的叶)、特殊的遮光材料(照相底片)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3.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证。辩证思维能力,是创造性能力培养与形成的最高层次。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既是科学的,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生命的研究更加深入、精准;同时环境不断变化,使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命活动规律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时间、环境等多种可能条件和生产生活实践,辩证地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其研究与发展的特点就在于探索、发展、与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作为初中生物学科教师要抓住生物科学发展的特点及学生发展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将二者相融合,并结合实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丽敏.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J].学周刊,2012年第20期

[2]赵军.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尝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年第12期

[3]樊建辉.初中生物学创新教学研究初探[J].生物学教学,2010年第10期

[4]许跃琦.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J].今日四川,201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创造性事物思维能力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