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民间美术资源的主要形式与分布状况初探

2015-07-14黄国和衡阳师范学院421002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竹木南岳衡阳

黄国和 (衡阳师范学院 421002)

衡阳民间美术资源的主要形式与分布状况初探

黄国和 (衡阳师范学院 421002)

衡阳民间美术资源非常丰富,独具特色而又有保护开发前景和潜力的却并不多,竹木雕刻、剪纸、版画在衡阳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而慢慢衰亡,而且发展形式大好,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还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对衡阳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与分布现状进行综合调查与梳理有助于为保护开发及发展提供参考。

衡阳;民间美术

衡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风土人情,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曾经走向衰落的民间美术又重新得到了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希望能借此东风,使民间美术为繁荣地方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注入文化的养料。因此对衡阳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与分布现状进行综合调查与梳理就势在必行,以便于为保护开发及发展提供参考。

衡阳的民间美术形式丰富,种类繁多,而真正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较大的只有竹木雕刻、剪纸、民间版画,其他类型的民间美术大多与附近地区类似,且多以接近消亡。

一、竹木雕刻

竹木雕刻主要集中在南岳区、衡阳县、衡山县、衡东县等以衡山为依托的周边县市区,主要原因在于竹木资源在该区域较为丰富,尤其是南岳衡山竹木资源非常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另外,寺庙以及书院文化也主要集中在衡阳、衡山及其周边地区,佛像雕刻、文人雅趣追求等也对竹木雕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竹木雕刻在衡阳各地都有存在,但有特色和影响力较大的只有衡阳县石市竹木雕和南岳竹木雕。

1.衡阳县石市竹木雕

衡阳县石市竹木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始于秦汉之前,至汉代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的艺术水平,明清时期发展到巅峰。石市竹木雕以佛教文化和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等为题材、刀法细腻,线条刻画流畅、洒脱,形态生动逼真,造型奇异,形神兼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石市竹木雕因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多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观光》杂志、《湖南日报》等十多家省级以上的报刊,都先后发表了相关专访、通讯报道和专题论文。国家、省、市、县各级电视台相继为石市竹木雕拍过专题录相,并在多个栏目播放, 1998年4月,石市乡竹木雕艺术还被拍成电视片《雕韵》在中央电视台一、二频道《祖国各地》栏目中播放,继后又在美国熊猫电视台和东南亚等国播放,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石市乡也因竹木雕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竹木雕艺术之乡;2000年、2008年、2014年先后三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石市竹木雕有过短暂的发展低潮。在重视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石市竹木雕又重新焕发生机,目前石市乡从事竹木雕刻的多达百余人,其中石市竹木雕传承人梁丰助在2010年被评为衡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在创作新作品的同时,还担负了南岳衡山、广西桂林、广东佛山、河南洛阳等地的名楼古刹、人文景观的建造和修复工作,为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2.南岳竹木雕刻

竹木雕刻是南岳历史上一项著名的传统手工技艺,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竹木雕刻对喜庆吉祥的表达之外,其典型特色体现于对寿文化与书院文化的承载。

南岳又称“寿岳”,汉《星经》记载:南岳衡山对应二十八星宿之轮星,轮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曾在南岳金简峰荣帝崖顶御书“寿岳”两字。南岳的寿文化因此深深地浸润在南岳各种雕刻艺术之中。如竹根老寿星面具,福禄寿雕花屏障、蟠桃献寿挂件等。

衡山及其周边地区从唐代以来,书院众多,据史料记载,衡山七十二峰书院最盛时多达30多所。其中有岳麓、石鼓、邺侯、集贤、东廊等十八所是全国影响非常大的著名书院。胡安国父子、朱熹、张拭等宋明理学大师都曾来衡山创办书院或讲学著述,使这里的书院盛久不衰,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理学流派——“湖湘学派”。同时,南岳衡山自古为学者盘恒之地,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徐霞客、王夫之、魏源、谭嗣同、黄庭坚、何绍基等名家,都同南岳衡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之中有的遗诗舒怀,有的勒石传后,至今留下了大量文人学士的墨迹。文人雅士文雅的审美追求,对南岳竹木雕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南岳竹木雕刻的笔筒多刻画山水,并配以诗词,这与书院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南岳竹木雕刻根据不同的视觉效果,可分为圆刻、深浅浮雕、透雕、阴雕、根雕等门类,多以宗教题材为主,在南岳庙宇寺观的建造和修缮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南岳的竹木雕刻还在大型工艺品制作、工艺装饰佩件、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创作成果,深受南岳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喜爱。

二、剪纸

1.常宁板桥剪纸

板桥剪纸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近年来更因为剪纸艺术而闻名,被众多媒体报道、获得各种荣誉。199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衡阳市“十佳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常宁剪纸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环境、方针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自明清以来,剪纸在常宁这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就得到广泛运用,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题材,以窗棂、灯笼、纸人纸马为载体,在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等重要日子里表达劳动人民祈福避灾、多子多福多寿等朴素的愿望。现代板桥剪纸在吸收传统剪纸的艺术手法的同时,又吸收了版画的表现形式,注重黑白灰的处理,以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农村新面貌为刻画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掘力度的加大,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常宁市文化局曾组织专家对板桥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普查,并成立了板桥剪纸艺术学会,开办剪纸培训班,出版了《常宁剪纸》一书,使常宁剪纸艺术又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了一批剪纸艺术创作者,创作了大量优秀剪纸艺术作品,并在全国各类比赛和展览中频频获奖。如2006年常宁板桥剪纸作品在参加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获优秀奖4个,并获团体组织奖;2007年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获得了优秀奖5个;2008年在文化部艺术中心举办的“阳澄湖杯”中国特色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展中,板桥剪纸作品入选作品20件,展出作品10件和收藏10幅,发表论文2篇,同时获得团体组织奖。

2.衡东大桥剪纸

衡东县民间剪纸工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衡东县,逢年过节、添丁祝寿、乔迁志庆都要贴上寓意吉祥的剪纸之花,尤其是婚嫁喜庆时,“鸳鸯戏水”的门花、“粉蝶双飞”窗花、“龙凤呈祥”堂花、“麒麟送子”床花、“花好月圆”柜花,一应俱全。依附这种延续至今的民俗,当地的剪纸艺术传承至今,剪纸艺术爱好者众多,他们中间既有中国十大民间艺人之一的刘伟男,还有数量多达上千人的女性剪纸爱好者。

衡东剪纸艺术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与中国南北剪纸各流派相比,“剪法”兼具南派剪纸的细腻与秀丽和北派剪纸在构图上具有的粗犷与质朴。在衡东剪纸艺术的天地里,大桥剪纸最富有盛名,1997年,大桥乡被命名为“湖南省剪纸艺术之乡”;2010年,大桥剪纸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常宁版画

常宁版画主要集中在庙前镇、洋泉镇、宜阳镇,在庙前古民居、市老干局、宜阳小学等地还设有版画创作基地并定期举办版画展览。

常宁版画的创作者非常多,既有1999年就获得“鲁迅版画奖”的吴国威先生、还有吴帆、肖健、刘娟等一批新生代版画创作的生力军,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版画作品,并在全国各类展览中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如吴帆的版画作品《三省边》获全省文化馆、群艺馆干部职工技能比赛金奖; 2009年7月,常宁市选送的版画《人龙舞者》《五月龙舟》《乡村渔鼓》《农闲时节》《夫妻作坊》《春吟》《古树根》等13件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2010年秋,“盛世丹青·湖湘风采”2010湖南艺术年展,《宜水我的家》《母亲的那封信》《田家酒》《福到人家》《石榴红了》《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等版画作品入展。

他们的作品以拙朴自然的艺术形式,多角度刻画自然风貌和民情乡俗,表现劳动者的喜与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2年春季,中央七台《乡土》栏目组曾深入常宁市庙前镇对常宁版画进行了一次采访拍摄。同时,常宁还因版画入围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衡阳的民间美术资源除了上述三大类之外,还有民间玩具、印花布、陶瓷等,种类非常丰富,然而,独具特色而又有保护开发前景和潜力的却并不多,有相当多的民间艺术因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迅速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群众基础,民间艺人老去、民间技艺失传,民间艺术岌岌可危。竹木雕刻、剪纸、版画在衡阳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仍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众多民间艺术相继销声匿迹的形势下,不但没有衰微的趋势、而且发展形式大好,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思考怎样保护、怎样开发、怎样传承并发扬光大。

[1]刘勇,周艳玲.南岳竹刻文化解析[J].南华大学学报,2008(6).

[2]向清成.湖南庙前旅游资源评价与深度开发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3]左汉中.湖南民间美术全集[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2D44);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艺术考察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阶段性成果。

黄国和(1978— ),男,湖南娄底人,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竹木南岳衡阳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观日台弄笛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夕阳西下》
故园
几根木头引发的朝堂地震
筷子
Comment on Ambivalence About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陶瓷原木华尔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