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利克:不要模仿要超越

2015-07-10吉丽亚

汽车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利克变革教授

吉丽亚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认为,管理最难的是把行之有效的共识普遍化,用正确的方法,

做正确的事情。

一位七旬长者在深夜凌晨3点赶到重庆,参加2015年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午八点,在第一场论坛尚未开始之前,接受了《汽车观察》记者的独家专访。

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已经换好西服,精神奕奕地与记者亲切握手,并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着话题背后的含义,他就是瑞士的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著名的管理学大师,用自己独创的管理学理论,开启了应对“复杂性有效管理”的先河,他与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用他的话来说:每一种变革都是通过有效管理完成的。

中国的制造工业现在也在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德国工业4.0的概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制造业方面,尤其是汽车行业,德国似乎是全世界的蓝本。以德国为例,看德国发展,学习德国经验,以期在不远的将来,缩短3.0到4.0的时间,成为很多中国人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短短几十年,与老牌德国工业不能相提并论,中国汽车工业应该如何迎接这个挑战成为汽车行业热烈讨论的问题。而在马利克教授来看,在未来变革中,中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模仿,要不要学习,要不要照搬别人的经验?

马利克教授表示:曾经的德国在谈论工业发展的时候,也曾过多的钻到技术层面,忽视了能够将资源,知识转化为结果的管理作用。如今,德国工业发展在加速,在进行工业4.0的探讨中,管理成为先导的重要问题。即使德国工业4.0已经在德国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很多具体的问题也依然处于思考阶段。

对于,中国要不要照搬德国的经验的这个问题,马利克教授谈到,其实在4.0工业变革中,如果没有把管理放在主要驱动力里面,将会面临很大危险。管理只有一种,正确的和良好的管理。在这个大变革期,每个国家都面临着自己的问题。选择正确的战略,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家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也是如此。面对工业4.0的挑战,新时代的挑战,中国需要的是符合自身条件的工业革新,而不是成为别人的影子。

变革的4.0

历史是过去,现在是当下,明天是未来,历史能解惑,未来能答疑。当下,汽车已不仅仅是商品,是代步工具,而是智能交通的载体,是连接交通与生活的平台。未来,汽车就是最大的移动终端,也许未来的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上的苹果手机。汽车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在不同时代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4.0时代的变革体现在哪儿?时代变革的伟大之处在于,谁跟得上前进的车轮,谁就能引领这个时代。而在其中,著名企业柯达、诺基亚,被时代无情地淘汰了。汽车行业曾经从最多的时候有1300多家一度变成只有4个巨头。一个变革的时代,往哪个方向发展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也不会以龙头企业的意志为转移,战略管理才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战略管理才是让企业常青的核心基础。

马利克教授表示:如今,汽车企业首先要做好的是管理,正确和良好的管理。我提到的管理,是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管理,是适应于现在这个大变革期的,能够应对这个复杂,动态,多变系统的管理。德国的汽车企业早就已经熟知,这种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管理意味着运营的有效性。每个执行工业4.0的人背后的力量,需要考虑到管理的执行、管理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人各尽其责,各尽其位,整个社会才能系统的运转,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最为深远、最为复杂、艰难的变革。

中国的优势

马利克教授在谈中国汽车的变革时,他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能够在变革的时代下,在既定政策下,将政策快速推行落实的国家。我们拥有高效的可以支持这个变革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中国政府的决策提速,至少快50-80倍。我感觉,中国是一个跳跃式发展的国家,比如,中国没有经历通信革命阶段,从固定电话直接跳到智能手机的阶段。相信中国也可以在其它领域能够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马利克教授所理解的中国政治、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政府能够为时代的变革做好政策引导和贯彻的工作。

管理是一种功能化的自律体系。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依靠管理实现其功能,马利克讲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不需要模仿,中国需要的是超越。

猜你喜欢

马利克变革教授
一周该有几个“无会日”?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线人马利克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奥巴马哥哥想当肯尼亚总统
开心格格
变革中的转机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