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

2015-07-10肖远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9期

肖远平

[摘 要]明代永平府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其境内明代长城的修筑,与明朝边防重镇“蓟镇”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永平府;明代长城;蓟镇;修筑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军事防御工程,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令国人骄傲,令世界瞩目。而永平府辖区内的明代长城是其中最精华的地段之一。

据《卢龙塞略小叙》载:“今九塞所急惟蓟与辽,而卢龙介二镇之间相为轻重,谋蓟者不忧夷而忧虏,谋辽者不忧虏而忧夷,卢龙兼之,比非一面之利害也。”(1)作为京师东大门的永平府可谓是边关重镇,地处于辽东镇与蓟镇之间,是北御蒙古、东拒女真的军事要冲,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与边关军事防务的紧密联系,与边关军事防务中极为重要的长城的密不可分。

据《明史·地理志》载:“永平府,元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为永平府。领州一,县五。西距京师五百五十里。”永平元年(1403年)永平府直隶京师。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迁安县、乐亭五县和滦州,东西广三百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境内明长城大都是沿着巍峨的山势和险峻的地貌蜿蜒起伏,与雄伟的燕山山脉浑然一体,主要分布于今天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抚宁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及唐山市的迁安市、迁西县境内。自山海关老龙头起,向西横越境内北部,西至今迁西县龙井关一带,全长约为381公里,共有敌台约1060余座及墩台若干,沿线设有山海关、九门口、董家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擦崖子、喜峰口、青山口等40个主要关隘。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历经长时间的改进长城的各种设施愈益完善,从孤立的城墙发展成由山、海、关、城、台等共同构成的防御体系,增强了长城的防御功能;发展了土筑及石砌技术的同时,出现了砖石混砌、砖砌等新方法,使墙体更加坚固,便于施工;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长城建筑及其精妙之处在这里亦均有分布和体现。这里有各种长城城墙:砖城墙、石城墙、砖石城墙、劈山墙、山险墙、拦马墙等,各种形状结构的烽火台及墩台:圆形、方形、长方形、空心、石砌、砖砌等,而明代中后期建在长城城墙上的空心敌台也是形状各异,既有独立于城墙上的,也有依山坡半建在城墙上的,还有一半墙体,一半临悬崖的。其内部结构也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完全的砖结构更充分体现了长城铸造者的高超技能。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是和明朝建立的九个边防重镇中的“蓟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据《明史·兵志》记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蓟镇,亦称蓟州镇,乃明代长城九镇的第二镇,位当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永平府境内的明代长城当时即为其管辖。

蓟镇长城的修建最早始于洪武年间,《明史·兵、边防》载:“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命大将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自永平、蓟州、密云 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又《永平府志·卷三十·记事中》载:“明洪武十四年春正月辛亥,大将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明洪武十三年冬,蒙古军数千人由桃林口入塞,劫掠永平府,明军指挥刘广战死。故于次年春,由大将徐达率兵一万五千一百人,修山海、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桃林口关也在此时重修。这也是明朝第一次大规模修筑桃林口关城,因军事战略位置重要,关城修建的级别较高,桃林口关成为明长城蓟镇总兵府的首任驻地,历三任总兵官,二十二年。管辖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绵延两千里。首任蓟镇总兵官为隆平侯张信,第二任为遂安伯陈志,第三任为陈敬京。以侯伯之级别的官员担任蓟镇总兵官,说明朝廷对蓟镇长城防护的重视。这段历史被后来的蓟镇总兵官、抗倭名将戚继光称为“侯伯开府”。

明成化十五年,蓟镇都督李铭特邀请侍御郑书撰写的《三屯营帅府题名碑》记载:“蓟润平营则外限戎狄,内属畿辅,乃天下第一重镇也。永乐即命重臣如张隆平、陈遂安,以伯爵充总兵备御桃林口,继以陈都督敬移镇狮子峪,天顺间又移置三屯营。”又据戚继光撰《重修三屯营城记》记载:“国初,捐大宁藩封界……故初镇桃林口,移于狮子峪,天顺又移三屯营。”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发生“土木之变”,蓟镇长城遭到严重破坏。景帝即位后,下令修复长城。“正统十四年十一月癸末,修沿边关隘。”(2)景帝景泰元年(1450年),“提督东京军务右佥提督御史邹来学修喜峰 东至一片石各关城池”。(3)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时任蓟辽巡抚的洪钟曾督修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的长城270余处(《永平府志》)。

嘉靖十八年(1539年),巡抚都御史戴金巡察蓟州边备,见“内边诸山险处亦多,但山外攀援易上。山空水道处所,每年虽修垒二次,皆碎石干砌,遇水则冲,虏过即平”,提出“应将山外可攀援之处堑崖凿壁,山顶以内严令禁长树木,仍补砌山口水道,使连亘如城,亦如陕西各边之制,更添墩堡以备防守”(1981年1月《秦皇岛市志通讯》)。

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嘉靖三十年(1551年)总督何栋提出:“自山海关至居庸关,沿河口,共二千三百七十里,中间应修边墙,并铲崖。”并制定了“边墙规格,高一丈五尺,根脚一丈,收顶九尺。”今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的石砌长城,不少地段正是这种规格。《卢龙塞略·嘉靖经略》记载,此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三十六年(1557年)、三十八年(1559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都对长城进行过修补。

但此时的蓟镇长城虽经屡修,却仍过于简单。蓟镇长城大规模的修筑活动,特别是长城上修筑空心敌台,是隆庆至万历年间由戚继光修建。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第二年,“命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据《明史·戚继光传》记载,戚继光“到蓟后,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者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督抚上其议,许之……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连接”。(4)《永平府志·记事中》记载:“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夏四月乙卯,曾蓟镇、昌平敌台二百。”蓟镇长城的真正改革,使长城变得坚固实用,始于总兵戚继光。空心敌台的建成,使长城防守更加完善,敌台内可以储存粮食、武器,并有供士兵居住防守的铺房、储藏室等建筑,从而大大增强了长城的防御能力。

永平府明代长城的修筑贯穿了明朝整整一代,这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地理环境等是密切相连的。

明朝建立后,退回漠北的蒙古贵族残部不断南下侵扰,需要防守;明中叶以后,建州女真族兴起于东北地区,对内地安全造成很大威胁,需要建设大规模边防体系工程。另外,明太祖朱元璋早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高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卷十三)的建议,他自己也有过攻打城池的亲身体会,深知城防之重要。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开始了以北京为国都的历史。因京城地处北方,故而更加注意加强防备。面对北部边防日紧,明王朝更为重视长城的修筑。为巩固北方的边防,明朝在长达270多年的统治期间,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现如今,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兄弟民族之间也早已化千年干戈为玉帛。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已转化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人类文化的财富。今天,长城精神,正在激励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去筑成中国“新的长城”,再创中华辉煌。

注释:

(1)《卢龙塞略》,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明史·景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3)《临榆县志》,清光绪四年刻本,卷9。

(4)《明史·戚继光传》,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