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醉东风·避暑

2015-07-09

月读 2015年7期
关键词:散曲瓜果冰块

〔元〕卢挚

避炎君频移竹榻,趁新凉懒裹乌纱。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会受用文章处士家,午梦醒披襟散发。

(《疏斋集》)

【解读】

元代卢挚,号疏斋。他居官显达,学养深厚,在诗、词、曲、文的创作方面均有成就。尤其是散曲,风格清丽,历来评价较高。他的《疏斋集》已经亡佚,当代人辑录了《卢疏斋集辑存》。

这篇散曲选取了避暑场景,写处士——不做官的读书人,没有俗事牵绊,轻轻松松地消夏。在柳树影里、槐树荫下,摆一张竹榻,闲卧其上。古人蓄长发,平时用黑纱小帽裹头,如今要乘凉,当然是披襟散发才凉快。炎君即太阳,看着太阳照过来,就挪一挪竹榻,继续躺在阴凉影里。

夏天瓜果正丰盛,消暑怎能没有水果?曲中这位处士就很会享受,敲碎冰块,放入清凉的水中,把新鲜的瓜果李桃浸泡其中。人躺在竹榻上,随用随取。如此惬意,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午觉醒来,仍然是散着衣襟,披着头发,继续享受悠长的午后清闲。

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藏冰用冰,修筑严密的地下冰室,储存冬天采凿的冰块,以备后用。周代专门设置了“凌人”,掌管有关冰的事务。先秦以后相沿成为制度,每年藏冰、出冰的时候都会举行相关的仪式。元朝建立之后,蒙古族入主中原,也承袭了前代的用冰制度。民间藏冰进一步普及,买卖冰块都变成一门生意了,以往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消暑方式,走入了普通人家。

没有功名的处士,家居生活一定清贫。但是,这首散曲当中所描写的树荫、瓜果、凉风、竹榻,哪里需要多少金钱呢?有坦荡的襟怀,有不俗的心胸,就能得自然之趣。(吕玉华)

猜你喜欢

散曲瓜果冰块
当指纹遇上瓜果蔬菜
冰块为什么会粘到手上?
冰块里的鱼
从统计方面看散曲“雅”的特色
钓奇特的“鱼”
你家的瓜果蔬菜都成精啦
瓜果蔬菜:成精了!
小猴吃瓜果
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散曲文化教育基地”
塑料和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