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在纺织配棉中的运用研究

2015-07-14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9期
关键词:仪器棉花纺织

慈 典

克拉玛依市纤维检验所

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在纺织配棉中的运用研究

慈 典

克拉玛依市纤维检验所

在纺织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纺织配棉的效率与质量,以此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与产品的高效性,需要借助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它的正确运用,使棉纺织企业的效益获得了可靠的保证。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需要注重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企业的发展才能够具有可持续性。本文主要研究了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在纺织配棉中的运用,介绍了各个指标的概况,同时阐述了它在实际运用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指标;纺织配棉;运用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但目前,棉纺织业的发展面对着诸多的挑战与压力,主要是由于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十分关注成本的控制与质量的提高,因此,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的运用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其作用下,纺织配棉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高效性与科学性,同时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再者生产的成本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为纺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中各指标的概况

棉花仪器化公检主要是对产品的质量及其重量进行检验,在棉花大容量测试仪的作用下,实现了对检验样品的测试,进而获取了各项测试指标。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正确与高效的检验,对纺织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占据成本较大比重的便是原棉,同时原棉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因此,通过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的有效运用,实现了对原棉的合理配置。它使企业的生产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各个指标均对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下文分析了其中的几项重要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长度。在对原棉进行检测过程中,长度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指标,主要是由于棉纤维的长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在梳棉工序中给棉长度的选择依据为原棉的长度,其中最主要的为上半部长度,同时落棉隔距与纺纱隔距的选择均以其为依据[1]。

其二,整齐度。纤维的整齐度主要是根据照影曲线获得的,具体为平均长度与上半部平均长度二者的比值,它直接体现着纤维长度分布均匀的情况,其影响着纱线的条干,同时也关系着纱线的强度与原棉的制成率。

其三,颜色级。在相关的规定中,对棉花的颜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且根据其划分的类型与级别获得了颜色级,该指标对配棉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棉纺企业而言,通过配棉实现了对纺织产品的质量控制,配棉的具体方法便是将不同特性的原棉进行组合使其成为混合棉,但此时的配棉受颜色级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合棉的质量,要避免色差问题的出现,因此,对于混合棉的颜色级要展开评价,以此保证每批棉花均拥有主体颜色级。

二、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在纺织配棉中的运用

(一)运用方法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是重要的,通过对相关数据的使用,促进了企业生产的高效性。但此时的数据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检验样品、检验环境与人为因素等,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要保证其运用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棉花仪器化公检主要的检验对象为原棉,此检验为抽样检验,对其测试的指标平均值便是原棉的平均指标,此时的指标,如果差异较小,并且保持着较高的相符率,则可以以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为依据展开配棉工作;如果差异较大,则要对异常值进行剔除,并对相应的原棉进行单独的归类与使用[2]。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的效果,以此为纺织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此时要对传统的、落后的感官检验方法进行改进,对计算机进行积极的运用,通过棉花仪器化公检指标的输入,如:整齐度与黄度等,在计算机的作用下,实现了对配棉的有效分类,并且能够对混合棉的试纺效果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原棉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配棉成分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与此同时,在计算机配棉软件的支持下,实现了对原棉质量的控制,进而产品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现阶段,我国纺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未能实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于此类企业而言,在配棉时要注重对各个指标的运用,如:长度、整齐度与颜色级等,以此为依据,实现原棉的分类排队,同时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对原棉进行合理的分类,再根据产地与主要指标,对同类原棉进行排队,此后开展的配棉工作,其主体成分为几队合适的原棉,通常情况下,其队数主要在5队到10队左右,对于每队来说,其混用的最大比例为25%。此后,要制定配棉成分分类排队表,此表的依据主要有原棉库存情况、配棉日程与产品品种等,此表的作用是显著的,它促进了原棉自特性的发挥,同时保证了各类产品的质量。

(二)注意事项

在配棉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的质量,为了避免其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要保证配棉成分的稳定性,各项指标的离散性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指标异常的原棉,要对其使用比例进行合理的选择。

如果原棉的各个指标均具有一致性,此时可以对检验数据进行计算,以此明确各个指标的重量加权平均值,在此基础上,便实现了对原棉检验结果的获取。

同时,对于原棉的反射率及黄度差异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重量加权平均公式的使用,对混合棉的反射率值及重量加权平均黄度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便实现了对混合棉成分颜色级的全面了解,进而避免了产品色差问题的出现[3]。

总结:综上所述,棉花仪器化公检数据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是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效益。因此,纺织企业要对其中的各个指标有明确的认识,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配棉才能够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与高效性,进而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得到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将不断提高,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将趋于最大化。

[1]韩金,岳洪壮.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五年来的经验和问题总结[J].中国棉花加工,2010,01:5-11.

[2]葛凤杰,于青.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回眸与思考[J].中国纤检, 2011,14:78-80.

[3]王全春,邱凭剑.加强棉花质量监管是保障入库公检棉花质量的前提[J].中国棉花加工,2015,01:47-48.

猜你喜欢

仪器棉花纺织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澳洋纺织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棉花是花吗?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棉花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