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然出尘 古茂浑朴

2015-07-09

收藏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傅山设色纸本

坐落于天津市解放北路上的天津艺术博物馆,是一幢具有巴洛可风格的建筑物。这座3层楼始建于1908年,原为法商的东方汇理银行。1957年,这幢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改建为天津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收藏文物近4万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中国博物馆中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

天津艺术博物馆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和陈列历史造型艺术的博物馆。主要收藏历代绘画、书法、铜器、陶器、珐琅、漆器、石雕等各种珍品。其中不少藏品在中国都名列前茅。如书画类,《雪景寒林图》是大陆仅存的一件北宋范宽的作品,这幅画经历了英法联军和十年动乱两次浩劫,仍完整保留,成为天津艺术博物馆之宝。唐代临摹本王羲之草书《寒切帖》,宋代李唐《濠梁秋水图》、苏汉臣《婴戏图》,元代边鲁的《起居平安图》、赵孟的行书《洛神赋》,明代仇英的《桃园仙境图》也都是馆藏珍品。现仅择选天津艺术博物馆馆藏之部分书画精品与读者共赏。

原济《笋竹图》

纸本墨笔

51.9×32.4厘米

此画写二枝竹笋破土而出,而一旁的新篁已开始枝叶丛生。原济作画擅用墨法,此画之中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将地面的潮湿起伏、竹笋的新鲜蓬勃以及新篁的翠叶、细枝刻划得十分传神,写意手法高妙。

原济(1641-约1718年),清初画家。姓朱,名若极,幼年遭家变为僧,法名原济,号石涛、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为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本籍广西,半世云游,晚年定居扬州卖画。擅山水。所画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讲求新格,构图善于变化,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一反当时仿古之风。与弘仁、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兼工书法和诗,并擅园林叠石。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等。

傅山《丘壑磊图》 绢本设色  21.5×21.6厘米

此画是《傅山、傅眉山水合册》中的一页。画中飞瀑、红枫、山石、长廊、柏树之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近景是雄气敦厚的悬岩、山石与红枫、古柏相映衬,别有幽致,丰富而不繁杂。几重远山也有深远之势。如帘瀑布,分四组飞泻于山谷中,回廊横亘,清幽洁雅,构成了可观可居之景。张庚在《国朝画徵录》上称傅山“善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以骨胜”。此画笔致超绝,颇有古拙之趣,色彩运用大胆:朱红的枫叶,翠绿的山石,重墨点出的树叶,交相辉映,加上直贯而下的飞瀑,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意味深长。此为傅山绘画中的精品之作。

傅山(1607-1684年,一作1605-1690年),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字青主、青竹、公之它,号啬庐、石道人等,山西人。明亡后,受道法,穿道服,法名真山,号朱衣道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被举应“博学鸿儒”科,固辞不准而至京师,后疾甚放还。善诗、书、画,其画山水,气概浩荡,骨格奇峭,丘壑磊落,有奇逸气势;间写竹石,不落恒蹊,超然出尘。传世作品有《江深草阁寒图》、《云根黛色图》等。

傅眉《山水图》 册页绢本设色  22×21.8厘米

此图绘深山峦壁下村寺。山麓寺院内外密林排列,丰茂而荫郁,景色幽僻,布局平实而饶奇趣,用笔简洁,水墨交融,设色清爽,苍老古韵,生动自然,别具一格。是傅眉之绝品。

傅眉(1629-1683年),字寿髦、寿毛,号竹岭、麋道人,山西人。傅山子。工书,篆刻师秦汉;工画,山水古朴有真趣。所作构图新颖,不落俗套,用笔工细。论者谓其画:“乃翁山水以骨胜,寿毛山水以趣胜。”

吴又和《溪山飞瀑图》

纸本墨笔  97.1×49.6厘米

此图近处画一土坡并写杂树数棵,高低疏密,参差有致。溪水沿着坡脚迂曲而来。土坡对岸,山峦高耸连绵,瀑布高悬,半山筑一屋舍,石阶可拾级而通,山脚下云烟飘浮,村舍隐现。山川优美,布局用平远构图法,以溪水为纽带,通过不同层次的景物组合而成。笔墨师法元人,但也透露了与石涛画法的某些相似之处。画笔圆转,山石坡脚勾皴,时用侧锋,有柔中寓刚之感。

吴又和,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康熙年间。安徽歙县人。书画皆清绝,石涛极为称赞,尤工画山水。

项圣谟《松石图》

纸本设色  186×76.5厘米

此图乔松劲秀苍健,枝挺叶茂,苍翠夺目。奇石落笔简易,几枝小竹丛生于奇石之后,自然和谐,石畔点缀淡彩灵芝,别有一种古茂之趣。此幅是项氏晚年之作。

项圣谟(1597-1658年),明末清初画家。字孔彰,号易庵、胥山樵,浙江嘉兴人。擅山水,初笔意淳雅,设色明丽,初学文徵明,远法宋,而取韵于元代诸家。兼工花木竹石和人物,尤擅画松,有“项松”之誉。能诗文。传世作品有《山水兰竹》、《蒲蝶图》、《松石图》等。

归庄《竹石图》

纸本水墨  110×76厘米

图绘奇石与立竹,行笔平直,奇石两侧各绘欹竹,皆作随风倾斜之态。画面轻重布置得当。写竹笔意贯穿,叶叶交加,下笔遒健苍劲,浓淡之墨,相互呼应,极有风致。石下小竹丛生,秀健活泼,生气浮动。风格潇洒,得墨竹之妙。款书直抒胸怀,颇多自负。此作系应友人徐明法之请,为默金先生七十三岁祝寿之作。

归庄(1613-1673年),字玄恭,号恒轩,江苏昆山人。流寓常熟,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子,明末诸生。入清后,更名祚明。擅画竹,亦工诗、行草书。传世作品《竹石图》。

吴昌硕《松梅图》 纸本水墨  设色 135.6×67.8厘米

此画中松树倾斜,画面苍劲,树干稍写皴擦,尽显斑驳质感;松枝斜披,干笔勾枝,浓墨勾画松针。梅干多取直势,稍加润泽,小枝横陈,意境空潆深远。梅花点写,错落纷陈。全图笔势如龙飞,舒放自如,有意在笔先之妙。

任薰《瑶池霓裳图》

纸本设色  243.5×122.2厘米

此图中瑶池之上云雾弥漫,众仙女正吹奏各种乐器,仙乐袅袅中,王母乘着彩凤,从云端徐徐降落。画中人物造型各异,设色十分清淡,人物的面部略加晕染。线条多为宛转回旋的行云流水描及飘逸的兰叶描,画风独特。构图下方之密相对于上方之疏,从而突出整幅画的中心人物王母之形象。画面淡雅空灵,隽永秀美。

任薰(1835-1893年),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画家。少丧父,从兄学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后寓居苏州、上海。任颐、任预均从其习画。人物与其兄同师陈洪绶,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任薰兼工人物、花鸟、山水、肖像、仕女,画法博采众长,面貌多样,富有新意。晚年双目失明,后病卒于苏州。与任熊、任颐时称“三任”,合任预为“四任”,并为“海上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任颐《人物图》团扇 绢本设色  28×28厘米

作者早期的仕女画多较工细。此图中仕女以手支颐,眼望春柳,惆怅若失。构图虽简单,用笔却十分细致。以细笔描绘青丝盘头,淡墨写面部、手指;衣纹线条流畅,起笔多顿点,用富有装饰性的钉头鼠尾描形成有节奏的白描效果。法自任薰,设色清淡,工写兼备。

任颐(1840-1896年),名颐,字伯年,清末画家。儿时随父学画,十四岁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责编:李禹默)

猜你喜欢

傅山设色纸本
国画纸本设色《荷》
傅山的“四宁四毋”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王少桓
《独白系列之三》
兰华生作品
郑庆余艺术作品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清·傅山论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