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调研与分析

2015-07-08李卓

运输经理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顶岗职业院校满意度

文/李卓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调研与分析

文/李卓

对许多企业来说,顶岗实习的学生虽然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但对学生的要求却与企业员工一致。此举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最终或自己离开,或被企业辞退。本文试图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还原学生顶岗实习的真实状态,找到顶岗实习阶段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工作起到实际的借鉴作用。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采用的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即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三年制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多采用“2+1”或“2.5+0.5”模式。此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完成两年或者两年半的学习后,第三年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模式中的“1”或“0.5”代表顶岗实习阶段的时间。顶岗实习在整个学生的职业院校学习生涯中占17%至32%的学习时间,是学生提高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往往是各个职业院校最为薄弱的环节,以至于学生毕业阶段在企业的留存率不高。

校企合作下的中国顶岗实习模式问题凸显

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负有教育、管理、培训等责任。但是对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来说,每年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人数众多,实习地点较为分散,这无疑增大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难度;同时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往往又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教研教改、班级日常管理等众多工作,很难抽出时间进入企业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对许多企业来说,顶岗实习的学生虽然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但对学生的要求却与企业员工一致。此举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最终或自己离开,或被企业辞退。

实际上,国内外针对于学生进入企业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的学习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产学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等等。其中以德国“双元制”模式对中国的影响力最大。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特点是学校和企业一同参与教学计划制定,在合作教育中实施教育。学生的身份既是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在学生整个的职业院校学习生涯中,每个学期都有不同时间的企业实践。同时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是来源于企业的实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先后多批选派职业院校领导、教师赴德学习,也带回来德国许多好的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方法等。然而在我国校企合作下的学生顶岗实习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说明光学习别人的模式而不加以改良,很难适应中国国情。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应立足于我国的现状,基于大量实际数据的调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给予有建设意义、可操作的办法。

六图表数据统计揭示学生实习真实状态

本文以北京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2014年进入顶岗实习岗位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共发出“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问卷503份,“离职原因调查”问卷48份,离职学生所在企业的“企业全方位访谈调查”问卷36份。最终实习生收回问卷496份,回收率为98%;离职原因调研问卷45份,回收率为93.75%。问卷回收率均在90%以上,问卷调查样本数量充足,能够较为真实地反应实际情况。

1.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某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该学校2014年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总人数为503人,其中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为482人,未落实顶岗实习的学生21人,占全体学生总数的4.17%。进一步对学生为进入顶岗实习的原因分析,21人中有11人参军,6人自谋职业,4人升学。图1为学生总数和进入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图2为学生未进入顶岗实习原因所占比例。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4年应进入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294人,落实顶岗实习283人,专业对口实习252人,实习对口率为89%,应进入顶岗实习的中职学生209人,落实顶岗实习199人,专业对口实习189人,专业对口率94.9%。

2.调查对象是某高中院校,其汽车专业的学生学制分为高职、中职两大类,就业岗位包括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喷漆、汽车销售等非技术类。从2014年7月起持续跟踪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每两个月更新一次调查数据,并在2015年3月依据机电维修、钣金喷漆、非技术类就业岗位分类对学生在岗人数与2014年7月人数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

图1 某职业院校2014年汽车专业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学生人数统计

图2 未进入顶岗实习学生原因分析及所占比例

图3 2014年7月和2015年3月三大类学生在岗人数对比

图4 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调查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对实习企业的总体满意度高于高职学生,中职基本满意的学生人数占到学生总人数的94%,高职基本满意的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86%。可见高职学生的期望预期要比中职学生的预期要高,进入企业实习后,实际的感受低于预期,从而导致高职学生不满意度低于中职学生。

图5 学生离职原因调查数据统计

从图5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半年的企业实习,有48名学生离开了原实习单位,其中机电岗位离职32人,钣金和喷漆岗位离职9人,非技术类岗位离职7人。学生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大类:工资福利排在第一位,虽然目前企业的实习工资已经有所上升,但是1000~1500元/月的工资对于在北京生活需要租房的学生来说并不够其日常开支。第二是学生不适应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第三位是企业自身原因,包括企业经营问题需要裁员,实习生成本较低,部分企业并不需要那么多实习生岗位,只借机多招然后择优录取;排在第四位的是学生与师傅、同事关系不和。

从图6中可见,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生离职主要原因包括: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玩手机等现象比较突出;学生工作积极性差,师傅不告诉要做什么,自己就在一边无所事事,很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学生孤僻、与人沟通存在障碍,或者脾气大,不能够接受批评;学生自己或家里给找到较稳定工作,或者是因为工作单位离家远、家庭变故等原因离职。

图6 走访企业了解学生离职原因

数据分析助推学校革新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通过对汽车数据、调查问卷的分析整理,可以发现在顶岗实习阶段的汽车专业学生呈现以下特点。

1.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率高,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高。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今年来以围绕培养汽车后市场人才和以围绕培养汽车销售人员的汽车专业一直是紧俏专业,每年企业都需要大量实习学生,从而成就了汽车专业的高顶岗实习率和高的对口率。

2.高职学生的满意度低于中职学生的满意度。满意度是被调查人原先的期望值和客户最终的实际值之间的对比。高职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学习,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的期望值要高于中专学生。中专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就知道今后从事的职业是汽车修理相关岗位,所以这两种学生同时进入企业工作后,高职学生会有心理落差,从而导致满意度下降。

3.学生整体素质有待加强,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日常行为、规范,沟通表达能力、遇到事情的应变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企业和学校不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对员工的要求是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学生顶岗实习也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否能适应岗位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4.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存在盲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指导。

(1)专业教师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现状是专业教师缺乏,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的周课时在30节以上,专业教师的平均周课时也在16节左右。同时专业教师还承担着教研、教改任务,工作过于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2)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目前各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管理制度多是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采用较多的是学生定期返校、选派几名教师到企业巡查等形式。这种管理方式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做及时沟通。结果往往是学生已经离职,学校延后得到消息,等再去处理时已经很难改变结果。

5.学校对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针对部分企业经常延长实习学生工作时间,加班也没有加班费,大部分实习学生实习工资不高,部分企业一旦裁员首先裁的就是实习生,还有企业的实习学生留用率极低等现象,学校或者无暇过问,或者无能为力,显示出约束力的极度缺乏。

猜你喜欢

顶岗职业院校满意度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