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北秧歌从民间到教材的演变
——访东北秧歌二老艺人战肃容教授

2015-07-12刘馨蔓四川工商学院舞蹈学院6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1期
关键词:秧歌艺人东北

刘馨蔓 (四川工商学院舞蹈学院 610000)

浅析东北秧歌从民间到教材的演变
——访东北秧歌二老艺人战肃容教授

刘馨蔓 (四川工商学院舞蹈学院 610000)

战肃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东北秧歌专家和舞蹈教育家,她对于东北秧歌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战教授就开始对东北秧歌进行整理和挖掘。通过对民间老艺人的采风学习,从而编写了我国第一套系统、规范、科学的东北秧歌教材。本文主要以战肃容教授的采访口述为主要线索,再结合自己实地考察的学习资料,将东北秧歌从民间迈向艺术化的过程做客观展现和阐述。

东北秧歌;女班教材;田野采风;课堂教学

东北秧歌是我国东北地区代表性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农耕文化,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解放以前,“东北秧歌”一词实际上指的是辽宁境内流传的各种秧歌,如:辽南高跷秧歌、本溪寸跷秧歌、抚顺地秧歌、铁岭伞灯秧歌等,大大小小数十种。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东北农村学习民间小戏。在学习了辽南高跷以后,为了能在舞台上发挥舞蹈之长,就卸掉了脚下的高跷,形成了新的秧歌节目。这种新节目既保持了高跷所形成的风格动律,又反映了50年代东北农村的新面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952年,辽东省文工团(原)到辽南地区对辽南高跷整理挖掘后,编创的一个叫《东北大秧歌》的舞蹈,东北人民剧院歌舞团(原)也编出了同名的秧歌节目,同年参加东北大区的文艺汇演受到了广泛好评,在全国舞蹈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东北秧歌”这个名称以及这种舞蹈形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慢慢传播开来。东北秧歌进入专业课堂教学以来,已经成为了民族民间舞专业的必修课之一。然而我们在课堂中所学习的东北秧歌并不是传统的秧歌形式,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从辽南高跷转化而来的。就女班教材来讲,是战肃容教授(以下简称战教授)多年在民间向老艺人学习之后,又经过了数十年实践和研究,在继承其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成果。它吸取了高跷,寸跷和地秧歌之长,融入了新时代精神,有着较高的训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战肃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教育家,年轻时从师于吴晓邦先生。现在是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和大连艺术学院终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上世纪50年代初,她和先生李瑞林教授一起,出入辽宁城乡各地采风,向大量的秧歌老艺人学习秧歌,开始了东北秧歌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对于那时的学习,战教授有着这样回忆:

“大概是50年代左右,我那时大概15岁。周恩来总理提出‘一手指向西洋,一手指向民间’, 基本算国家号召,这个当时国家有政策的,东北大区那时有全国最大的剧院,最大的文工团,全国第一个成立舞蹈班的就是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舞蹈班,那时候我是正式考进去的第一批学生,具体的就是比如请京剧老师来学习‘马鞭’啊,‘起霸’啊,勾脚踢腿等等。再来就是向民间学习,比如请来二人转的艺人‘小兰枝’,学得最多的就是‘扭’,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完全找不到‘份儿’,看起来像朝鲜舞。一点一点的,大概也就是53年的时候开始正式接触这个事了,开始初步学习了……”

战教授从53年开始学习民间舞,而正式开始收集东北秧歌的有关资料是从60年代开始的。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想要对民间舞蹈进行收集,可谓是十分艰难:没有文献资料可查、物资条件缺乏、交通不方便、环境条件差。想要收集,就必须下乡向艺人一招一式地学习。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战肃容教授和先生李瑞林教授还是坚持每年寒暑假都进出乡下,向老艺人采风:

“我和李瑞林开始教学了以后,几乎所有寒暑假都要下乡采风,没有在家待过, 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有时候搭了公交车、火车,还要搭别人的大板车,人家同意就带你一程,不同意的‘呼啦’一下就过去了,到了村里住招待所还没有暖气……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艺人)都在抽烟,整个屋子烟雾缭绕,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和艺人们学习、做笔录,他们教,我们学,学完了我还问‘老师看,是不是这样的?’,‘好使,好使’,他们把可以、不错叫做‘好使’。有一次学双臂花,他们很‘小气’的,就这么一点点,眼神一逗一逗的,我说‘老师,你看我这么做行不行?’我把他的动作放大了夸大了,老师直接就说‘大了,多丑,女人那能这么做呢’,我当时印象特深……”

在民间,秧歌的表演可不仅仅只有一种,从形式上就有: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以及地秧歌;从地域来说,高跷就有:辽南高跷、辽西高跷、辽东高跷、辽北高跷之分;地秧歌也分为有伞灯秧歌、谢杖子地秧歌等,可见秧歌舞种繁多,流传范围广泛,各路艺人的表演风格也是各具特色。据战教授介绍,在东北秧歌女班教材中,采用最多的还是辽南高跷的素材,运用得最多的是辽南高跷艺人齐怀学和郭锡成的动作。

“在我现在的女班教材中,影响做多的还是辽南高跷,主要是是海城的秧歌,海城的高跷秧歌,很让人耳目一新。还有盖县的很不错,基本都差不多,人物扮相也差不多,也都是“头跷”啊什么的,辽南高跷基本也都是大场, ……我自己接触最多的主要是这两个艺人,一个是郭锡成,艺名“郭大妞”,还有一个齐怀学,艺名“齐大辫”,据齐老师说郭锡成还是他的学生,都是辽南高跷的艺人,大概有50来岁吧。他们本身也是农民,农闲的时候才‘闹’秧歌,六几年的时候,辽宁省舞协组织整理郭锡城老师的东西,我也跟着。我现在组合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郭锡成老师的东西,基本很多都是上身动作,比如‘双遮面’,郭老师叫做‘小燕喘气’。他的动作都比较小,我把它夸大了,再加上身体的韵味、舞姿、体态等等,我都将他原来的动作升华了……郭老师(的动作)就是比较‘稳’。……那时候还有就是歌舞团请老师,请得最多的就是‘齐大辫’,齐老师演过‘老擓’,‘棒槌’的东西也都挺好的,他的动作小的,花的挺多……‘老擓’是跟高德振老师学的,90多岁的一个老头,个子不高,就这么玩烟袋……”

在整合的过程中,战教授特别注意对艺人们那种个性化扭法的提炼:齐怀学老师主要专攻“上装”和“老擓”。其中,以手巾花动作最为著名,缠、绕、甩、打,堪称一绝。他的舞姿多样,泼辣舒展,稳浪兼备,在辽南颇有影响,明间流传“无旦不学齐”,他表演的老擓,以眼传神,舞姿灵活动人;郭锡成老师艺名“郭大妞”,专攻“上装”,塑造的上装含蓄娇媚,婀娜多姿,纯洁秀美。这两位艺人的表演艺术是整个地区舞蹈的精髓,有着他们自己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个性特征。当然,在组合中呈现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两位艺人的动作和风格特点,高跷艺人众多,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艺人于景新的表演诙谐幽默、洒脱利落,动有神,相有艮;而徐广金的扭法相对简单,但动作浑厚有力;刘升成则擅长“上装”和“下装”的表演,其中“叫鼓”和“鼓相”为最佳,等等。三十多年来,战教授先后向十多位艺人进行了采风和学习,在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以后,渐渐地感悟了秧歌动作中的规律和特点,再将这些“小而不大,碎而不整”的素材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归纳。对于素材的整理,“去粗取精”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民间的秧歌,作为一种习俗和传统,它会受到旧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风俗等方面的影响,其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受到封建迷信影响的秧歌表演也有着糟粕和精华。比如,高跷秧歌的表演中,有很多“丑”的动作,特别是在二人逗场的时候,“下装”脸上“怪相”表演特别丰富,有些动作也比较低级趣味。显然这些东西是不适合被教材直接纳用的,在做材料整理时就要剔除这些不健康的内容,要保留能展现东北秧歌重要特征的动作元素和表演形式,并且还要注意要保存其表演的完整性。

民间秧歌要进入课堂,不能够直接套用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和动作素材。作为教材,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是它的基本属性,在教学中则体现为一种可以量化的教学方式,还必须要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战教授再次对以经精挑细选过的原始素材进行仔细研究,经过反复的推敲、实践、美化以后,才从中提炼出了既能体现东北秧歌共性气质特征(比如火爆、幽默、泼辣、俏丽等),又能展现各路艺人表演个性的、具有典型性训练意义价值的元素动作,战教授这种独特的教材整理方式,被后来的舞蹈工作者概括为——个性组合元素提炼法,由这种方法所编创出的教学组合也被称做“个性训练组合”,它成为了整个东北秧歌女班教材最为核心和独特的部分。就女班教材的编写战教授是这么说的:

“毛泽东说过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进行总结的时候最主要吸取核心的东西,包括体态,动律什么的……艺人的很多动作都很小,比如《小快板》组合里面的一个动作就是郭锡成老师的动作,但是我把它划开了,包括身体的姿态啊,手巾花的运用啊,我基本都把它做大了,美化了。 还有就是自己提炼的,比如‘屈身’,高跷哪有什么‘屈身’啊。再比如片花组合,这个组合动作大气、优美。我在里面还发展了‘点踢步’,包括‘小蹉步’同样也是,艺人的动作都是很小的‘小份儿’的,我全给放大了,让它们有了课堂教学训练的意义,当然时代的变化是有影响的,但是却保留了‘稳中浪’这样的特点。再比如‘大翻掌’,这是二跷的动作,原来艺人可能就这么一点点,我也把它放大了,加上大的‘后踢步’和小巧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就让它更有训练意义和艺术性。像这种最能反映民间风格的东西,我都尽量保留它。但是在做组合的时候是吸取了很多别的元素,外省的一些东西我也有,像南方的一些花鼓啊,国外俄罗斯的舞蹈、芭蕾的我也有那么一点,比如手势上面也有古典舞的一点动作,脚下基本都是东北秧歌的步伐……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为我所用。”

可以看到,战肃容教授在做组合之初,除了在教材中使用了大量民间艺人的动作和风格元素以外,还将很多动作进行了夸张和美化的处理,使原本朴实的舞姿动作增添了艺术的魅力,更加提高了东北秧歌的观赏性,符合了时代的审美。比如在民间的秧歌表演中有很多“逗”的场景,面部表情也十分丰富,战肃容教授将这一特点提炼到了眼神的训练中,通过眼睛的“传神”来表现上装的美、浪、媚。更难能可贵的是,战教授还根据自己以前学习的经历,在组合中大胆地加入了一些外来元素,在保持东北秧歌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本地元素与外来元素融为一体,广泛借鉴,学为我用。这样的做法,不仅丰富了课堂组合内容,还使东北秧歌本身的扭法有了新的尝试,使其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整整30年,经过无数昼夜的辛勤劳动,战肃容教授和李瑞林教授一起编写的《东北大秧歌》一书,于198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最具有民俗风格特点的东北秧歌教材,也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东北秧歌教材的文字性总结。

“后来我们整理教材的时候,76年吧,李老师(李瑞林)就住在海城,我们编写教材,我们编一点就教给学生一点,验证看看‘好使不好使’。从50年代接触教学开始,就一直这么做的,一边向艺人学习、一边整理教材、一边教学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北京舞蹈学校成立,首先就把东北秧歌纳入了教材之中。最先是由盛婕老师带队到东北学习的。所以正式出现在课堂中,也应该是北京舞蹈学校成立的时候。课堂的现在称为学院派,为什么叫学院派了呢?因为不是即兴的东西,也不是琐碎的东西,它已经被规范了,各种个性的动作被科学的整理组合在了一起,具有了训练性和表演意义,最后就被叫做了教材。”

[1]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1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4]英力辽南高跷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舞蹈艺术1985.3期

[5]王昕广采博收神韵依存——浅析李瑞林、战肃容教授东北秧歌教材建构的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报2005.2

[6]刘黎芹战肃容东北秧歌女班教材之研究[J]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4

[7]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8]战肃容教授采访实录时间2013年9月地点沈阳慧源馨村。

猜你喜欢

秧歌艺人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