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

2015-07-13张宁宁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41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张宁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

张宁宁(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413000)

摘要:《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设置的拔高性专业课程。拓展专业知识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是本门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本文作者在课程教学中,总结实践经验,在课程设计上、课堂组织教学中和学情分析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高职对接;服装设计拓展课程;毛织服装工艺

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是落实《规划纲要》精神,促进中职与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确定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湖南服装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和服装设计专业相关岗位任职要求之后来确定。根据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能力模块;将从事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以由浅至深的递进关系序化为学习领域,系统构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紧配合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滚动优化。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实施订单人才培养,根据服装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毛织时装设计工学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企业制版与制作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与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确定的。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毛织服装在企业中的编制过程,知晓毛织企业运作流程,找准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要求自己的学习实践,缩短职场角色转的磨合期,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目的。

《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毛织服装的设计制版能力的应用,手工编织毛线服装的能力,横机编织机调试操作,横机编织毛线服装的能力等。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搜集、利用、整合资讯的能力;市场分析能力;职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应用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或独立创业打下基础。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要先学习《服装制版与工艺基础 》等课程,该门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毛织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分为手工编织和横机编织两部分,是高职院校在响应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尝试,在对于中职已经学过服装工艺基础的情况下,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设置的拔高性专业课程。在大部本都是基于梭织服装工艺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知识面,增加就业机会,是本门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

《毛线编织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毛线手工编织,一部分为横机编织,课时达到160课时,理论与实践结合。其中手工编织64课时,学习基本的编织针法,加减针计算,分解毛衣服装结构等;横机编织96课时,学习横机型号与线材选配,横机编织基本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吓数计算,毛衫缝盘等。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章节在课上教授和练习基本针法,利用课余时间编织作业。

由于针织作品的特性是只能一针一线编织,需要足够熟练才能够将成型作品编织出来。考虑到学生初期刚刚上手不够熟练,课上时间仅够编织所教授的针法小样,成品编织只能放在课后时间,不够熟练,出了掉针漏针等小问题就不会自救,往往会影响作业的完成率。为了达到督促自学的效果,在授课计划上按照工时计算出合理的练习作业量,并且记名收取检查评分,表现出对练习量的足够重视。例如正反针法组合,要求第一天课余练习作业为起针40针,编织四种正反针组合花样,每种花样纵向8组。同时,课后作业以实用物件的形式结合所学进行练习,例如学习双面针法时候,可以编织围巾;学习单面针法可以编织帽子;学习加减针时,可以编织手套等异形实物。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不会觉得编织练习辛苦,转而有成就感。

最终大部分学生可以圆满完成实训任务,基本达到合格标准,并且对毛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分期待更多的专业课程;也有一部分同学因此对毛织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理想有了新的想法,这些都有待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引导和适当处理。

通过教学,在课程设计上、课堂组织教学中和学情分析中,本人总结了几点实践经验:

一、课程设计

通过这些学习,了解毛织服装的形成原理与所受的限制,能够在合理的工艺下进行多样化设计;提高手脑结合,耐心细心等职业素养。

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量化、引进质检模式,使学生了解毛织品服装企业中对产品出厂工艺要求标准的新趋势和形式,形成较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实例为线索,使学生明确具体目标,在教学中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驱动,把“教、学、做”和参观、实践操作等紧密结合,搞活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在教授单个基础针法的时候,已经再三强调过它们所代表的图示,可是到了完整花型和组合针法的时候,学生仍然看不懂图,或者说不愿意看图识图。他们总是依赖于老师一步一步示范与分解。这时候一对一示范等细致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反作用,助长了学生只顾动手不顾动脑的惰性。鉴于这种情况对于学习和掌握针法与针织规律非常不利,使得针法当堂学会,课后很容易忘记。解决办法是在课堂上强调图示,在讲解基本针法和图示之后,所有的花样组合阵法都采取半考试的方式启发式教学。即把花样组合的符号图示展示给学生,要求自行识别编织出来,再参考实物图样来检验效果。这样动手同时动脑,可以增加学习的效率和将强记忆效果。在后期的提高部分,用拔高法使习惯理解图示语言,并增加课堂考核,例如看面料画图示,或者是看图示织面料等,反复加强,终于使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针法变化规律,并动脑思考如何将这些肌理效果用到服装适合的位置,从现在起就培养针织专业同学对这些肌理效果的美感以及创造力,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堂组织

1.分组教学是一直沿用的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

课前准备会议上,向辅导员老师和班委了解情况后,选出有编织基础的和耐心细心的同学为组长,按照学习能力搭配三四个组员。在授课时候,采用多媒体课件放映一遍步骤分解图、编织视频图,再统一示范一遍,待同学低头编织练习时候,将几位组长叫到身边示范,学会后分散到组里,指导组员。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解决了这种手工艺课程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位同学的情况,同时还能使组员相互监督练习任务的完成,使一些不擅长编织的同学,例如男生更有融入感,能够积极努力,不掉队。

2.严格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前期的分段式学习任务定期检查,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使学生自发自律,课堂气氛比较好。后期制衣部分由于一部分学生没能跟上节奏或者是兴趣渐冷,产生了消极怠工的现象,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即使来了也坐在一起聚众聊天或者玩手机也比较多。对于这种状况,除了及时指点解惑,帮助他们越过难关,同时还重典治之,将分数奖罚方式明确具体的写在黑板上并仔细解释,同时凡是迟到早退毫无悬念减去五分每人每次,而十周以来,平日核收的学习任务占25分,剩下75分由最终作业任务3件规定款式的毛衫平分,如果因为迟到早退将平时分数多减,则可以多织服装来补分,以这样直观的分数激励法,在后期枯燥的编织过程中略有凑效,其实只要过了第一件的关卡,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克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情总结

在最终的讲评总结中可以看到,多数同学是解决了基本的工艺和缝合,但是对于版型的控制,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练习,才能根据不同机型,不同号型的线材以及不同版型的服装来调整;一些同学对毛织兴趣很大,编制制作业很顺利,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慢慢总结出毛织规律并且能够加以运用和灵活变化,最终能够成功完成实训任务,掌握了毛织服装版型设计的基本要点;还有少数学生开始抱着很大的热情,但是最终因为编织过程中的挫折和辛苦变得寥落,最终的毛织作品只是勉强成型,这部分同学需要调整心态,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习惯,继续努力,总能够见成效。

毛织课程对于服装设计教育体系而言,是既传统又相对新颖的课程内容,它的教学模式和学情反应都在试验和摸索当中。结合教学实际,总结经验,调整实施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刘育峰,陈鸿.中高职课程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J].职教论坛,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