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第一肉石馆

2015-07-09

中华奇石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石馆石界石家

2015年9月29日,中华第一肉石馆开馆当晚,参加落成庆典的部分嘉宾,在下榻的艺海国际酒店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论谈,除了对石馆的落成表示庆贺外,还就其陈列方式、展示特点、未来发展等提出了中肯、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以下做部分摘录:

侯康乙(92岁,大陆资深赏石家)

我这次来张家口,是带病来的,就是为了来看宝。在我糊涂之前能亲眼看到这块肉石,我感到很幸福,很兴奋。“东坡肘子”我心仪已久,这次亲眼见到,此生就满足了。

我的赏石理念是“美、稀、奇”。这几年社会各界对“东坡肘子”这块石头评价很高。今天亲眼看到这块石头,富有神韵,的确是美石、是奇石,是稀世珍宝。

黄忠胜(70岁,台湾资深赏石家)

“东坡肘子”是“天授神诣”,难得一遇,是见者的福分。于瑞军先生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青年赏石家,有爱国心,有民族感情。这块石头由于先生收藏并办馆展出,是一种缘分。

“东坡肘子”为什么在台湾被称为“中华第一肉石”?是因为大家都看过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东坡肉”,相比之下,这个更大、更靓丽,这是大家的一致看法。台北故宫有专家称其为“姊妹石”,也是对的。

“中华第一肉石馆”的主题是“交流与交融”,体现的是“中华情”,这很好。现在有很多协会和赏石家,办的馆没有主题,单纯地为了娱情逸性。还有些收藏家,手里有很多好的石头,但束之高阁,大家没有机会看到,很可惜。

“中华第一肉石”应该申请肖像权的专利,搞一些文创收入。这对石馆的长期生存有好处。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年的文创收入是9亿台币,要高于门票收入。另外,石馆特别要注意安全,这个事情不可大意。

雷敬敷(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

“中华第一肉石”不是收藏家自封的。刚才黄忠胜老师已经介绍了它的来龙去脉,它是海峡两岸石友同胞共同的心声。如果有人刨根问底为什么会是第一?那就是“天巧与人意”。天巧就是上苍造化、鬼斧神工;人意就是于瑞军这几年来求真求是的辛苦工作和两岸赏石界的共同支持。“中华第一肉石”应该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知识产权要清晰,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郭跃武(新加坡观赏石协会会长)

“东坡肘子”和台湾故宫的“东坡肉”相比,品相的确要好得多,较大,也更漂亮。这次回新加坡,石友们一定要问我到底怎么样?我要用八个字回答他们:“亲眼所见,名不虚传。”的确是精品,难得一见,不虚此行。

希望于先生把这个馆做得大一些,把这些东西带到国外去展览。走出国门,对弘扬中华赏石文化更有意义。

张士中(广西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华第一肉石”能有目前的局面,很不容易。这是中华赏石文化传承的一种现象,这对于张家口的石文化发展也有深远意义。大众赏石,是传承的路子,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传承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华第一肉石馆”为大众赏石提供了一个平台。

李晓坤(北京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于瑞军先生是全国赏石界少有的让人既尊重又佩服的人。去年我提出了“于瑞军现象”。如果说“东坡肘子”放到其他奇石收藏家手里,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但它遇到了于先生,由此而闻名海内外。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可挖掘、有很多经验可总结、有很多作法能借鉴。

我有一个观点,“观赏石玩的是文化、卖的是观赏”。我今天看到资料袋子里有两张门票,标价20元。我们且不论价格高低,这是将观赏石由一般性商品走上文化观光产品路子的又一次推进,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可喜可贺!

郑陶高(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华第一肉石”是我们目前赏石界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它不同于“小鸡出壳”,人们一提到它,就联想到1.3亿的估价。“中华第一肉石”让人想到的是它的文化、它折射出来的两岸亲情,它反映的是我们当代赏石家的时代责任感,奉献社会的无私胸怀。于瑞军庆典仪式上有句话让我很感动:“东西放在自己家里是个人的,但办了馆,就是社会的了。”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猜你喜欢

石馆石界石家
接财接福
清趣
威震八方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纪念石友马鸿斌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中晚唐赏石家张祜
群贤毕至,共创石界盛事——中国(武汉)首届观赏石·珠宝·科普国际文化节在武汉客厅举办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