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以H 师范大学的实证调查为例

2015-07-09王为正刘佳帅

关键词:消极影响智能手机大学生

孙 芳,王为正,刘佳帅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智能手机是一种融合了即时通信、网络终端、娱乐工具等多重功能的新媒体,能够使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获取信息。正如保罗·莱文森在《手机: 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指出的,其魅力在于突破了此前的一切媒介将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分割的囿限,将人从机器跟前解放出来,成为一种最方便的信息传播媒介[1](译者序4)。大学生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使用的主流群体,智能手机的使用几乎成为固定化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大学生选择使用智能手机的动机

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还没有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资本的占有量相对较低。对于特定的行动者而言,社会资本的占有量与其自身(经济的、文化的、象征的) 权力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常常感觉自身权力难以彰显。智能手机作为一种交流和表达的平台,恰恰满足了他们构建社会资本网络,实现自身权力的需求: 首先,智能手机使用具有便捷性,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不受到时空的限制,改变了其原本被动接受信息的“非主体”身份; 其次,智能手机的隐蔽性明显,对于渴望表达又存在顾虑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工具; 再次,智能手机从硬件到软件的设计都非常个性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求异”心理; 此外,智能手机的使用也是大学生群体身份认同[2](P191)的一种表现,由于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流沟通或者获取信息是朋辈群体的共同特征,因此,不具备相应行为方式的人很容易被边缘化或者孤立化。上述原因使智能手机几乎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事实上,大学生选择使用智能手机背后所反映出的是信息社会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使用需求的变化。为了掌握这一变化,必须通过深入的实证调查来了解该现象的本质,进而探索更为科学、理性地使用这种新媒体的路径。

二、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调查

以H 师范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295 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男生13.6%,女生86.4%; 文科75.7%,理科24.3%,样本特征与学校总体特点相符。基于样本代表性的考虑,各年级样本分布为二年级35%、三年级32.1%、一年级和四年级分别为17.1%和15.7%。使用SPSS18 统计软件分析,Cronbach α 系数为0.811 (大于0.7 的要求),问卷问题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一) 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

大学生堪称智能手机的“原生代”使用者,通常都有着较长的“使用史”。调查显示,在H师范大学的抽样样本中,使用手机5-8 年时间的人最多,达到35%,8 年以上的也占到27%。而且,他们自己对使用率进行了精准的总结,那就是“根本就停不下来”,甚至在课堂上,也会继续。数据表明,在抽样的学生中,67.2%的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其中,41.8%的学生每节课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5 分钟左右,甚至还有6.1%的学生每节课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了30分钟,可以说,这部分学生已经在智能手机的“帮助”下进入了“隐性逃课”的状态。

图1 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

(二) 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目的

从大学生所选择的手机应用程序来看,其使用目的偏重娱乐性。在样本中,95%的学生主要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QQ 和MSN;56.8%的学生使用优酷和土豆等网络视频点播;46.8%的学生使用手机参与微博、博客和论坛等舆论平台。而打电话和发短信等原始功能的使用率已经越来越低(见图2),而作为一种“移动学习”终端的功能,几乎为学生所忽略,当问及“课堂使用手机上网浏览什么内容”这一问题时,回答为“学习专业相关课程知识”的只有6%,排在前三位的答案则分别是“社交网站”27%、“娱乐资讯”23%、“电子书”19%。

图2 智能手机的使用目的

从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时间和目的来看,人们发明了这种新媒体,而它又反过来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这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因为其操作速度与机器的有机性高度匹配,所以这既有可能帮助其提升学习生活的质量,也有可能导致其被机器没有思想的行为方式[3]所同构。从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维度出发,需要进一步对样本进行分析,以形成有价值的判断。

三、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影响

智能手机如果作为一种“移动学习”的新平台,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方法[4]的变革,对于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但其强大的娱乐功能,未经“筛选”的信息流,也往往会给大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理双重的消极影响。

(一)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 培养自主能力,改善学习效果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介满足了大学生在现代信息社会不断增加、理解和整理信息[5](P176)的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微学习”模式。例如,可以将教师的PPT 拷入或是以照片的方式存储到手机中,以便随时随地复习; 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与教师、同学以及其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等。智能手机的使用对课堂也有建设性意义。例如,把手机二维码作为一种新型访问媒介用于教学实验[6],利用网络服务快速连接与该二维码相对应的教学资源,节省了大量的搜索时间。或是开发手机短信课堂反馈系统,在超过百人的大课上,学生利用手机短信向教师提问,实现教与学良好互动,增强课堂参与性,使教学更有效率。针对H 师范大学的调查也印证了这种积极影响的存在,74.6%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应该使用智能手机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时分享资源”; 64.3%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终端的强大信息存储功能将所学重点、难点进行“云端”储存,既便于随时随地进行查阅学习,也有助于考前复习; 57.1%的学生认为“手机等客户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拓宽交往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

智能手机为大学生创造了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7](P128),它通过虚拟网络以强势的姿态传送信息,并将信息所代表的意义内化到大学生的行为之中,使之适应新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自媒体,智能手机经由数字科技,提供分享的技术平台,使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第一时间发布并更新信息[8](P66)。这使得原有的双向沟通模式发展为网状交互沟通模式,有利于青年学生体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其自然而然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过渡。同时,这种交往方式回避了面对面的尴尬,对于大学生这种一方面渴望获得同伴的关照,另一方面,又对外界和他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对自己的隐私有着强烈保护意识的矛盾群体而言,相当于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活的标注[9],使得其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在抽样对象中,46.1%的学生表示,“手机交流满足了我与别人之间关于隐私问题交流的需求”; 40.9%的学生表示,对于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自己来说,使用智能手机与别人交流时,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交流不利造成的情感缺失。

(二)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 加剧思维惰性,影响学习成绩

智能手机的本质属性是“工具”,但由于受众(大学生) 在使用中趋于“单向度”,导致没有成为主宰它的主人却成了它的“奴隶”[10]。这正是其消极作用的集中表现。调查以“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对学习没有消极影响”为虚无假设;以“使用智能手机对学习有消极影响”为备选假设对H 师范大学的数据进行单样本检验(见表1),结果显示,双尾T 检验Sig 值=0.000,根据Sig(P) 小于0.01 认为应拒绝虚无假设、肯定备选假设,即使用智能手机对学习有消极影响。

表1 课堂使用智能手机消极影响单个样本检验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获得的信息附带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直观而生动,不必再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加工,这会令其阅读停留在浅显层面,导致思维的惰性。对于“是否利用手机上网查询测验或是作业答案”这一问题,38.2%的大学生回答存在这种行为(见图3)。对此,教师的反应是,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是滋扰课堂秩序的行为,难以接受[11](P11-26),并必须制止其破坏性[12]。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带手机上课就不好好听课,甚至还助长了考试作弊的不良学风[13]。

第二,智能手机使大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涣散,学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成绩越来越差。关于“是否影响学习成绩”的样本整体检验结果显示,F 值为8.878,检验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值P=0.012 <0.05,差异显著(见表2)。这说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对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程度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原本就成绩差的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严重。因此,在美、澳、印度等国的很多学校都呼吁屏蔽教学楼的手机信号,并要求出台学生手机使用的指导方针,但只有约一半的学生表示会赞同或是服从。

表2 智能手机对成绩单变量检验

图3 利用手机上网查询测验或是作业答案

2. 脱离现实,形成手机依赖

当大学生面对智能手机带来的感官刺激不能自拔时,整个人会对当下欲望的满足胜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设计,逐渐脱离现实,并将割断与未来的肯定性关系而“陷入及时享乐的境地”[14](P10-11),进而形成非正常的“手机依赖”。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在不使用智能手机时会表现出焦虑的状态,因子分析得分越高的依赖程度也越高(见表3)。这种依赖又可以具体地分为认知依赖、行为依赖和情感依赖。认知依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思维惰性; 行为依赖是指大学生“宅”在宿舍,频繁借助手机程序来购物、追剧,以此替代其他的正常活动; 情感依赖则是指在虚拟空间中寻找与自己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朋友”,通过确立认同感来排解压力。这种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的状态会使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变得越来越艰难。

四、提升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素养的有效途径

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智能手机在时间碎片化情境下的“移动学习”工具的积极作用,消弭其消极影响,仅仅依靠学生自律、任课教师的管控是不够的,应从提升使用素养着手,进行策略性引导。

表3 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描述与因子分析

(一) 打造大学生智能手机理性技术接受模型

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看起来司空见惯、支离破碎,实际上却是一个由一系列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构成的绵延持续的行动流,并建构着社会的制度化[15]。因此,提升其这种行为的素养,需要建立起一个理性的技术接受模型(见图4)。由于纷繁复杂的外部因素能够在智能手机中得以汇集,所以,其“有用性”和“易用性”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形成了高度的使用意愿(态度),并最终形成频繁的使用行为。其中,外部因素的刺激是决定性的,必须对其实施有力的“监管”: 首先,对教学场所的网络部分屏蔽或是设置防火墙,筛选大学生可以使用的网络数据; 其次,加速与智能手机功能高度契合的教学课程程序的开发,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其中,表现出模型所要求的“有用性”和“易用性”; 再次,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新媒体素养知识方面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简言之,通过理性的智能手机技术接受模型,为大学生构建一种制度化的“移动学习”情境,及时反馈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动机,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增强师生互动,扩展协作范围[16](P243-259)。

表4 课堂手机使用原因分析

(二) 形成多方配合的“智能手机依赖”脱敏机制

图4 技术接受模型

通常情况下,人会通过使用媒体对他人和事物进行观察与考量,进而形成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反思自身行为,即麦奎尔所谓的媒体自我确认功能。智能手机虽是一种新媒体,却没能表现出这种功能,反而导致大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和行为。这一消极影响由多种原因造成,因此,也需要多方配合予以消解。为大学生进行“智能手机依赖脱敏”,必须从其心理发展的需求出发,形成学校、家长和社会相互配合的机制,通过增强“满足感”来抵消智能手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学校中,这种消极影响的造成与学生个人、教师、环境以及手机体验(见表4) 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学校在敦促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要安排符合青年群体特征的课余活动,使之乐于参与,而不是在“辅导员”的强制要求下参与,否则不仅不能助其“脱敏”,反而会引发逆反,将“玩手机”作为无声抵制的重要“武器”。对于家长而言,要充分认识到成年学生的“主体性”,转变“用爱控制”以及要求“学校替代父母”的观念,对大学生的选择予以尊重,并鼓励他们多接触社会,尽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最后,社会也应给大学生这一活跃的青年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利用“志愿服务”等多样的形式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效能感和他人认同感,以及对未来有利的社会资本网络。

总之,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借助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来,而对于大学生群体造成的冲击尤其明显。既然智能手机的使用对于大学生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那么,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发挥其积极影响,抵消其消极影响。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将是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有待于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1][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Wilkinson,R.B.“The Role of 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Self-esteem of Studen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4,Vol.33(6).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Selwyn,Neil.“Schooling the Mobile Generation:The Future for Schools in the Mobile-Net worked Society”[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3,Vol.24.

[5]吴刚. 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6]Prach Chaisatien,Kanji Akahori.A Pilot Study on 3G Mobile Phone and Two Dimension Barcode in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and Support System[M].Seve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2007.

[7]许苏民. 文化哲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论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Wei,R.,&Leung,L.Blurring public and private behaviors in public space: Policy challenges in the use and improper use of the cell phone[M].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9(16).

[12]Marilyn Campbell. The impact of the mobile phone on young 21st Century Conference[R].2005.

[13]Scott W.Campbell.Perceptions of mobile phones in college classrooms: Ringing,cheating,and classroom policies[M]. Mobile phones in college classrooms.

[14][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5][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6]Roberts,N. &Vanska,R.. Challenging Assumptions:Mobile Learning for Mathematics Project in South Africa[J]. Distance Education,2011(2).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智能手机大学生
智能手机是座矿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大学生之歌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