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研究初探

2015-07-12姚震

园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专类植物园牡丹

文·图 ◎ 姚震

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研究初探

文·图 ◎ 姚震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植物专类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收集、繁殖、濒危物种的保护等相关植物学科研究任务,而是提供给人们观赏植物个体及组合美、游览休憩、提升城市品牌文化的场所。

图片说明

1. 杭州植物园——菊花园

植物专类园的设计原则

突出植物专类园的主题植物 植物专类园以对植物的收集、物种的保护和植物的展示为目的。在整体的专类园设计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物种的生态特性、观赏特性、文化特性以及物种价值特性,运用景观造景手法突出植物专类园中的主题性植物。如上世纪60年代,华南植物园中的澳大利亚植物专类园,该园在营造上选择澳大利亚原产的速生植物桉树,主要种类有赤桉、柠檬桉、隆缘桉、大叶桉和白千层等,同时利用该区的自然地形地貌营造缓坡草地疏林景观,以再现澳大利亚国度的自然风情和生态园林。专类植物的规划在园中占着重要的部分,其规划主要依靠植物分类学理论,根据选址所处的植被、植物特性、地域特点及植物分布情况,进一步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确定。泉州市植物园规划选址于洛江区河市镇俞大猷公园边,占地面积约165.8公顷。该地块小环境气候条件适宜,山地向阳面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适合喜阳植物生长;山地西面背阴,温和湿润,适合喜阴植物生长;坡谷地呈南北向,常年偏南风使谷地风和日丽,非常适合亚热带植物的生长。

满足植物专类园的功能需求 植物专类园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很多种,有以植物收集及物种保护为主、以植物科研为主、以植物展示景观为主。植物专类园应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满足各类人群对于功能的不同需求。比如泉州市植物园规划建设观赏植物专区、文化植物专区、经济植物专区和生态科普专区四大区块。

其中,观赏植物专区包括大花乔木园、藤本灌木园、草本花卉园、湿生园、绚秋园、姜目园、荫生园、竹类园、镶嵌园共九个专类园;文化植物专区包括市树市花园、南洋园、同根园、佛文化园、盆景园共五个专类园;经济植物专区包括农耕园、园艺花园、茶园、香花保健园、果木园共五个专类园;生态科普专区包括引种驯化园、乡土群落园、招鸟园、生态观光廊道、生态抚育林共五个专类园。

强调植物专类园的自身特色 植物专类园在规划与建设中都应该有自身的特点。植物专类园规划以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域景观、乡土植物与特色植物区为主,并在主题、风格、形式上都应该区别于其他的植物专类园,形成一园一特色。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 在植物专类园建设中需充分考虑保护原规划基址上的植被,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植物的基础上,迁入其他植物物种来丰富植物专类园中的物种。生境的选择及创造,建立多种类、多层次的人工群落,解决好各个生育阶段中的问题,迁地保护活植物的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活植物迁地保护成功的案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建立于1959年,地处于西双版纳的热带低丘(海拔高度570~650米)地带,地形变化大、生境复杂,属北热带湿润气候。该园把园内的一片面积约90公顷的热带雨林开辟为热带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该区对于滇南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效果比较好。

2. 杭州植物园——杜鹃园

建立群落或生态系统为主的植物配置方式 在许多植物专类园的植物造景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同一科、属的植物物种,导致植物群落单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植物专类园的可持续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选择除专类植物外一些其他的树种来对景观进行丰富。

单一种植会使被保护的植物生长不良,从而导致病虫害的侵害。所以,对植物的栽培,必须符合它们的个体生态、群落生态的特性,选择或创造适宜的生境,组成一定的群落和加强管理措施,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长和 发育。

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引鸟的措施,如将猫头鹰、啄木鸟、小山雀等的引进,也可以繁殖一些益虫如蜘蛛、食虫瓢虫等。

除了采用相应的化学药物或生物农药防治外,人工清除也是必要的。其他的有害生物如菟丝子、寄生藤和槲寄生等,还有侵入保护地的各种恶性杂草,它们直接或间接危害所栽植植物,均要及时和彻底清除。

专类植物的规划设计方法

首先,在规划初期需明确植物专类园的主题及用地范围。在对建园地区进行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当地的气候、光照、海拔等环境条件。郑州植物园的牡丹芍药专类园用现代造园的手法,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郑州植物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地的水文条件,利用自然地形,将植物品种展示为台地或园地,表现以景观为主的专类园景观,以疏林、草地、林中花海为园景特色强调“洛阳牡丹”的文化内涵,体现植物配置的意境。由于牡丹本身对土壤排水要求较高,在整个专类园中多以台地形式出现。在错落布局的花台阶梯上,依据颜色的变化排布种植,主要颜色分为复色类牡丹、红色类牡丹、黄色类牡丹、绿色类牡丹等。同时,在台地上种植日本常山,可以在牡丹发芽分化时,起到除虫的作用,更好地满足牡丹的观赏性。

其次,对建园地区内的植物分布进行调研,确定适合的植物物种作为园区专类植物的基本物种。在确定好基本物种后,为了丰富专类园植物的种类需选择一些外来植物物种,并对其进行引种的试验、驯化及植物性状改良,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该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提高植物专类园的多样性。

再次,对专类植物科学、合理的分类布置。在确立了植物专类园的主题及专类植物的物种后,依据植物属性、种群、植物的形态、植物演变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价。杭州太子湾的郁金香园在布置上根据其花型、花色等栽种类型不同进行分区展示栽培,很好地体现了专类植物的分类布置。从基本出发衍生出更多样的分类手法,以便更为全面地展示专类植物品性及加强专类植物今后的科学研究与发展。

植物在专类园中种类较多且形态各异,利用植物的高度、花期、形状等不同,对整园的植物统一布置,提高景观上的视觉变化,延长植物的观赏时间,同时植物的多样性也很好地呈现给大家。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是以展示槭树和杜鹃花为主的植物专类园。槭树杜鹃园以“春观杜鹃花、秋赏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景题,以杜鹃、槭树为主要植物配置,种植槭树30多种,杜鹃花10多个品种。该专类园以山毛榉科的常绿乔木为上木、槭树为中木、杜鹃为下木,在空间构图上形成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风景艺术效果。槭树树形美观,杜鹃花茂色艳,两者组合在一起,形成色彩的对比,红枫下种毛白杜鹃,青枫下种映山红,形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槭树和杜鹃的合理配置,既符合生态学原理,也符合美学原理,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植物配置范例。

小结

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并不是遵循着一种或几种设计准则,而是需要结合实际。园区的规划设计不单单只是为了反映植物专类园给人们的感受和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以及艺术的表达。正因为这样,每个植物专类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才更具有自己的特点,让人们感受到不同专类园带来的不同生命力。

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的特色在于运用了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将科学理论与艺术理论相结合,最大程度地考虑三类规划体系的建立,即植物规划、功能规划、景观规划。另外,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营造有区域文化性及科研空间的植物专类园为目的,将本土植物保护与引种植物的保护相结合,进一步增加专类园的地域风貌及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从而达到专类植物的物种收集、科学研究、理论普及以及新物种的引入、培育、繁殖等内容。

总体来说,植物专类园的规划建设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布局合理、景观丰富、研究多样的植物专类园。

姚震浙江达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专类植物园牡丹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关于《植物专类园设计规范》制订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美国南部植物园专类园主题设计∗
“三不够”牡丹节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国内首个汽车再制造专类展“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专类植物园中植物景观营造分析——以南昌滨江月季园为例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