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5-07-14李杰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化学新课改

李杰

1.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2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李杰12

1.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2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就在不断强调以三维目标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新课改在不断的深化与发展,可是经过笔者的亲身实践与问卷调查,发现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化学教师仍然只重视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缺乏知识和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致不高,甚至有学生把化学当作文科来学,只靠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实践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与提高。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知识的学习富有生活的乐趣,如何将化学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成为了我们现阶段最亟需的课题,本文从课改的要求出发,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化学的教学,如何做到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

优化教学;教学生活化;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课改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科与生活、生产应该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在2011年的国际化学年中,更提出了“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主题[1],因此,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也离不开生活,我们的学科与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有实际的意义,而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化学教育来说,就更应该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中职教学模式,而是要采取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我们的中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做到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爱上化学,会用化学。

笔者依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所在,依据化学内容制定了主体性、实践性、实用性教学原则。课题结合课改的精神内涵和现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优化整合中职化学教学内容、创新化学教学模式以及变革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阐述化学教学的策略。

1 、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化学的学习内容进行优化,我们的重点是将化学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必须进行一定的整合和优化,对于纯理论的知识,适当将它淡化,多穿插、讲述一些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的知识,在教材的选取上,我们尽量选择选修1和2来学习,在上课方面,教师要多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提出化学问题。比如在高中必修2的甲烷的教学中,讲到甲烷的可燃性时,可以从新闻报道出发,向学生解释新闻报道中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瓦斯气的爆炸,并在课堂上模拟甲烷的爆炸,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并明白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而在介绍甲烷用途时,可以从“西气东输”工程和沼气的制取和应用方面阐述[2],让学生明白化学就在他们身边,明白化学学习的意义。

其次要创设一定的生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其实和化学的是非常紧密的。比如在高中必修1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两种物质,它们都是胃药,都可以用来治疗胃酸的过多,但是碳酸氢钠却不适合胃穿孔的病人,这又是为何?此时教师可以从它们的反应本质出发,向学生解释因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加重胃穿孔病人的病情[3],因此并不适合。这样,学生就会深刻明白原来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是联系到一起的。而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掌握并将之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

最后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从新闻资讯、广告、杂志报刊中获取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一些化学生产的流程与工艺,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认识与掌握,还有很多难以实际操作的实验,我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和整合,总之,不管是一件化学事实,一幅化学反应插图,一段有趣的实验视频,还是化学在农业、医学方面的重大成就,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动机,认识到化学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使命,最终形成正确的的科学价值观。

2 、创新化学教学模式

课改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模式也要进行创新,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都是与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加以改革与创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能力远比成绩重要,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中只重视成绩的模式,而应该建立注重能力高效课堂模式[4],高效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模式,也是一种期望、一种梦想,不管是李炳亭教授笔下的高效课堂,还是于春祥、刘爱军等专家对高效课堂的解读,他们的核心都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把课堂最大程度的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评价、总结的作用。

以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为例,他们采用的是“10+35”模式,即课堂上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分配学习任务和引导,学生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学、组内交流、问题探究,课堂结构主要有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首先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与自学,随后分小组进行沟通与交流,将学习成果及疑惑问题的地方进行展示,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进行这个学习内容的优化、总结。因为高效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将学生分组学习和合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高效课堂的实施,使得杜郎口中学在升学率、各大竞赛、各种课外活动上的表现都不俗,也使得杜郎口中学从一所快要倒闭的中学变成现在名扬天下的中学。还有河北围城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5],昌乐二中的“271模式”[6],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等等这些因为高效课堂而名声大躁的中学,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科学素养,就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 、变革教学评价模式

现在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仍然是以分数论天下,成绩是学生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不管我们的学生平时如何有兴趣学习,实际动手能力与技能怎样,只要成绩不好,都难以得到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即使是在中职教育过程中,成绩也是唯一的标杆,因此,想要我们的化学学习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想要真正达到课改的内涵,就必须变革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首先化学测试要和生活实际接轨,只有在测试中真正做到与生活、生产紧密结合,才是从根源上将我们的教学内容富于生活化,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次是要将化学课外活动纳入到评价系统[7],光是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还远远不够,为避免学生应付了事,必须将课外活动纳入到评价系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视,才会真正的去关注课外活动,才会深刻的去理解开展课外活动的内涵,而此时我们的课外活动开展起来才有意义,不然学生只会变成走马观花的过客。

最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突出生活、生产化。当测试开始与生活、生产接轨、课外活动区丰富学生的生活外,我们的课堂也要为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献上自己的力量。以成绩为唯一标准,以分数为标杆的教学评价必须变革,要建立多重教学评价,要在教学评价中多多突出与生活、生产的实际联系[8]。

结语

虽然我们的学生现在还普遍存在着缺乏生活实践,我们的课堂还存在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问题,虽然想要完善我们的教育还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要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引下,我们的教学要一步一步贴近生活实际,我们要在教学中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间接经验与在现实生活经历的直接经验连接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感兴趣、有强烈求知欲望课堂,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又能将生活体验到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进行联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期盼当学生有一天不再学习化学了,但仍然能够运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态度、方式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励学生去生活、去历练,去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才能实现新课改的要求。

[1]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教版课本教材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2]吴茂芝.甲烷的用途——苏联利用废物制取沼气的成就.[J]《化学世界》.2005.6

[3]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J].《中国教师报》, 2010.1.6

[4]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5]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7.1

[6]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模式[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8.1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化学新课改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减负问题研究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