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企业管理》教学中应用

2015-07-14韩贤克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驱动物流情境

韩贤克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企业管理》教学中应用

韩贤克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进行着尝试与实践。本文在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物流管理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目标;任务

注:本文为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级课改课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KZYKG—016》阶段成果。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社会需要及岗位标准,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呢?我想,除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外,还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为此,我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我所教授的《物流企业管理》这门课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我将这种教学方法与实践简单的介绍如下: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解决,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进入学习过程,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的简称。其主要特点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与探究性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求知欲望最大程度地被激发,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任务驱动教学在《物流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学科性质

《物流企业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操作性强、应用面广,项目案例丰富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习这门课,我们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这门课程教学中,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变化,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生根据学习计划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保证学习计划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具体思路是: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或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真实任务或目的进入学习情境,从而使学习更加生动和形象化。生动、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成份,如知识、经验及表象等,从而使学生有效利用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学的新知识,发展的新能力。

2.确定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总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把学习内容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学生容易掌握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为此,我把教材中的每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解成为若干个小任务。例如,在学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货物图片和上海、北京城市的视频来吸引学生,调动学习兴趣。然后提出“有几批不同的货物从上海运输到北京”的总任务,接着根据授课内容,把总任务务设计分解为“认识现代包装特点和作用”“设计一个经济合理的运输方案”“了解流通加工在货物运输中的作用”“设计一个仓储方案”等子任务。另外,在学习“企业物流”时,先用课件播放丰田公司各种不同款式的汽车,并展示丰田汽车的组装和零配件拆分过程,接着提出“对丰田汽车公司进行物流设计”的总任务,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个总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学习子任务。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完成各子仸务过程中逐步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还可以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自行设计学习目标和分解学习任务。

3.分析任务。在任务提出以后,针对重点、难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进行重点、难点分析讲解,该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同时,还应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料和参考方法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条件,并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遇到学习任务时,开始会非常不适应,同时对任务的理解也需要有一段时间,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暗示。在这里,教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要有耐心,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创新去尝试,使他们在分析任务中去体会、感受和领悟。要知道,这一阶段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关键阶段,是他们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知识的阶段。

4.完成任务。此阶段是任务驱动的核心,也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除了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与实践相很好的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任务驱动教学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评价应该伴随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在整个大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评价,也应该在每个小项目完成的时候要进行评价。因此,每完成一个小项目时,教师都应该及时让学生在全班乃至全校展示本组的作品,并加以讲解和赞赏。在讲解展示的过程中,不但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做出评价,同时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另外,教师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评价作品,还要对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参与积极性、服务程度以及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本项目难度作一定的提升,加入新的想法和观念,这样学生做的项目不但具备了一定的实用价值,还能与时俱进,使学生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1]黄志宁.《物流管理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

[2]李晓超.《物流学》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0.158-160

[3]麦影.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5期

猜你喜欢

驱动物流情境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