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5-07-14肖科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考级计算机专业基础

肖科

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肖科

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日趋提高,各大高校在针对计算机的应用基础课程上的教学方针的改革也在高校教育领域内也逐渐深入人心。虽然已经形成了这种计算机基础课程亟待改革的忧患意识,但具体落实到实践层面依然是困难重重,使得广大学生在计算机的使用层面上仍旧无法引起高度的重视,自然也就难以实现技能的提高,为日后的工作能力的提升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说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改革,需要高校尽快深入实践,也要专家进行深度思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高校教育;改革策略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属于人才的非凡时代,有人认为在这个时代里,不能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就等于是新世纪的文盲。所以为了提高新一代人的计算机操控能力,除了日常工作中的必要辅导和实践垂青外,高校之内针对无限制专业的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更应当引起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以便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即便非计算机专业,也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技巧,随时为社会工作与实践提供便利的手段辅助。

一、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课程的重视不足

大学高校教学体制中主要包含公共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前者开设的科目较少,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实用知识;后者开设的科目很多,重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领域之内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计算机的应用基础在各大高校均有所落实,除了计算机专业之内的学员需要努力钻研外,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学员也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课程的洗礼[1]。然而由于各大高校之内由于很抓专业素质的一边倒的倾向,导致以计算机基础与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政治理论等各学科的公共课程一样,重视程度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对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远远不及各门占据重要地位的专业课。

(二)教师人才资源的不足

计算机堪称是一门集高、精、尖于一体的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前景与应用价值。但同时这正是由于这样的优势,溯及到高校教育的人才队伍中反而成为了教学方针中的致命短板。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社会工作者,其精英人才或专业骨干的从业标志往往在于网络存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以及游戏技术等实用或发展等多方面,而非教育领域。这种舆论偏颇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便在于计算机应用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才往往着眼于企业单位中的广阔发展前景,而在大学高校之内的计算机教师即便也不乏存在,也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的本专业范畴之内,而在公共教育里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中则显得缺乏师资力量,从事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水平大多停留在二三流的档次上,而非高端标准[2]。

(三)与社会之间联系疏远

由于计算机人才已经得到了社会舆论中的普遍认可,即便不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日常化的普及。不论是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还是会计财务人员的核算方式,抑或是教师在课堂上广泛使用的PPT技术,都显示出计算机基本技术在工作领域中的通用性[3]。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由于课程地位的不是很高这一现实状况,使得教师少有从业的激情,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以混学分为目的,而认识不到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无限制的发展空间。虽然和英语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学问也存在着社会考级这一现象,省级二等与国家级二等的证书也是非专业的很多学员应该持有的证件。但是在具体的考级教育中,学生更感兴趣的依然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一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考试,校方也往往不把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学分的参考标准,这就使得计算机在学生的意识和学习取舍中彻底边缘化。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方略及建设性思考

(一)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

解决计算机用用基础教学的这一问题,首先还要遵循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方针,在高校公共教育体制之内践行深度化的改革方略。首先要在教学方针上,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虽然高校是一个为学生谋求业务发展的平台,但是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毕竟仍然要以生存技能的重视为主要前提。不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是大学外语或者大学语文,都是每一个学员基本常识培训的重要学科,属于生存技能层面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高校要在四年学制中,秉持并把握住“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的理念,在前一两年的教学进度中加强公共课的教学重视力度。

(二)扩大相关专业的招聘规模

加强计算机课程内的师资力度是实现改革方略中的最重要一环,不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机关、教育单位,任何改革都离不开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计算机专业中的人才需要在社会价值的疏导过程中正确树立自身的择业倾向,要认识到理论教导高于实践应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培养“君子不器”的价值理念。毕竟人才的衡量尺度是多元化的,教育的成功仍旧可冠之以人才的美名和称谓,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部门之内。高校也应当扩大计算机专业的招聘规模,并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以调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宣传社会考级的重要价值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重要改革过程中,与社会考级的重要地位紧密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略。社会考级的一度热门,正因为等级证书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价值。而在公共课的讲授中,通过刺激学生的考级目的而增强课堂流程中的活跃程度,不失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鉴于当前英语考级体制发生的变革,计算机考级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与人才市场行情的需要而适当调整原有体制。

结论:

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无疑要作为工作中的重点部分。除了意识层面的提高外,也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渗透,高校范围之内才能引发对计算机学习的共性兴趣,所起到的积极影响,除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外,还能够使广大毕业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高科技影响下的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以便于更体面地融入信息技术垄断着的社会。

[1]张俊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李旭珍.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4(5):60-61.

[3]邵士媛,李海燕,李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367-368.

肖科(1974-),男,湖南邵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学。

猜你喜欢

考级计算机专业基础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改现状及建议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