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依然给力

2015-07-08祁娟

运输经理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客运客车补贴

文/本刊记者 祁娟

2015年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依然给力

文/本刊记者 祁娟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龚露阳

“新能源汽车”这个词如今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绝对流行语。从2009年科技部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到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发布,“新能源”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尤其是2014年,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新政策密集出台,让人眼花缭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接连推出,让2014年成为真正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经过2014年“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的洗礼,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加速推广阶段。截止2015年4月,不断又有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快速从培育期发展至增长期,但“政策主导市场”的定律却尚未发生颠覆,政策依旧是牵动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2015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文件的出台意味何在?4月,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内容上又有什么新变化?频繁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正在构建一个怎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的龚露阳副研究员,并对行业内关注的政策问题做了深度解读和分析。

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不限行不限购

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行业内引起热议。谈起《实施意见》的起草,作为此稿的起草者之一龚露阳介绍说:“之前交通运输部一直没有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明确的表态,此次出台这个实施意见也是表达交通运输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态度。”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购置成本高资金压力大,即使在现有补贴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仍然要比传统燃油车高;第二是充电设施不足,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营运里程;第三是新能源汽车营运的效率比传统燃油车要低;第四是新能源汽车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还不够;第五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缺少政策支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意见》才应运而生。”

在介绍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重点时,龚露阳说:“此次《实施意见》重点推广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这也是我们基于行业特点的考虑。比如对城市公交来讲,运营时间和线路固定,日均运营里程比较长,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营运效率更高,而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更好,所以,《实施意见》中将两种车都作为重点推广。第二个重点是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推广。为什么?因为这三个领域相对来讲比较成熟,运营的特点也比较适合新能源汽车推广。”

《实施意见》中将总体发展目标制定为“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达到20万辆,新能源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共达到10万辆。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京津冀地区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5%”,对此龚露阳解释说:“这些目标对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压力比较大,但是这些目标是在综合考虑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特点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现状测算出来的,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交通运输行业这块市场有个明确的市场预期。”

此外,《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车辆技术选型,并提出了具体的车辆技术指标参数要求。“这些内容是为了鼓励车辆技术好、续驶里程长、售后服务优的车辆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生产更加实用、更加好用的车型,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龚露阳说。

《实施意见》作为交通运输部制定的首个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政策,明确传达了交通运输部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消除了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过程中对政策不确定性的疑虑,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构建产业政策框架:已起步待完善

对于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框架的构建情况,龚露阳这样认为:“扶持政策的连续出台已经初步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框架,而且各项政策各有千秋,各有侧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各有不同。”

他分析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扶持政策需要从研发、生产、销售、购买、使用、报废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链考虑。从2009年起,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四部委就开展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从购买环节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补贴。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5号),从充电设施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完善扶持政策、破除地方保护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地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从几个部委推动到国家推动,从着眼于购买环节向全生命周期延伸。国办35号文出台后,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从电价优惠、充电服务收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扶持政策。2014年11月,四部委又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提出了中央财政要安排资金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奖励,奖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效突出且不存在地方保护的城市或城市群。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又出台《实施意见》。这些政策从不同角度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因此,可以说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框架。

细化新能源财政补贴标准:轻车长重减排

2015年4月底,四部委公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较之前的补贴政策,从此次《通知》中可以发现对新能源汽车在补助标准、对企业和产品的要求以及资金拨付方式上都有了明显变化。

对此,龚露阳解释道:“《通知》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更加细化。最明显的调整就是纯电动客车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按车长进行补贴调整为按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和纯电动续驶里程补贴,纯电动续驶里程更长、核载质量更高、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车辆将获得更多补贴。在2013年版的补助标准中,纯电动客车的补助标准是以车长来进行计算的,而不考虑车辆的续驶里程、核载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这就导致一些客车制造企业为了领取补贴生产了一些不太实用的车辆,不能满足运输企业的运营需要,从而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因此本次2016版补贴标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的概念,使客车补贴标准更加注重整车动力性、实用性,并将补贴标准进一步细化,这一改变说明国家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对国内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进行引导,意义十分重大。”

展望新能源客运车应用:待探索有前景

虽然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但在道路客运领域却有点“黯然神伤”。面对新能源汽车在客运行业的缓慢发展,龚露阳分析大概有四个原因造成:一是由于公路客运的运营线路长、运营环境更加复杂,前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成熟,沿途充电设施配套不齐全导致新能源汽车无法满足公路客运的运营要求。二是由于公路客运是经营性行业,市场化程度较城市公交行业高,近年来,受高铁、私家车的冲击,企业普通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车辆的经济性要求较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还难以满足企业需要。三是目前行业还没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对客车进行技术等级划分是客运车辆取得《道路运输证》的必要条件,导致新能源公路客车还没有得到推广。四是与新能源公交车不同,新能源公路客车无法享受补贴,也将降低公路客运企业选择新能源客车的积极性。

“目前,新能源客车主要应用在城市公交领域,也有一些地区探索将新能源公交车应用在城乡公交和短途客运领域,但推广应用范围和规模都还很小。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充电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成本进一步下降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公路客运行业的应用将逐渐成为可能,尤其是在短途城乡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将有一定市场。”龚露阳说。

2015年已过近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还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龚露阳预测说:“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将仍然围绕在国办发35号文件的框架下进行细化,而且可能会在几方面出台一些政策:一是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国家能源局已经在编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充电设施规模和布局提出要求。《规划》预计今年年内将会出台,同时,与《规划》配套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也有可能一起出台。另外,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也将陆续开展,形成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体系。二是邮政、公务用车等一些公共服务领域也有可能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三是相关部委有可能会研究出台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有效降低电池成本。四是地方的扶持政策将加快出台。国办35号文中明确了地方政府承担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体责任,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和权限,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政策。”

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以组合拳之势,着力于新能源政策体系建设,所显示出的诚意和决心让人欣慰,但最终制定的目标和发展规划未来能否完美实现,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客运客车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