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态多方:东汉的皇后群体

2015-07-09张国刚

月读 2015年7期
关键词:皇后

张国刚

东汉的历史满打满算,从刘秀称帝(公元25年),到曹丕篡汉(公元220年),号称195年,其实刘秀统一,是在称帝十来年之后,且至迟在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或者196年曹操掌握朝政,东汉就已经名存实亡,史家一般归之于三国时代。如此看来,东汉的实际有效统治时间仅有150多年。在这一个半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裙带与阉寺是东汉政治生活的

主题。

这似乎是东汉皇朝的宿命。刘秀(前6—57)以63岁的年龄去世,嗣后的明帝刘庄(28—75)即位时不足30岁,在位17年,只活了47岁。第三任皇帝章帝(57—88)更等而下之,18岁即位,在位13年,只活了31岁。和帝刘肇(79—105)公元88年即位,实际年龄只有9岁。从此之后,东汉就开始了“童工皇帝”的血泪史,自和帝以下至于桓帝(132—167)、灵帝(157—189),竟然没有一个皇帝即位时年岁大于15,寿终之日年考及于40的。

皇帝幼年即位,于是母后临朝;皇帝年轻轻崩驾,下一个皇帝登基,必然也是年幼,于是,一个新的年轻母后,垂帘听政。多数母后把朝政决策大权交给身为大将军的父兄掌握,于是,外戚裙带的颜色,也就随着皇太后的颜面而不断变化。

《后汉书》作者范晔于“帝纪”之外,特别列出“皇后纪”,可见皇后君临天下,是东汉历史的特色。母后临朝称制的场景是:“少帝即位,太后即代摄政,临前殿,朝群臣。太后东面,少帝西面。群臣奏事上书,皆为两通,一诣少帝。蔡邕《独断》按此即母后临朝之制。”a

东汉的皇后大约有十几位,各有特色。我把她们分成如下几种类型:贤妻良母型、唠叨无能型、狠毒残酷型、胆识兼具型。

贤妻良母型

代表人物是刘秀的皇后阴丽华。

刘秀最先娶了阴丽华,之后娶了郭圣通。刘秀登基之后,两人都是贵人,后来封郭圣通为皇后。原因有三:第一,郭圣通的身份高,其母有西汉皇家血统;第二,刘秀在河北打天下之时,身边伴随的是郭圣通,阴丽华远在南阳老家,文武将士皆知郭圣通是跟着皇帝打天下的主母;第三,刘秀定都洛阳,把阴丽华接来的时候,郭圣通已经给刘秀生了儿子刘彊,而阴丽华尚未生子。据说阴丽华曾主动推让皇后之位给郭圣通,我想这是一个理由。

建武十七年(42年),当郭圣通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之后,却因为妒忌不逊被废,阴丽华被立为皇后。两年后,郭圣通的儿子刘彊也主动让出太子之位,阴丽华的儿子刘庄被立为太子,这就是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感慨人情(尤其是帝王的情感)难测之同时,也不忘肯定汉光武帝毕竟没有用诛杀的手段对付被废皇后及其家属。值得称道的是,阴丽华此前不嫉妒、此后也不挤兑郭圣通。阴郭两家一直到章帝之时,仍然和睦相处。更难能可贵的是,阴丽华娘家兄弟阴兴、阴识都能保持本分,不骄奢淫逸,不揽权干政,堪称外戚的楷模。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属于打江山的第一代,知道时世之艰难。此外,阴家的家教门风亦甚醇厚,废后郭家也谦卑谨慎。故阴、郭皇后易位,两家却能和睦相处,在历代后宫中,都属难得。

唠叨无能型

明帝马皇后是其中的代表。

马皇后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之女,章帝刘炟(57—88)是其养子。马皇后颇得婆婆阴太后的宠信,她也一心想以阴皇后为榜样,为人一向谦卑低调。成为皇太后之后,曾力图严格管束外戚,可是效果却十分有限。下面举一个例子,虽然略嫌冗长,却颇能说明马太后这类老人的尴尬。

章帝即位伊始,援例要封几位舅舅为侯,马太后不许。主管官员甚至说,老天久旱不雨,就是未能及时分封诸舅,未能恪尽孝道之故。马太后极其严厉地批评那些“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都是为了取媚于我,为自己捞好处),哪里有因为不封外戚而天旱不雨的事情!当年西汉成帝即位时,给五个舅舅同日封侯,“黄雾四塞,不闻澍雨之应!”(一片黄色的雾霾,哪有什么甘霖下降的事!)

马太后感慨与开国一代阴家外戚相比,“马氏不及阴氏远矣”。她说:“我日夜告诫娘家的兄弟子侄,可是他们却屡屡违规犯错,我说的话根本就是耳边风啊。我为天下国母,穿着简朴,食不求甘,身边人的衣着也无什么特别的装饰,目的是给他们做个样子,我以为外亲见了,会自我检点。可是,他们却笑话说‘老太太朴素惯了。我批评他们,他们哪有一点自觉改过之心哪!”总之,坚决不同意给娘家兄弟封侯。

章帝以几位舅舅年长有病为由,再次提出请求。马太后依然断然拒绝,解释说:“此事我熟思良久,不要有疑。夫至孝之行,安亲为上。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难道一定要先封侯于外家,违慈母拳拳之心吗?不要把我惹急了。我绝不是只想自己赚得谦让之名,而让皇帝得到一个不施恩外家的恶名。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没有不垮台的。‘子之未冠,由于父母,已冠成人,则行子之志。皇帝作为人君,即位未及三年,再说这是我娘家家族之事,我比谁都清楚。将来如果阴阳调和,边境安宁,你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迟,我就只管逗小孙子玩,不过问政事。”章帝于是不再坚持。

马太后对于娘家人的管束不可谓不严,言辞不可谓不剀切。可是,结果呢?马太后逝世后,马家失势。马廖对子女疏于管教,儿子马豫对自己所受的限制不满,向朝廷投书抱怨,两个弟弟马防和马光,拉帮结派,豪华奢侈,全都被遣返封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些官二代、富二代,乃纨绔子弟,完全不同于阴氏、郭氏这第一代老人的家族成员。马皇后不用强力手段、制度规范约束外戚,单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行的。马太后言之谆谆,外戚子弟听之藐藐,除了欺骗舆论,没有实质效果。这对我们今天高级干部的家属教育,也值得警醒。

狠毒残酷型

章帝刘炟的皇后窦氏是代表人物。

范晔写道:“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六位皇后曾临朝称制,有两位皇后在执政期间,出现过严重的外戚乱政,即章帝窦皇后临朝时的窦宪、顺帝皇后梁妠临朝时的梁冀。

章帝窦皇后出自以河西归汉的中兴名臣窦融(前16—62)家族,而窦融的家世更可以追溯到西汉文帝窦皇后的弟弟那里。窦氏与妹妹同入长乐宫,后被章帝立为皇后,由于没有生育,对于给章帝生儿子的其他女人,都怀着“深仇大恨”。有贵人宋氏姐妹,生长子刘庆,被立为太子。另有贵人梁家姐妹,生子刘肇,即后来的和帝。宋氏姐妹颇得婆婆马太后宠信,窦氏很是不爽。在马太后去世之后,窦皇后用莫须有的罪名,污蔑宋氏姐妹搞巫蛊妖术,把她们迫害致死,娘家人也被株连,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

于是,梁家姐妹未免窃喜,毕竟除掉了一个竞争对手。窦氏对此更为不满:你以为我为你们做嫁衣裳啊!于是,掀起大狱,指使人用匿名信诬告梁贵人之父梁竦,梁氏姐妹受到株连,忧郁而死。窦氏收养刘肇为己子,并立其为皇太子。这个狠毒的女人,用四个年轻女性的生命,为自己的权力祭旗开路。这里面折射的不仅是窦皇后的胸襟狭窄,也有宫廷斗争的残酷。也许窦皇后的作为,倒是皇宫女人权力之争的常态,此前之吕后、此后之武则天,置对手于死地,不是也演绎了类似的惨剧吗?

胆识兼具型

和帝皇后邓绥(81—121)是代表人物。

在东汉临朝称制的六位皇后(章帝窦皇后、和帝邓皇后、安帝阎皇后、顺帝梁皇后、桓帝皇后窦妙、灵帝何皇后)中,与其他皇后多仰仗父兄执政不同,只有和帝皇后邓绥,是自己走到前台,直接掌握朝政。

邓绥也是名门之后,她的祖父是汉初开国名臣、位居云台十八将之首的邓禹。邓绥在娘家的时候就以聪慧闻名。小时候奶奶给她梳头,不小心误伤了其前额,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忍着不哭。大人问她为什么,她说,奶奶疼我,才给我梳头,若哭会让老人家伤心的。

邓绥为皇后,谦卑自律;为皇太后,却显露出她对于权位的热衷。和帝(79—105)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胜有痼疾,幼子刘隆年仅百日,邓太后便养以为子。和帝崩驾,谁来继位?史称邓太后贪刘隆年幼,可以久权固位。其实,立长固然应为刘胜,但是,皇后的养子即是嫡子,立嫡则应是刘隆。可惜刘隆做了皇帝,仅三个月就去世了,是为殇帝。这时候理应立长子刘胜了,大臣们都说,刘胜“疾非痼”,病并不严重。可是,邓绥担忧此前没有立刘胜,现在若立刘胜,他心怀怨恨。于是,她干脆抛开丈夫的这位长子,改立侄子,即刘庆的儿子刘祜(94—125)为帝,是为安帝。有位名叫周章的大臣出来抗议,甚至想发动政变,改立刘胜,被邓绥镇压。还有一个叫杜根的年轻郎官,上书要邓绥归政给安帝刘祜,也被严厉处置。

邓太后临朝称制,执政17年,总体而言,政绩可嘉。史称“太后自临朝以来,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民饥,或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a内政、外交,邓太后都有政绩可称。她限制外戚的权力,兄长邓骘(zhì)等在外朝用事,但是不能专权,更不敢贪腐。外戚有违法乱纪之行为,邓太后严惩不贷。范晔虽然也指责邓绥抓住权力不放,但是却也承认:“然而,建光(建光为安帝年号)之后,王柄有归,遂乃名贤戮辱,便孽党进,衰败之来,兹焉有征。”②范晔也看出来了,邓太后死后归政安帝,朝政又怎么样?竟然是“名贤”被杀戮,“便孽”之党却被擢用。他认为,“故知持权引谤,所幸者非己;焦心去患,自强者唯国”。邓太后政令己出,引来谤议,未必是为了她自己;邓太后劳心焦思国事,除去灾患,是有益于国家的

强盛。

邓绥有魄力,有担当,有政绩,处事理性,刚柔兼济,是值得肯定的女政治家。后人对于其热衷权位、“贪殇帝孩抱”的指控,是“牝鸡司晨”、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在作祟,完全站不住脚。

东汉的皇后,从阴丽华之后,直至灵帝的何皇后之前,加上废黜的和善终的,总共有十余位,大都没有生育。也就是说,皇太后临朝,自己往往不是当今皇上的亲生母亲,当权的外戚也不是皇帝真正的舅父或者外公。这就为皇帝长大之后,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提供了更大的勇气和动力。而皇帝诛外家,依赖的势力只有宦官。这就使东汉的母后临朝、外戚主政、宦官擅权之间成为带有连环影响的事件。东汉士大夫在此中政治生态中,受到挤压,从而酿成许多“矫激”(吕思勉语)的政治诉求。这些风云变化,究竟如何演变?我们下期细说。

猜你喜欢

皇后
止痒良药
夜皇后
脑洞大开第七话:皇后和尔康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人情逻辑
我的想象画册
帝王的爱会有多久
皇后不能自称“哀家”
皇后“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