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领导干部应重视媒体形象

2015-07-14麻晓宏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乡镇法治领导

麻晓宏

中共邢台市委党校

乡镇领导干部应重视媒体形象

麻晓宏

中共邢台市委党校

乡镇领导干部要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必须了解媒体、学会运用媒体,变被动为主动,良好的媒体素养和心理素质才能帮助领导干部成功应对媒体。同时要提高个人素养,以最佳的状态应对媒体。

乡镇领导干部;媒体形象;媒体素养;个人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媒体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群众诉求与基层工作被及时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一方面,媒体的参与使得基层群众增加了一条更加直接的向基层政府表达诉求的途径;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与人员形象也在第一时间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当一些基层乡镇领导干部需要直接面对镜头解决诉求或者回答质疑时,其基本的素质和态度直接代表着某一基层政府的形象,这也成为许多乡镇领导干部不敢或者不愿意直接面对媒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乡镇领导干部面对媒体时不敢说话、不会说话甚至说错话的事件不仅使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也让一些出境的领导干部的形象因此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平时工作也很出色的领导干部,只是因为媒体前的一些不当表现,而影响了对于其真实工作成绩的评价,甚至受到了处罚,实际上对其本人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乡镇领导干部更要重视媒体形象的塑造,要懂得如何运用媒体传达好政府态度与政府声音,切实有效的与群众达成协调和沟通的效果。

总结近些年来媒体上出现的一些乡镇领导干部的不佳媒体形象,主要存在以下表现:冷、横、丑。所谓冷,就是面对群众,一脸麻木,一问三不知,吞吞吐吐,对于群众的诉求不关心,对于群众的困难不上心,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所谓横,就是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言辞极端,态度生硬,甚至与群众唱了对台戏,好似势不两立,有话不能好好说,面对群众的一再追问缺乏耐心,有的领导干部对于记者也非常不礼貌,甚至出现了抢摄像机、对记者大打出手的事情;所谓丑,就是面对镜头,不注重自身形象,衣着不得体、姿势不恰当,有的当众吸烟、有的当众吐痰、有的爆粗口、有的甚至酒后发威。以上形象不仅不利于基层群众和政府的沟通,反而更加重了群众对于政府的极大的不信任,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出现以上不良媒体形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不懂媒体,二是素质不高。所以,要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的媒体形象,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首先,乡镇领导干部要懂媒体、学媒体、用媒体。现代媒体除了传统主流媒体,还包括了新兴的网络媒体和舆论。不管是哪种媒体,对于媒体的正确认识决定了面对媒体的态度。我们要知道,媒体具有两面性,如果运用恰当,则可以传播好声音、传达好态度、树立好形象;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使大众产生误读误解,甚至放大细节、丑化形象、加深矛盾。而是否能够很好的主动利用媒体宣传自己、接受监督,也成为现代行政的一种先进理念。所以,作为乡镇领导干部,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敞开胸怀,主动接纳甚至积极利用媒体,这也是现代领导必备的一种素质。

其次,乡镇领导要学会以最佳的状态面对媒体,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展现良好的公仆形象。乡镇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务员,其身份就决定了为群众服务的职能与本色。乡镇政府也是党和国家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基层百姓的“最后一里路”,乡镇人员的态度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层群众的利益得失。群众无小事,对于群众的诉求,首先要有强烈的公仆情怀和服务意识,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能解决的绝不推脱,暂时解决不了的耐心解释,不能解决的好言相劝、排除他虑。坚决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三难现象,争取做到尊重群众意愿、疏导群众积怨、排除群众杂愿,恭敬、耐心,方能化解诸多矛盾。二是加强自己的法治思维。作为法治社会中的基层管理者和服务者,乡镇领导干部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法治修养,加强法治思维。面对媒体和镜头,说话做事一定要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做到不胡说不瞎说,依据法律办事,依据程序进行,从思维到行动都要有法治这根“弦”,不仅要引导群众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权利履行义务,同时也要用法治思维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到不逾矩、不过激。三是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现代领导要有一定的礼仪素养,尤其是在面对镜头时更需要衣着得体、举止得当。要避免不良的站姿,比如跛倚、抱拳,要避免不良的坐姿,如翘二郎腿、抖腿、满坐、抱头、斜卧等。还要注意自己的状态和表情,要严肃端庄,要避免看上去无精打采、吊儿郎当、目中无人,而是要有亲和力和责任心。不管是对于记者还是来访群众,都要热情接待、坦诚相对,有迎有送、有始有终。四是掌握得体的语言艺术。同样的话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面对媒体和来访群众时,要表现出最起码的尊重,语气平和、语调适中,要使用文明用语。在回答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切不可生硬敷衍,比如说“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要问我,你该找谁找谁去!”“你问我我怎么知道?”“这个事情轮不着你问!”“领导不在,下次再来吧”等等,这样的回答不仅有失职能形象,也会伤了群众的心。在回答类似问题时,可以首先表示歉意、说明原因,比如说“不好意思,事情是这样的”或者说“这个事情我们正在积极协调和争取,最后的结果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予以公布和通告,我们一定会尽量照顾到大家的要求,请大家再给一点时间。”这样的回答不仅给处理棘手问题保留了余地,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的情绪从而得到谅解。

总之,乡镇领导干部不应该怕媒体躲媒体或者硬着头皮碰媒体,应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好媒体。但是前提是,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坦荡从容,才能塑造出群众满意的媒体形象。

麻晓宏(1980-),女,汉族,中共邢台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艺术。

猜你喜欢

乡镇法治领导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