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涛“一画”论新解

2015-07-13张立翔董新杰刘娜娜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163712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画论石涛画法

张立翔 董新杰 刘娜娜 (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163712)

石涛“一画”论新解

张立翔 董新杰 刘娜娜 (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163712)

石涛“一画”论因其扑朔迷离的表述,使得后人对于“一画论”的理解也众说纷纭。本文结合石涛“一画”论阐述的主旨,结合其艺术观点,在专家对其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画”论给以新的解读。

“一画”论;新解;协调统一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石涛“一画论”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24003)

清代画家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在绘画上有自己的特色,在绘画理论上还有相当的高度,尤其是他所著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其深邃的思考,生涩难懂的画意,引得后人去研究。其中第一章提出的“一画论”贯穿了整部著作。“一画”论可以说是石涛艺术思想的精髓。国内石涛研究专家对“一画论”也进行了各种解释。然而,由于石涛对“一画论”表述的扑朔迷离,引得各位专家对于“一画论”的理解也众说纷纭。

一、三位专家对“一画论”研究综述

1.俞剑华先生对“一画”论的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泰斗俞剑华先生对石涛画语录有过深入的研究,在他的研究文章中,提到石涛接受了历代哲学家的思想,而应用之于画,遂有一画的创立,1认为全书十八章以“一画”的原理贯穿到底,“一”是一切事物的原始,一切道理的根源,一切文化的开端,也是一切哲学思想的起点,佛学且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说法,足见对“一”的重视,并认为在画语录中,“把一画列在第一章,其重要可知。在这一章里首先说明从太古的本来无法,逐渐进步到一画之法,一画的法随极简单,却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从此可以生出许多法,画出许多画来,从一画扩充之,则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阁,无不可以“深入其理,曲尽其态。”一画虽简,但画面上的亿万万笔墨,无不始于一画,终于一画。

2.韩林德先生对“一画”论的研究

中国美术史专家韩林德先生对石涛论中国山水画“一画”的美学本质做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一画论”乃是一根通贯宇宙——人生——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2并对石涛“一画论”的思想渊源进行探讨,并认为: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道是世间一切存在的始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就是”大“(太)也就是“—-”“字之曰道,强之为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3石涛对中国山水画“一画”本质的沉思和把握,受到道家哲学的启迪和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他认为“一画”(又名“一”)是宇宙的本质和万物的成因上。由于石涛继承的是道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传统,所以,石涛的“一画论”完全置立于在元气自然论的基石上。4

3.吴冠中先生对“一画论”的释义

中国当代绘画大家吴冠中先生以其独特的画风,敏锐的思考和尖锐的言论,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吴冠中先生对石涛“一画”论的理解来看,他对“一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是有深刻体会的,按照吴先生的理解,“这一画之法实质是说:务必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创造能表达这种独特感受的画法,简言之,一画之法即表达自己耳朵感受的画法,故所谓一画之法,并非指某种具体画法,实质是谈对画法的观点,正因为每次有不同的感受,每次便需要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方法不应固定不变,而是千变万化。”5

二、对专家“一画论”研究的评析

俞剑华先生对“一画”论的释义,主要从绘画笔墨的始终往复,即笔墨始于一画,而终于一画的笔墨运行中来研究“一画”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出中国哲学儒家、道家、佛家对其“一画”论理解中的影响。在韩林德先生看来,他将石涛的“一画论”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家思想来解读。“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间运行法则列出“一”作为起始的规律,正是这”一画“凿破了宇宙的混沌,化生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韩林德对“一画论”的释义是在道家思想的宇宙观到人生观到艺术观运行的规则中来解读的。从吴冠中先生对“一画”论的理解来看,它特别强调自己的感受,是明悟了自己的感觉而创造的能因情因景创造相适应的画法。

从俞建华、韩德林、吴冠中三位先生对石涛“一画”论的释义中可以看出,俞建华、韩德林两位先生是从道教思想来解析;吴冠中先生从个人感受出发,来感受“一画”的魅力。他们还是在哲学,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研究和解读。面对众说纷纭的石涛“一画论”,笔者不仅要问,“一画”之法是哲学层面的法理?还是具体的画法?或是艺术的法则、法规?石涛一生钟情于绘画艺术,以创新之法行迹于画坛。从他多则对“一画”之法的功效来看,他已掌握了“一画”之法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绘画技能,从他抨击摹古之风的言论来看,他已对自己的“一画”之法的艺术表现非常的自信。所以,石涛从哲学层面将“一画”之法表述的玄之又玄,并非其本意,笔者已在本人的另一篇文章《石涛“一画论”提出的心理动机》中有专项阐述。应当抛开表象。

三、石涛“一画”论新解

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将“一画”作为贯穿整部著作,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石涛艺术思想的中心思想就是“一画”。笔者认为,石涛“一画”之法应当是画法,但它不是绘画技法。如果把它看成是绘画技法,就会把“一画”之法看的过于浅薄。如在《画语录——了法章》里,石涛指出: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是一画者,非无限而限之也,非有法而限之也。法无障,障无法。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法障不参,而乾旋坤转之义得矣,画道彰矣,一画了矣”。从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一画之法”的“法”,应当是绘画的法规,规则。它不应是技法那样简单化,而是上升到一定审美规范的理论层面的审美通则。

其次,当我们细细地品读《画语录——一画章》,石涛写到:“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在这里,我们应能感到,石涛不但强调这种规则的重要性,还能明确地感到,“一画“之法还是由他始创的,他已掌握了这种法则,这种法则是为了达到这种审美规范而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那么,石涛所讲的“一画”,具体是什么内涵呢?它应该那样玄之又玄吗?石涛的“一画”之法,不但是艺术理论的提法,更主要是用来引导创作实践的。同时石涛之所以提出“一画”之法,他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主要是明代的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一画”论应是挣脱束缚,抨击当时保守的画坛。

石涛“一画”理论是为了艺术创新服务的,它打开了石涛艺术创作思想的闸门,将石涛艺术作品的创新路径引领到更加宽泛的视觉审美中来。所以,我们能不能对石涛的“一画”论进行以下解读与释义:一幅画,不论你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哪些形式,哪怕这些线条、形式不入时流,甚至这些线条、形式在当时都不成立,但只要你处理的和谐、统一,就应该是对的。也就是说,“一画”之法的“一”,不应当只是“一”的起始,更应当是统一、协调之意。

石涛将他的艺术理论结合艺术实践可以看出,他是艺术创作中的精神自由结合独到的艺术法则的创作之法。既是具体的画法,又是法度、法则。并以其高超的笔墨协调能力,来组织独家笔墨语言的表现,从其多件代表性的作品中可见一斑。本文题目所说的“新解”,并非终极答案之意,应是以笔者的个人理解,还请各位方家批评赐教。

注释:

1.俞建华.《俞建华美术史论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26.

2.韩林德.《石涛画语录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121.

3.韩林德.《石涛画语录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122.

4.韩林德.《石涛画语录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123.

5.吴冠中.《我读石涛话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8: 11.

张立翔(1971—)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

董新杰(1962—)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

刘娜娜(1978—)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画论石涛画法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六)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朱良志
——石涛研究三著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
《苍松秋色》
洗礼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