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南词的称谓浅析

2015-07-13马凌燕温州大学音乐学院325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清音剧种浅析

马凌燕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325000)

文南词的称谓浅析

马凌燕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325000)

文南词流行于皖、赣、鄂三界处,在不同省市地区有着不同的叫法,而每一种叫法所隐含的意义都对文南词本身的探究提供更近一步的认知。本文试图浅析文南词在其他省市地区的叫法,辨析其叫法的来源和特点,从而来进一步认识文南词。

文南词;称谓;来源;特点

安庆市是富有浓郁的艺术之乡,戏曲艺术品种丰富多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创造出多部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南词被认为是戏曲“活化石”,主要分布在安徽安庆宿松县和池州东至县一带。但是据资料显示,目前池州市东至县能够演上一段文南词的演员已经不到20人了,且分布散,不集中。而在宿松县,文南词并没有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各个单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文南词可以继续的保护并传承下来。文南词的唱腔结构一般是以板腔体为主,兼有一定数量的小曲。在走街卖唱时期,主要是以演唱民间小曲,盲艺人边唱边念,伴以胡琴,时而又以空弦上的大滑音作为鼓点,代替说唱鼓点,颇有韵味。在坐唱时期,进村入社搭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曲艺形式。

文南词最早是由逃荒卖唱的盲艺人演唱。因此,传承更多的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那么对于文南词的研究领域资料也就相对较少,在学术界也只有鲜少论及。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文南词必将被淹没。有鉴于此,笔者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凭借着自己是安徽人的身份下乡做田野调查,在获取一定的田野资料基础上,结合当地县志和其他相关的学术资料,记录、整理和思考,为本文集中笔墨浅析文南词称谓。

对一个鲜为人知的剧种进行研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称谓。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东至市池州县叫“文南词”,但在其他地区还有其他叫法,据资料显示,安徽称之为“文南词”,江西称之为“文词戏”,湖北称为“文曲戏”。另外,还有称“文南词”为“文词戏”“文曲戏”“儿家腔”“调儿、曲子”等。那么为何一个地方小戏在其他地区会有其他的称谓呢?所以以下是笔者对“文南词”其他称谓进行的收集并做简要浅析。

一、“文词戏”

“文词戏”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的注解为当地群众对流传于赣、鄂、皖三省交界地域以唱文词、南词为主的戏曲剧种的称呼。该剧种在湖北称之为“文曲戏”,在安徽称之为“文南词”。其起源的说是在清道光年间,由于湖北、安徽连年遭受自然性灾害,灾民先后走入赣东北各县,其中一部分的灾民以卖艺为生,因而文词戏也随之传入江西都昌县一带。随后,民间艺人将文词戏中的唱腔进行改变,逐渐形成一种坐唱形式,演出形式后来也更多的是由一人多唱或者男女搭档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云板等。因而渐渐地演变成曲艺。

二、“文曲戏”

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文曲戏”形成于黄梅县。是在曲艺“调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先称为“调儿戏”,1956年将名字改成“文曲戏”至今。演唱形式是一琴一板,一男一女,男的操琴,女的拍板演唱。这里和上述的江西“文词戏”有着相似的演唱方式。

三、“调儿”

“调儿”在《中国戏曲志·湖北卷》中写到“调儿”是文曲戏的基础,起初是在鄂东是一种丝弦小曲。这种丝弦小曲已经在鄂东节赣东北、皖西南一带流行许久。安徽地区称其为“文南词”。“调儿的唱腔曲牌丰富,共有一百多支,以具有板腔特点的文词、南词,平板,四板、秋江调为主要腔调。”1一人操琴伴奏的演出形式,另一人操板主唱,也或者两人以上分角表演。在一段长时间内,主要都是由盲艺人和逃荒卖唱者进行传播。

四、“曲子戏”

“曲子戏”在安徽省文学研究所编的《江淮戏曲谱》(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中刊钱艺河的《文南词》指出,“文南词,又称曲子戏……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演唱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的人传入安徽东至县青山、昭潭及宿松县左坝、复兴等地。”2

五、“清音”

文南词在江西省称之为清音,也是一种以坐唱形式为主的戏曲。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的“九江清音”,原名‘曲子’‘文曲’,“九江清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民间曲艺普查时的重新命名,属于唱曲类曲种,亦为江西清音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以唱为主的民间坐唱形式,其基本唱调为文南词和小调,主要流行于江西的九江、瑞昌、湖口、星子等一带。湖北的黄梅、广济、蕲春和安徽的安庆、宿松、东至等地亦有同类的‘曲子’流传。”3

另外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有称到“文南词,原名文词腔、文曲戏,流行于安徽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在《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对文南词的界定是“文南词,又称文南腔。是安徽省稀有剧种之一。”4在《江西艺术史 下》第457页介绍九江清音时提到在安徽的宿松、东至等地则称为“儿家腔”等等。

从以上搜集起来的其他称谓的叫法看,名称种类复杂多样,同时在不同的省份上有着不同的叫法。笔者认为文南词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但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差异、民俗风情等因素导致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上来说,我们应当关注一种戏曲的多种叫法,而且对其所形成的原因和各自的特点都要有所认知。即文南词和其他称谓之间是具有一种互通的关系。由于当时的水灾干旱等自然性的灾害,灾民们四处逃荒卖艺,将其曲调根据当地风俗民情而不断交流、融合和相互吸收,从而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地方化戏曲风格。本文笔者对文南词别称进行浅析,一方面是为了给予中国传统音乐一些有用的补充,另一方面,也希望有助于戏曲的继承保护和传播,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们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笔者深知,对文南词别称的认识还没有做到更深入的辨析,肯定有不足之处。至此,笔者希望将现整理出的资料提供给广大学者们,让文南词艺术得到更多的关注,其浓郁的乡土风格,可以永久传承。

注释: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北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07:100.

2.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写.江淮戏曲谱[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

3.钱贵成主编,江西艺术史 下[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2:457.

4.李汉飞.中国戏曲剧种手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360.

马凌燕(1991.01- ),女,籍贯:安徽,所在单位:温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清音剧种浅析
《园林清音》
南风清音——南方风景青年油画五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屏蔽泵应用与维护浅析
寒溪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