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杭州中河上塘高架桥面绿化看节约型园林建设

2015-07-12刘洁钱桦胡卫军等

园林 2015年1期
关键词:节约型高架杭州

文 ◎ 刘洁 钱桦 图 ◎ 胡卫军等

从杭州中河上塘高架桥面绿化看节约型园林建设

文 ◎ 刘洁 钱桦 图 ◎ 胡卫军等

图片说明

1. 杭州中河高架改造后挂箱面貌及种植情况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多年来,杭州的园林建设者们通过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建设,使杭州的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迅速提高。截止2013年底,城区绿地率达到36.9%,绿化覆盖率40.2%,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城市交通的景观风貌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环境优势与建设水准,而高架绿化作为城市交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节约型园林”建设息息相关,也同样成为舒缓驾驶疲劳,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高架绿化在建设和养护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急需园林工作者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国内外关于高架桥绿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植物品种选择、应用形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于高架绿化的成本评估、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关系探讨等方面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以杭州市城区中河上塘高架(以下简称中河上塘高架)绿化为例,探讨与分析高架绿化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关系,以期为园林建设者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杭州中河高架外挂式种植方式

3. 杭州中河高架改造前挂箱面貌(单一品种)

高架绿化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关系

高架绿化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绿化建设项目的类型,不仅仅涉及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和立地条件,还要涉及交通安全、桥梁安全以及各种配套装置的综合应用。总体上说,对于高架绿化所持的观点是分为明显对立的两派。赞成的人认为,高架绿化对于土地空间紧张、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尤为重要。它可以改善小气候,减轻大气污染,增加景观和生态效应,发挥其生态效益及景观美学功能。反对的人认为,挂箱固定与非固定都有安全隐患,高架绿化不经济,造价和养护费用高,不是理想的立体绿化方式。实际上,判断高架绿化是否是理想的立体绿化方式,应该从是否是节约型园林的角度来做研究和判断。

节地 显而易见,在高架桥上栽植植物是节地的。杭州中河上塘高架花槽一般为顶置式或外挂式,底面积为80厘米×30厘米,高度为45厘米,占用面积小,完全不占用土地,节省了园林绿化用地,非常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要求。

节水 由于在储水和浇水方面的技术问题,无法做到中水灌溉,使用的水源基本来自自来水。在对中河上塘高架改造后依然无法解决桥梁震动对滴灌系统的影响,在夏季抗旱的时候仍需要洒水车补充浇水,不能完全满足设计的最佳效果。

节财 建造一平方米的高架绿化需要790元,建造一平方米的普通绿化一般需要200~300元。养护一平方米普通绿地定额为7.8~11.5元,养护一盆高架绿化植物定额为22.9元。而根据笔者对高架养护企业的调查,养护一盆高架绿化植物的实际费用平均在41元。由此可见,“节财”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完全实现。

绿化效益 高架绿化主要的作用是考虑车辆行驶时人的视觉效果,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在美化高架基本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绿化植物除尘去噪的功能,隔离噪声和污染;盆栽小灌木要发挥其生态效益,还需要与周边绿地和绿化环境相配合。因此,从综合绿化效益来看,建造高架绿化是符合建设节约型园林需要的。

中河上塘高架绿化建设的现状

中河上塘高架于1999年建成,在2009年进行的大规模改造与提升前,中河上塘高架绿化设施已超出设计使用年限。如滴灌技术未依据高架桥的特殊要求进行量身定做,而是主要采用地面绿化的滴灌技术;高架桥的给水设施不完善,水管管线由于水压和桥体自然高差的原因无法均匀供水,造成接近水源处水流量大,远离水源和桥梁高处出水量小或者不出水,需要二次灌溉补水,增加了挂箱的养护难度。

故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对于挂箱和滴灌等设备的设计是重点需要攻克的问题。栽植箱采用进口共聚乙烯材料的一体化栽植箱,有抗腐蚀、防阳光暴晒的优点,有效地解决或减轻现有挂箱易脆化破裂的现象。灌溉系统可以科学调控浇水时间、次数、水量,根据桥梁的高差来调节水压使每个出水口水量基本一致。在品种选用上,将改造前品种单一的云南黄馨,发展为玫瑰、忍冬、月季(‘红从容’‘黄从容’‘西方大地’‘莫海姆’‘安吉拉’‘大游行’‘藤彩虹’)、三角梅、云南黄馨等10余个苗木种类和品种。

但是,改造工程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改造时间非常紧,而且施工时间只能在夜晚,难以保证施工延续性和完善性;二是施工难度非常大,高架振动引起的施工难点亟待解决;三是新增品种养护难度大,夜间养护的难度和维护成本较高;四是排水系统的链接和改造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是工程竣工后的养护管理招标也存在着问题。新的养护标段投标人甚少,几乎每个标段都出现了流标的现象。这表明,养护管理费用定额标准偏低,即使这样,在招投标时还需要在价格上竞争,企业养护该项目将入不敷出。另外,高架项目养护难度大,不但需要配备车辆,对技术工人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很高,这也是许多养护企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上海、广州、杭州高架绿化建设和养护情况现状分析

国内其他城市如广州、上海、合肥、昆明、济南、石家庄等大中城市都在大力发展高架绿化,尤其重视高架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现将杭州与上海、广州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国内城市高架绿化建设的异同点(见表1),也为处理好高架绿化建设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关系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表1 上海、广州、杭州三地高架绿化建设概况对比

高架挂箱

调查上海、广州、杭州三地高架绿化建设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高架挂箱的主要形式基本相同,只是不同城市所采用的放置形式各有侧重。上海高架绿化起步较早,老旧高架因建造时未考虑到后续绿化问题,因此多以外挂式或顶置式为主,新建高架桥则多采用内置式。

滴灌

挂箱所采用的灌溉方式也基本相同,均采用滴灌系统,其中广州所采用的滴灌系统最为先进,为以色列进口的定时滴灌系统。而上海自高架建成后统一移交给专业的高架绿化养护公司进行养护,作业时间一般设定于晚上12时到翌日凌晨5时,浇灌采取滴灌与人工喷洒相结合的方式,交警部门配合采取高架分段临时封闭措施,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管理体制

在管理体制上,广州为了确保高架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专门成立了以市长牵头、副市长负责的协调机构,市建委负责资金落实,市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疏导,市政部门负责高架挂箱的整体安全性能,绿化部门负责对高架植物品种选育、花期控制、土壤肥力以及浇灌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图片说明

4. 广州高架绿化植被茂密

5. 广州高架绿化滴灌系统

植物品种选择

在高架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与应用上也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上海高架植物以云南黄馨为骨干品种,少量种植红刺梅、金森女贞等色叶花灌木。广州高架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三角梅为骨干植物,此外还有马樱丹、龙舌花等。杭州以云南黄馨为主,玫瑰、忍冬、月季(‘红从容’‘黄从容’‘西方大地’‘莫海姆’‘安吉拉’‘大游行’‘藤彩虹’)、三角梅等为辅。

纵观上海、广州、杭州三地的高架绿化情况,三地的高架绿化建设都是围绕美化城市道路景观、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建设节约型园林为主旨进行的。三地都从成本控制、道路交通安全、桥体稳定性以及养管便捷的角度,对高架绿化开展了有益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立地条件、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广大园林绿化建设者继续探索和研究。

高架绿化的其他矛盾

高架绿化作业与交通秩序的矛盾

无论是施工还是养护,都面临桥上作业的问题。杭州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交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高架车流量大,车速快,交通管理部门对于园林部门的桥上作业管理非常严厉,基本上禁止白天上桥作业。即便是改造施工时被允许的作业时间也仅在夜晚11∶00~清晨5∶00,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均得不到保障。另外,绿化日常养护作业受到限制,造成养护成本增加,作业工人的安全系数相对降低。

滴灌系统技术不过关

相关人员对于高架绿化“节水”利器—滴灌设施的设计与制造可能比较陌生,另外由于高架绿化是一项“小众”工程,缺少专业的人员去做专门的研究,这可能是高架绿化滴灌系统几经改造却无法在设计年限内持续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养护企业的专业性不足和高架绿化高标准严要求的矛盾

高架养护与其他绿地养护一样,都是用招标投标来确定养护负责人。但是高架养护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招标时无法全面体现。譬如,与交通管理部门对接的问题,与水业集团对接的问题。再如,夜间养护施工作业的问题,必须有特种作业车辆配合的问题等等,都将导致管理部门无法判定,该企业能否达到养护好高架绿化的要求。

对于高架绿化建造的建议

高架绿化是当今中国城市立体绿化的代表类型,杭州的高架绿化成果也多次见诸报端,受到市民们的追捧,但作为财政投资建设的绿化项目,节约型也是必须给予重视,必须在环境第一的前提下,兼顾“三节一保”。通过分析,高架绿化还应结合节约型园林理念,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不经济和不节约的问题,以使其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高架绿化的苗木选择应需要绿色覆盖效果好、美观、丰富观赏性以及便于管理等特点。在杭州的实践中,改造后的高架绿化大量采用了月季作为主要植物品种,其中‘安吉拉’‘西方大地’‘红从容’‘黄从容’‘莫海姆’‘藤彩虹’用的比较多,云南黄馨作为传统品种予以保留。这样,既保证了高架绿化观赏性,又保证了整体绿量。但是,应引起重视的是,月季的部分品种养护要求较高,在施肥、修剪、治虫和浇水方面需要精细养护,一旦养护不到位,就会出现花朵变小、花量少,甚至“疯长”或“徒长”,使得植株高度过高,进而影响交通安全性。从节约型园林的角度,高架绿化应多选择一些生长速度适中、抗性强、耐修剪的植物品种,而不应片面追求观感的美观。

科技创新日益紧迫

节约型园林的特点是要通过科技的研究和创新,来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的科技含量,达到节约的目的。高架绿化的箱体固定技术的创新和喷灌系统的改造升级,虽然各个城市都有应用,但普遍存在效率不高,使用年限低,改造成本高的问题。杭州高架绿化的种植土也曾尝试过两种配比,一是由普通泥土、泥炭土、蛭石组成,配比为4∶4∶2。二是由泥炭、腐熟土、蛭石组成,配比为8∶4∶1。但截至目前,孰好孰坏结果不得而知,有关部门也并没有就高架挂箱种植土的标准提出统一的解决方案。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不解决固定技术、浇灌系统和种植土标准这三方面的问题,“节水”和“节财”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实现,从而影响到高架绿化的节约性。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要落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过硬的养护工人是高架绿化养护工作的核心力量。高架养护工应作为特殊工种实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这样既能够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又能够节约人力资源,为节约型园林服务。

考虑关键节点效益

目前,杭州的高架基本上是同一标段风格较为统一,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观赏性和节约性,应考虑关键节点效益。可以考虑仅在关键部位、重要节点的高架路段搭配精致合理的植物组合,并进行重点养护,提高养护水平,提升景观效果,同时降低其他高架路段的绿化养护成本,进而解决全路段养护成本偏高、难点较多的问题。

总结

总体来说,高架绿化在人力、财力和精力方面的投入大于其他绿地,但在节地、生态效益和对自然的影响方面比其他绿地更有优势,能把冰冷生硬的钢筋水泥构筑物,点缀得更加生动活泼,使得杭城的城市景观更加绚丽多彩。因此,要使高架绿化发挥更大的资源效益与环境效应,应在降低成本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努力提高高架绿化的技术含量,以使其更加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标准与要求。

刘洁 杭州市绿化管理站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钱桦 杭州市绿化管理站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节约型高架杭州
杭州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规划中的声环境影响研究
高架渡槽不同支撑结构型式动力特性研究
桥梁限高架缓冲碰撞的结构改造研究
高架立体仓库地下室的吊装方案和实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